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鐸王室風雲錄
【英格蘭從中世紀文明邁向現代文明的重要門檻】
重發前言
這個都鐸王室曆史係列最早於2017年動筆,為讀者詳細呈現英格蘭都鐸王室的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和伊麗薩白一世這三位君主的愛恨情仇和家國情懷,正是這爺孫三代,用他們畢生的努力將英格蘭從一個在歐洲中世紀不起眼的島國發展到歐洲主要文明國度。
筆者從2016年動筆這個係列,之前因故將這個係列的主要部分從文學城刪除,2017年又因大腦右側後交通動脈前端動脈瘤破裂致蛛網膜下腔出血而停筆至今。因著神的恩典和主耶穌的庇護,今日才能坐在鍵盤前繼續敲字。又因對英格蘭曆史的鍾愛,計劃在將都鐸王室係列恢複後,開啟兩個新係列,一個是金雀花王室最後一位君主理查三世的千古奇冤,另一個是十二世紀金雀花王室 (House of Plantagenet) 亨利二世的王後阿基坦的艾莉諾(Eleanor of Aquitaine)的傳奇一生。祈禱能夠順利完成。
-------------------------------------------
係列序言
在講述都鐸王室故事之前,有必要先簡單介紹以下當今英國王室最基本的來龍去脈。英國王室的血統傳承可以直接追溯到1066年征服者威廉大帝,威廉從法國諾曼底 Normandy入侵英格蘭,在英格蘭南部的黑斯廷斯 Hastings 一戰擊敗最後一位安格魯撒克遜國王哈羅德 King Harold,建立了諾曼底王朝 House of Normandy,延續至今。
威廉大帝是法國北方的諾曼底人,所以他們的王室叫諾曼王室(House of Normandy),傳了三代到亨利一世斷了男祠,亨利一世雖然有個女兒瑪蒂爾達,嫁給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那時候英格蘭貴族不接受女子做他們的君王,所以王位由亨利一世姐姐的兒子、威廉大帝的外孫斯蒂芬接任(King Stephen of England),英格蘭也由此陷入曠日持久的大規模內戰(1135-1154)。
斯蒂芬王戰敗後。英格蘭王位由瑪蒂爾達的兒子亨利二世繼承,瑪蒂爾達1125年孀居,兩年後改嫁法國昂茹伯爵(Jeffery Plantagenet, Count of Anjou),亨利二世是他們的長子,英格蘭王室改名昂茹 (House of Anjiu},他們的族徽是金雀花,拉丁語Planta Genista, 所以後人用金雀花王室(House of Plantagenet)稱之。其最後一任國王理查德三世(RichardIII)一戰敗給威爾士人亨利都鐸,改朝換代,建立都鐸王室(House of Tudor),其第一位君主就是我們這個係列的第一位主人公亨利七世。
亨利七世的父親是威爾士人,Tudor 是他們的姓,傳到伊麗莎白一世絕後,由她的表侄詹姆士·斯圖爾德(James Stuart)繼位。詹姆士·斯圖爾德是蘇格蘭人, 他的外祖母是亨利七世的大公主。斯圖爾德王室六任君主,傳到安女王時也絕後了。
彼時的英格蘭,在光榮革命之後,憲法規定天主教不能繼承英格蘭王位,因此王位僥幸落入德國漢諾威公爵手中,就因為他們是英王詹姆士一世後裔中的新教徒。斯圖爾德王室外嫁公主很多,在漢諾威之前有 52 位血統排名更前的繼承人,但不幸都因是天主教教徒而被剝奪繼承權。英格蘭王位更名漢諾威王室(House of Hanover),又因為他們的國王大多叫喬治,所以漢諾威又有喬治王時代 (the Georgian Era)這個稱號。他們的祖先是德國不倫瑞克-律納堡的公爵和推舉國王(Dukes and Electors of Brunswick-Lüneburg),傳到維多利亞女王的叔叔威廉四世時也絕了後,王位傳給了威廉四世四弟的女兒維多利亞,是為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君是德國薩克森-科堡-哥達大公國(Saxe-Coburg and Gotha)的阿爾伯特王子,所以維多利亞以後英國王室改名薩克森-科堡-哥達王室(Houses of Saxe-Coburg and Gotha),一戰期間英德開戰,為了穩定民心,與德國劃清界限,王室於1917年放棄德國名字,改用溫莎城堡命名,改名溫莎王室(House of Windsor),傳到今天。
民心,與德國劃清界限,於1917年放棄德國名字,改用溫莎城堡命名,所以現在的王室叫做溫莎王室 House of Windsor,傳到今天。
英國慣例以君主的名字而非姓稱呼國王或女王,如果同名,便以羅馬數字序數區別,比如亨利王就有八位,分別為 Hery I, Henry II, Henry III,等等。八位亨利國王從 1106 年登基的征服者諾曼亨利一世,跨越金雀花王室,一直到 1509 年登基的都鐸亨利八世。而英國曆史上,從公元 43 年西羅馬帝國皇帝克勞狄一世(Claudius I) 統治英格蘭之後,就沒再有英格蘭本土人做王,而是由羅馬人、丹麥人、法國人、威爾士人、蘇格蘭人和德國人(三度)相繼為王。
有趣的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是從德國西部安格斯(Angles )遷居到不列顛島的安格魯人(Anglos),他們把自己的新家叫做 Ænglaland,意為安格魯人的土地, 把自己的語言叫做 Ænglisc。安格魯語,演變成今天的 England 和 English,這也是英語屬於日耳曼語係的原因。而不列顛的本土的凱爾特人則被安格魯撒克遜人驅趕到威爾士,不列顛的土語凱爾特語(Celtic)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威爾士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