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豎起耳朵聽兩聲,這說明什麽?說明江青的前瞻,再說,樣板戲裏的唱主要還是京劇的唱腔,但音調比原來的更豐富好聽,更接地氣,文革後,老一代的京劇人又把帝王將相的劇本翻出來大肆演出,結果是什麽?觀眾越來越少(活該),京劇不改革,還是那樣用韻白,一個字出口要十秒鍾,還是咿咿呀呀的慢吞吞地唱,等三十年後,老一代死了,戲曲也壽終了。如果沒有五四文化革命,現在大家還都要用文言文寫文,而不是用白話文,老商會寫文言文嗎?
老商真是老腦筋,說什麽文革中京劇改革弄得像歌,殊不知現在國內隻有唱京歌時年輕人才會
所有跟帖:
•
當今朝庭已經下旨廢除某些多音字了,反正多音字是演變出來的還不如再統一
-aebny-
♂
(231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6:55:26
•
毛主席就知道左大玢的玢沒必要按古音念,既然B音化成了F音,名字何必例外
-aebny-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6:59:45
•
不知道,關於這件事沒有跟蹤,不清楚,也無所謂,
-桂雨1-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8:25:01
•
老商會寫文言文嗎?哈哈!能看懂一點。你講的有你的道理,但,
-老商-
♂
(411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7:05:33
•
文藝應該百花齊放 !
-老商-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7:12:45
•
吾能文言否?嘻乎,略可為之,汝言之有理也
-aebny-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7:15:06
•
google有英漢對譯,應該加一項白話和文言對譯。
-老商-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7:23:45
•
十年中把傳統戲都禁了,文革後把樣板戲禁了,現在基本不演現代戲了,所以這是
-桂雨1-
♀
(446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8:23:48
•
紅燈記都演到台灣去了,怎麽能說文革後把樣板戲禁了?
-立竿見影-1-
♂
(142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8:55:35
•
老商又偷換概念,我和你在辯論京歌的事,你在說什麽地方上模仿樣板戲粗製濫造。服了你了。
-桂雨1-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8:28:04
•
京劇樣版戲和傳統戲放在一起比較,前者隻能算歌,後者才是戲,(這樣就不偷換概念了吧!)
-老商-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8:39:12
•
我是泛指各劇種改革後矢去原有的韻味。包括京劇。
-老商-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9:10:06
•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難以取舍。
-方家胡同-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9:24:51
•
真同情您老,特有同感
-littleAC-
♂
(373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20:13:22
•
你如果希望京劇死亡,就不要讓它改革注入新的血液。隨便你
-桂雨1-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9:19:01
•
你把樣板戲裏的京劇唱腔叫歌,你應該給你的耳朵去配副眼鏡了 :)
-桂雨1-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9:32:03
•
你把因果搞反了,正是文革杜絕了老戲導致了演員和觀眾的斷層才讓傳統戲的受眾少了。好在708090文革後的幾代還有機會受到
-littleAC-
♂
(76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9:22:25
•
你這種觀點不值一駁,民國時有電視電腦手機嗎?沒有東西看才去劇院的。
-桂雨1-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9:33:41
•
民國有電影流行歌曲,你是不是要告訴我因為電影票流行歌曲唱片比看戲貴,京劇才更受歡迎的?
-littleAC-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19:58:41
•
不知道這個結論的緣由在哪裏!再說那個時候看戲和買唱片哪個貴你怎麽確認的?
-方家胡同-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20:02:49
•
改開後新生代受外來影響,接受搖滾音樂(如邁可傑克森)加上自創的流行歌曲,戲曲便漸趨式微。
-老商-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20:32:13
•
地方戲曲最旺盛的時候是四,五十年代。
-老商-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20:36:27
•
所以啊,有人拿民國看戲的人多來說明京劇應該傳承不應該改革,要思維多混亂才會說出這種話。
-桂雨1-
♀
(0 bytes)
()
02/26/2019 postreply
23: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