無症狀根本不是新概念,無症狀現象一直就存在,聽說過“閾值”沒?“閾值”在大多領域均被廣泛采用。

本帖於 2025-02-22 12:21:07 時間, 由普通用戶 pickshell 編輯

若不知道的自己去搜學吧,這裏不可能長篇大論。簡單說,就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個臨界點/門檻值。比如某事物發展從0-10間,從量變到質變會有個臨界點,當然對不同事物發展那“閾值”的設定測量單位也是不同的。

生物醫學心理學裏也均存在這“閾值”,無論被感染病毒,細菌。。包括感冒,流感,新冠,過敏,或其它什麽,均存在從無到有,從輕到重,無症狀-- 症狀出現--加重,這發展過程。 若某些人不懂或從沒聽說過,不等於不存在。 比如體檢,估計大家都知道,有些指標的設定是個大致參考範圍,而有些指標就是個界定的參考臨界值,若檢測出哪個指標在參考臨界值附近略高/略低,醫生常常會追問身體有沒有異樣感覺或任何症狀表現? 指標是為方便界定判斷供參考之用,不要硬性死板一根筋。至於說病毒感染,是否發病有無症狀?不同人身體這“閾值”不同,反應不同。 檢測陽性當然可以是無症狀。   聽說過傷寒瑪麗嗎,就是無症狀健康帶毒很經典的例子。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