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都鐸王室風雲錄(一):亨利七世是如何登上王位的(1)

(2025-09-02 04:23:59) 下一個

第一章:玫瑰戰爭(上)

要講述亨利七世是如何奪得王位的,就不能不提及他上位的曆史背景:玫瑰戰爭-英國曆史上最殘酷的王族兄弟廝殺。

圖1:亨利七世 (Henry VII, 1457-1509),英格蘭都鐸王室第一任國王,也是英國曆史上最後一位在沙場上憑武力奪取王冠的君主(時年28歲)。

金雀花王室House of Plantagenet從 1154 年亨利二世登基後,王位經其獅心王理查(無後)和約翰王二子,於1216年傳給約翰九歲的兒子亨利,是為亨利三世(Henry III),亨利三世在位 56 年,這期間金雀花王室宗親日漸繁盛,但鑒於祖孫三代四任國王均很強勢,宗親門閥勢力雖大但互相之間也還能和平共處。

然而到 1377 年重孫子輩的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去世時,王位繼承發生了重大危機。愛德華三世的長子已在一年前因病去世,享年45,史稱黑太子(Edward, the Black Prince)。黑太子長子早夭,留下一個三歲的次子理查德,繼承了爺爺的王位成了理查二世 (Richard II)。

不幸的是,這個三歲小毛孩有兩位手握兵權、各自稱霸一方的王叔。

圖2:理查二世 (在位1377-1399}

其中一方是三皇叔第一任蘭卡斯特公爵約翰,人稱崗特的約翰(John of Gaunt, 1st Duke of Lancaster),蘭卡斯特家(House of Lancaster),以紅玫瑰為族徽。另一方是四皇叔第一任約克公爵埃德蒙 (Edmund, 1st Duke of York),約克家(House of York)),以白玫瑰為族徽。

這兩位還有一個二哥克萊倫斯公爵裏昂內爾(Lionel, Duke of Clarence),雖然勢力不如老三老四,但卻熟悉歐洲外交事務而且自己手裏也有兵。這三位都不是省油的燈。

幼主登基,各方麵都想控製這個三歲娃娃。蘭卡斯特家和約克家更是互不相讓。到 1399 年,32歲的理查二世終於被三叔蘭卡斯特家約翰父子推翻,被囚禁並於次年在獄中活活餓死。老約翰扶持自己的兒子亨利坐上王位,成為亨利四世(Henry IV)。

圖4:亨利四世 (在位1399 – 1413)

亨利四世比堂弟理查二世大一歲,二人在1377年同期進入祖父愛德華三世創辦的皇家軍校“最高貴的皇家騎士軍團”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盡管如此,亨利四世還是和父親一起參與逼宮。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動亂年代,忠心是最珍貴的砝碼,背叛換來的隻能是背叛。亨利四世上位後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平定宗親叛亂,以致最後心力交瘁,加上得了麻風病,在位 14 年後病死。其子亨利繼位,成為亨利五世(Henry V),卡斯特家的第二任國王。

亨利五世幼時父親逃亡法國,理查二世待他如己出,叔侄關係融洽,理查二世每每出巡都會帶上他。亨四繼位後又將大部分兵權交予他,所以亨利五世從小耳濡目染,在軍事和政治上都頗有主見。也許是因為與堂叔的感情,亨五和父親四世的關係並不好,二人在很多事情上政見相悖。

圖5:亨利五世(在位 1413-1422)

兩任強勢的蘭卡斯特君主統治之後,英格蘭國內情況趨於穩定,亨利五世將精力放在收複法國領土上,分別在1415、1417-20 和 1421 年親征法國。

此時英法之間的百年戰爭(The Hundred YearsWar/Guerre de Cent Ans; 1337–1453) 正打得如火如荼。驍勇善戰且極有個人魅力的亨利五世在法國連續打勝仗後,於1420年與法王查爾斯六世簽署了《特魯瓦條約》(Treaty of Troyes),迫使法王承認他為法國攝政王,並將法王的女兒瓦魯瓦的凱瑟琳Catherine of Valois嫁他為妻。

好景不長,這樣的一位君主卻於1422年打勝仗後感染了痢疾,35歲於巴黎英年早逝, 留下九個月大的獨子亨利繼承了王位,是為亨利六世(Henry VI)。英格蘭王權再度麵臨危機,這次的君主連坐在王位上的能力都沒有,得讓他媽抱著他登基。王後凱瑟琳年僅21歲。【請記住這位英格蘭王後,因為她將是我們故事主人公都鐸家的亨利七世的祖母。她的事會在後續詳述。】

在不到50年的時間內,英格蘭王位二度幼主登基,而凡幼主登基,必有動亂。

1422年9月,繈褓中的亨利六世成了英國國王,一個月之後他的外祖父、法王查爾斯六世也去世了,根據《特魯瓦條約》規定,亨利六世又繼承了法國王位。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竟然成了英國和法國的雙料國王!九個月的孩子當然不能執政,朝政由亨利五世的兩位弟弟掌管。這二位王叔,一位是二叔貝福德公爵約翰(John, Duke of Bedford),負責對法戰事;另一位是三叔格洛斯特公爵漢佛萊(Humphery, Duke of Gloucester), 負責英格蘭國內事務。

在英法百年戰爭的大背景下,英格蘭的主要外交目標仍然是收服法國。1431年4月,20歲的亨利六世前往巴黎加冕成法國國王,此舉更是激怒了法國的各方勢力。到1437年法國方麵的反抗愈演愈烈,亨利六世雖然天性儒弱,但職責所在,也不得不效仿父親披掛上陣親征法國。此時蘭卡斯特門閥也無其他強勢之人可以帶兵。到了1453年,英國已經失去了大部分法國領土,隻剩下法國北方的卡萊一個省。

法國戰場節節戰敗,國內各大門閥各不相讓,亨利六世的精神狀態很快就出了問題,到1453年徹底精神崩潰。國內國外事務一片混亂,約克家借勢取代了蘭卡斯特家,1453年,第三代約克公爵理查德(Richard of York, 3rd Duke of York)成為護國公 (Protector of the Realm)。蘭卡斯特家則大權旁落。

此時蘭卡斯特和約克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雙方軍事衝突不斷升級,終於在1455年發生了曆史上著名的迫使朝野官員當眾選擇紅、白玫瑰表忠心、分陣營的故事,選擇紅玫瑰表示支持蘭卡斯特,選擇白玫瑰表示支持約克,自此展開曆時三十餘年的“玫瑰戰爭”。

http://blog.wenxuecity.com/upload/album/38/10/28/67a00c8b7950I81MzhCr.jpg

圖6:選玫瑰分陣營

圖7:克家的白玫瑰 與 蘭卡斯特家的紅玫瑰

玫瑰戰爭(War of Roses)與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是兩回事,雖然都是金雀花王室(House of Plantagenet)的內部戰爭。

百年戰爭是金雀花王室的法國分支與英國分支之間為爭奪法國王位而打的,從1337年打到1453年。

玫瑰戰爭是金雀花王室在英格蘭的後裔為爭奪英格蘭王位而打的,從1399年亨利四世逼宮奪權埋下導火索,到他的孫子亨利六世二度幼主登基而全麵爆發,再以亨利七世武力奪天下,建立都鐸王朝,紅白玫瑰合二為一而結束。

英法百年戰爭中的重大戰役之一:阿金庫戰役(Battle of Agincourt),於1415年10月25日在法國北部的Agincourt展開,亨利五世以少勝多,大獲全勝。莎士比亞在他的話劇《亨利五世》為這場戰役極力謳歌。Agincourt,亦作 Azincourt。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南澗采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nowball123' 的評論 :感謝鼓勵和支持。五年了,的確是珍惜這第二次生命。
snowball123 回複 悄悄話 感謝歸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