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偏執於六祖慧能接引惠明時說過一句“不思善不思惡”,便認作佛法的根本,來佐證自己的頑空思想。
首先看壇經中慧能悟道的一段:
慧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慧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壇經在最後一品還重複道:) 自性能含萬法。
顯然慧能悟的是自性能生,能含萬法。
再看壇經中接引惠明的一段:
惠明作禮雲。望行者為我說法。 慧能雲。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慧能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麵目。惠明言下大悟。
“不思善不思惡”其實等同於前麵的“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如果悟的是“不思善不思惡”,那麽為什麽惠明於“屏息諸緣勿生一念”言下良久未悟呢?
常言以定生慧(悟),定為準備,慧為結果。修定時需減少滅除妄念;慧則不然,否則等同死水。“不思善不思惡”或者“屏息諸緣勿生一念”為開慧作準備而已。有些朋友誤把修定過程中的觀念錯引申為慧的結果。
參禪的話頭,或祖師接引時的話語,可以是有義語也可以是無義語,有義語也未必是了義語,都起破除妄想執著的作用。怎麽可以偏執其中一言半句呢?
佛法的文字實屬實證經驗的記載,有史以來,不乏精勤修習證悟者,大家文字表述或不同。有見過,三言兩語就夠了,彼此笑笑; 若沒見過,幾秒鍾就被看破了,還是笑一笑,不必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