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大學工作的朋友告訴我

來源: dudaan 2021-11-16 08:39: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1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dudaan ] 在 2021-11-16 08:49:3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他們學校周四提供第三針,18歲以上的,第二針過了六個月都可以打,而且有輝瑞和莫德納兩種Booster。

另外,波士頓地區的大學的完成接種率都接近100%了,包括學生和教職員工,最差的是哈佛,學生96%,教職工97%。然而在這麽高的接種率下,每萬人每周仍然有十多個新增感染(被動檢測),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數據。而在這些新增感染者中,大部分是無症狀。說明疫苗對預防感染的作用有限,但對減少症狀,特別是重症效果明顯。

所有跟帖: 

好消息 -我愛梔子花- 給 我愛梔子花 發送悄悄話 我愛梔子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08:51:57

我的親身體會呢 -donau- 給 donau 發送悄悄話 donau 的博客首頁 (119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09:28:40

預防重症有效,預防感染有限。這是比利時政府公共衛生機構自己承認的。我有全部數據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1:33:06

最後一針過了6個月的疫苗呢?預防重症和感染還有效嗎? -香草仙子- 給 香草仙子 發送悄悄話 香草仙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1:37:48

波士頓這些大學的學生會被要求打第三針嗎? -香草仙子- 給 香草仙子 發送悄悄話 香草仙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1:38:58

中午的時候教會裏一姐妹告訴我,她(也是打J 家的) 約好感恩節的前一天打M 家 booster, 打完就出門度假。 -Shanghaigirl98- 給 Shanghaigirl9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2:26:36

最好出門前兩周或更長些 -slow_quick- 給 slow_quick 發送悄悄話 slow_quick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2:44:00

嗯嗯,聖誕節出門。 -Shanghaigirl98- 給 Shanghaigirl9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3:03:19

哈哈,剛才吃飯的時候我們還在說,現在 急急忙忙打第三針的,都是想出去玩,看音樂會的。但 -咪嗚- 給 咪嗚 發送悄悄話 咪嗚 的博客首頁 (136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3:00:55

我也不想急著打。話說日本老師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打booster, 所以我又可以上in-person class. -Shanghaigirl98- 給 Shanghaigirl98 發送悄悄話 (177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3:05:03

打過兩針,隻要注重防護,問題不大。 一般不會重症 -胥鈞屏- 給 胥鈞屏 發送悄悄話 胥鈞屏 的博客首頁 (78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3:19:04

剛聽說一個打了兩針突破陽性被放倒十天的。渾身疼,發冷。年齡不大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5:45:52

我的家醫是67歲的白大姐, -致青春- 給 致青春 發送悄悄話 致青春 的博客首頁 (145 bytes) () 11/16/2021 postreply 16:30:13

以後每個月打一針 -ahniu- 給 ahniu 發送悄悄話 (45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04:56: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