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曆史中的蒙古語(1)

中國古代曆史中的蒙古語(1)

金狄

關於蒙古語在中國上古曆史中的重要性,朱學淵先生的《中國北方諸族的源流》和徐江偉先生的《血色曙光:華夏文明與漢字的起源》已經闡述了很多。我特別同意徐江偉先生的一個觀點:漢語和蒙古語中有很多詞根相近或相同的詞,為什麽這些詞匯是從蒙語傳到漢語而不是相反?因為這些詞在蒙語中都是今天還在使用的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常見詞,而在漢語中都是遠古,高雅,詞義來源不明的詞,說明在上古時期中國北方曾經長期廣泛被說蒙古語係的民族統治。

以下是我個人對中國曆史和華夏文明中一些常用詞的蒙古語來源的一些見解和解讀,相當於對朱徐二位先生著作的一些補充。

 

天蒼地黃論華夏

先說夏。

夏無疑來源於夏朝。史記夏本紀說,國號曰夏後,所以夏是夏後的簡稱,實際上夏朝正式名稱應該是夏後朝。夏後在漢語裏沒有什麽意義,但在蒙古語中,夏與黃色的發音shar 沙勒相近,蒙語中浩特hot是城市的意思,如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的城市,所以夏後很可能就是蒙語中的沙勒浩特,意思是黃色的城市。呼和浩特的名稱來源是十六世紀用青磚築城,夏後的名稱來源可能是夏朝中心位於晉西南黃土地區,城市用黃土堆築。夏後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蒙語中土壤發音khors, 所以黃土是 shar khors, 很接近夏後氏的發音。 夏朝以黃土這種地理地貌特征為國號,類似於格陵蘭(綠色的土地), 芬蘭(多湖的土地),等等。甲骨文中的土方,很可能就是對夏的名稱黃土的簡稱。

在竹書紀年中夏代君主稱為後,如後啟, 後羿,後相等,後可能就是蒙語中的khan可汗,合汗,或汗在古代的轉音。夏的蒙語詞意是黃色,那麽夏後就是黃王,也就是黃帝(君主稱為帝起源於商代),字麵上夏後可以譯為黃帝,黃帝很可能就是從曆代夏王建業擴張的曆史中衍生出來的人物。

再說華。

最早的華字出現在西周的金文中,意思是開花,沒有地理或氏族的意思。但在春秋時華和華夏已經用來代表中原地區。列子中最早提到華山藍田一帶的華胥國和華胥氏,即莊子中的赫胥氏。晉人郭象注:赫胥,蓋炎帝也。我認為華或赫很可能就是蒙語中的呼和hoh,即青色,胥有可能是蒙語中的修布shuvuu,即鳥的意思,所以華胥或赫胥就是呼和修布,意為青鳥,可能是炎帝的圖騰。藍田的名字可能與華即青色有關,華山也不是開滿鮮花的山,而是青色的山。所以華夏本來的原意就是青鳥黃土,代表炎黃部族,即當時中原的文明中心渭水黃河匯聚地區,晉西南的夏族和關中藍田地區的華族。所以華在陝西,夏在山西,沒河南什麽事。

2025年8月31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你蒙古人? -三花錦鯉- 給 三花錦鯉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1:09:17

不是。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rulvbobi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2:43:44

蒙古語成型在匈奴鮮卑突厥柔然大遼之後把? -靜安爺叔- 給 靜安爺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2:49:56

蒙古語不是真空中產生的,基礎詞匯很早就在阿爾泰語係裏存在。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rulvbobi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12:52:16

走廊比較興的是文明西來論,你這裏似乎提出了文明北來說 -木有文化- 給 木有文化 發送悄悄話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頁 (195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21:22:54

且待下回分解。 -rulvbobing- 給 rulvbobing 發送悄悄話 rulvbobi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25 postreply 21:27:1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