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是我一周唯一必須上班的日子。比起很多討生活的人,我真不算太辛苦。就是這樣,父母每個周二都緊緊張張地,中午勸我睡午覺,晚上必然花樣翻新準備晚餐。
下了班,餐桌上已經擺滿了。媽媽還輕描淡寫,沒給你特殊做什麽,幾張餅,炒了豆芽兒和雞蛋。
蔥絲細細地被碼在比功夫茶杯大不了多少的小杯子裏,一疊春餅精致地擺在我從舊貨市場上淘來的中國景德鎮的漂亮碟子裏。
客氣地推薦給老公一張餅,自己撈過一張,顧不上形象,把豆芽,雞蛋,蔥絲胡亂地卷在一起狠咬了一大口,嗬,幸福感油然而生。
大聲兒的表揚肯定是脫口而出的---娘,太好吃了!!!
還在廚房忙碌的媽媽高興而謙虛地說---好吃就好。
在我身後看著我們吃飯就愉悅的爸爸接過話茬---愛吃這個容易。
女兒看著我們一唱一和地,從她的玩具上抬頭看看我們,大概不明白大人吃個好東西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先生亦步亦趨吃了一口卷了菜和蔥絲的春餅,認真地分析---看來這個蔥絲沒有想象的辣,還很有味道。
我得意洋洋,中餐啊。
很久前看到過一個文化人的理想,有很多條,其他的記不得了,其中一個理想是四十歲還生活在父母的關懷下。他當時還在文章裏感慨,這一條無論如何他是享受不到了。
當時自己肯定沒有四十歲,但是父母關山萬裏,不知道什麽時候還能與父母朝朝暮暮。所以讀到他這句話頓時淚流滿麵。
後來想方設法請父母來法國,本來設想他們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頤養天年的生活,但是閑不住的他們總是想方設法照顧我們的吃的用的。
怕他們累,實際上我饞的東西是不敢說的。一個弟弟的同事在微博裏說她女兒抱怨總吃餃子,我不禁對小女孩兒說,要知道,一個在法國的阿姨很饞很饞餃子,怕她年長的父母辛苦,不敢輕易開口。
就像春餅。小時候吃姥姥烙的春餅似乎沒吃夠過。上班後跟一幫老友每每走街串巷找真正家常好吃的春餅店。來到法國,春餅因為費勁兒費時,已經成了一個遙遠不敢輕易企及的夢。
爸爸媽媽就揣摩我的喜歡,並一一付諸飯桌。
飽飽地吃好了飯,那句歌詞躍上心頭揮之不去---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無論這個孩子多大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