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帖子是過去思路的延伸,原帖:
https://bbs.wenxuecity.com/fdcj/1842642.html
普通民宅地若是大於650平米的地,在推倒舊屋後就做兩棟 townhouse。每個townhouse 兩層, 一共有八個自帶浴室的套間。廚房,living room, laundry room 公用。
也就是一塊地上兩棟共有十六個房間出租,商業出租模式,政府批準接受的。大學城旁邊,這樣模式的新屋比比皆是。
有些地區更多限製,比如區域內一棟隻能有五個套間出租。開發商就建一棟有五個,每個有自己廚房和浴室的套間。類似等等。
我就不算數字了。儂們自己腦補。
這樣的模式在利率低時絕對要掙錢,利率高有選擇的建也掙錢。據我知道因此過去幾年有眾籌不少項目。
以這個思路為基礎,【地產小老板的玩法,就更粗暴】。 [微笑] 掙錢回報率更高。我按下不說。十幾年前已經開始。他們賺到錢後帶人玩眾籌,才就采用上邊的新建模式。
俺當下,當然要(碾壓)更進一步,大個的腦子和還算靈巧的手工要結合,設計,建造經營模式更勝一籌。自詡自己的模式比上邊介紹的模式還都要強,利潤率至少不比地產小老板玩得差。重點:【芝麻(現金流)和西瓜(物業增值)都要】。在當下,80%貸款的項目,Cash over cash, 半年後做到15%/年正現金流回報。物業是正常超級大城市的升值。
過去很多人都說我報告的數字在吹牛,今天有這些案例思路基礎後,儂還這麽說嗎?
上邊是前文兩棟16個房間。現在是有新的設計,可以建18個單位,五個車位:
這是原來的獨棟。
拆除原來的,新的正在建設中。
這是我的直接競爭對手的做法。還有在本地開三十多間餐飲連鎖店的大公司也在買買買進入這個行業。我拚不過他們的實力,隻能跟他們拚設計和單元的成本。他們拚不過,第三代工程師的世家子弟的綜合能力。。
所有圖片中案例均是當下可以在市場購買到,或者可以參照設計取得,city,批準的合規案例。
本文是用個別案例來說明:中小投資者,按照商業模式來開發經營的地產是啥樣的, 是如何區別於普通大眾的地產(投機)思路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