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潛師兄分享了自己關於覺受的一些親身經曆,我覺得是非常好的體驗。我上次寫《修行的一點體會》,講到了覺受的重要性,提到了覺受是一個契機,可以幫助我們超越當前的心識,更深層次地去體會空性的本質。關於覺受,我還可以具體多談一點。
首先,覺受本身還是心識,隻不過是很接近離言的心識。也就是說當我們有了強烈的覺受的時候,我們的心識受名相和概念的束縛是最少的,這就是為什麽我們會有飄飄欲飛,或是時間停滯的感覺,那是因為我們在這種覺受的狀態下,對空間和時間這種世間概念的體驗,是超越了名言概念的局限的。
當然,因為覺受到底還是心識,如果不作抉擇和決定,那麽,覺受來了,又走了,自己有所感懷,有所觸動,但是,慢慢的,這種感受又會回歸到正常的心識,那麽,我們就有可能錯過了這種契機。至於說該怎麽去作抉擇和決定,不同的宗門有不同的法門,沒有定規。不過,我想,有一個原則是相通的,那就是要和自己的見地相結合。比如說,有飄飄欲飛,時間停滯的覺受,可以作這樣的幾種抉擇,對空間和時間的感覺本是心識的反應;而心識本身也隻是心法性的顯現;而心法性又是空性的顯現。第一層的抉擇比較容易一些,如果能夠確信無疑地作出這樣的抉擇,那麽,就可以作決定了。而如果有了這樣的決定,那麽自己的見地就到了唯心所自見的層次,不再隻是對這個概念的一種理解。當然,如果能夠做出心識本身隻是心法性的顯現這樣的決定,那麽您的見地又會到了另一層境界。
至於說到該如何起覺受,我自己的體會是,禪定,打坐,喝茶,讀書,都會起覺受,沒有一定的規定。而禪宗的家常日用,更是一種訓練每時每刻都生活在覺受中的修行方法。有一點要注意,有些修行人也會被覺受所困,會覺得我們的修行就是為了升起覺受,甚至有些人把覺受和證量劃了等號。其實覺受到底還是心識,不是我們修行的目的。有覺受也好,沒有覺受也好,沒必要刻意強求,不管是什麽樣的心識,空性圓滿,空性相不一不異。
而修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保持一顆平常心還是挺重要的。畢竟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