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廣為人知的美國大學排名是一年一度的US News 全美大學排名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1]
-
哈佛大學
-
普林斯頓大學
-
耶魯大學
-
哥倫比亞大學
-
芝加哥大學
-
麻省理工學院
-
斯坦福大學
-
杜克大學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加州理工學院
同時,US News 也會發布全球大學排名,這個排名與上麵的全美大學排名所采用的標準有所不同,一些著名的中國大學也躋身這份榜單之中。
World's Best Universities; Top 400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
麻省理工學院
-
劍橋大學
-
哈佛大學
...
44. 北京大學
...
48. 清華大學
...
90. 複旦大學
正 如我們所想的,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這樣的名校都名列榜首。事實上,當我們身邊有人第一次承認她或者他是一個哈佛畢業生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專門的 用語,叫做“Dropping the 'H'-bomb”。(譯者注:H-bomb 是氫彈的俗稱,而哈佛的英文名字首字母也是H,“扔氫彈”來指代承認某人是哈佛畢業生時給別人帶來的特殊感受)
但我敢打賭,在全美前50名的大學中,有很多是大多數中國人從未聽說過的。但這些學校在美國的名氣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舉 個例子,就說全美排名第20位的艾默理大學吧。我的兩位中國朋友被艾默理大學錄取了,我為他們感到無比的高興。哪個美國人沒聽說過艾默理呢?但是他們告訴 我他們很擔心,因為他們在中國還沒有遇到過一個聽說過艾默理的人。他們不確定這個學校到底怎麽樣。(譯者注:艾默理大學是一所位於亞特蘭大的著名研究性大 學,波士頓的哈佛-麻省理工和亞特蘭大的艾默理-佐治亞理工是美國著名的兩對互補短長的鄰居大學)
當然,美國人在選擇學校的時候考慮的因素會更複雜一些。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美國人的教育資金支出情況來了解他們這些考慮。比如這個學生教育貸款機構 Sallie Mae 提供的關於美國家庭如何承擔大學費用的調查。How America Pays 2012 [2]
正 如我們所看到的,相當一部分的學費花銷是由學生自己來承擔的。因為按照美國的文化觀念和法律傳統,18歲以上的成年人都要獨立生活,而18歲也正是很多人 開始上大學的年齡。同時,這也要牽扯到家庭經濟方麵的原因。因為很多美國家長還承擔著還房貸的壓力,可能有不止一個孩子需要送去上大學,或者父母自己的助 學貸款甚至還沒有還清。
事實上,我很吃驚於這個調查 結果中學生自己承擔學費的比例是如此之低,因為我認識的所有朋友幾乎都是自己承擔自己的學費。他們或者有兼職工作,或者有學生貸款,或者兩者都有。就拿我 來說,我在學校宿舍擔任兼職宿舍管理員,這份工資可以覆蓋我的住宿和夥食費用。大多數我的朋友暑假會選擇有薪酬的暑期實習,而不是在學校學習額外的夏季學 期課程。(譯者注:Resident Assistant 常見於美國大學,職責範圍很廣,更像中國大學裏的輔導員,而不是中國大學的宿舍管理員)
還 記得當我申請大學的時候,我拜訪了一位我的高中老師,關於大學的申請和選擇,她給了我一條最好的建議。她說:“除非迫不得已,否則盡量不要申請學生貸 款”。後來我被多所大學同時錄取,當我需要從中做出選擇的時候,我聽從了她的忠告。如果我的家庭每年為我申請教育貸款的話,我可以去一所著名的理工科私立 大學。但是我選擇了給我獎學金的本州的州立大學。現在我已經畢業了,我真正明白了這條忠告的價值。跟我那些選擇了名校的朋友相比,我跟他們掙的一樣多,甚 至還要更多,這並不是因為我更聰明,而是因為我選擇了一個高回報的行業。同時,我也不需要償還十萬美元的學生貸款。
考慮到這些經濟製約因素,美國家庭更傾向於選擇物有所值的大學。
因此,US News 的另一份榜單——公立大學排名——就會非常有用。
Top Public Schools [3]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弗吉尼亞大學
-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
威廉瑪麗學院
-
佐治亞理工學院
-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
-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如 果你家就住在這個公立大學所在的州,那就可以享受州內學生的學費減免待遇。一般來說,州內學生的學費是州外學生學費或者私立大學學費的一半。比如加州大學 伯克利分校的州內學費是每年$14985,州外學生的學費是每年$37863,而哈佛大學的學費則是每年$38480。[4] 這隻是單純的學費,不包括生活費、書費和交通費。在選擇大學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影響因素。
我 還記得在我們申請大學的時候,我和我的高中同學們並不太看重這些學校排名。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討論了這些排名是如何出爐的。就在幾年前,US News 不僅僅公布大學排名的結果,還會公開排名所依據的各類數據(很可惜現在的網絡上已經找不到這些數據了)。我們注意到,有一些我們的大學朋友們極力推薦的學 校排名非常低,甚至有的都沒有上榜。我們很好奇,於是就圖像化分析了這些數據。我們發現大多數數據對最終的排名都有輕微的影響,但也總是有一些統計學上的 異常數據。有一項數據的排名幾乎就是最終的大學排名,這項數據就是每個學生的平均教育資金投入。比如排名第1位的哈佛大學為每位學生在整個本科期間的課程 大約花費8萬美元,而排名第38位的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的這個數字大約為2萬美元。[5] 很多記者也發現了大學排名跟每個學生的平均課程花費是基本一致的。有些網上的評論因此提出了質疑,到底這些排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合理選校,還是充滿了不合 理的偏見。
除了對於大學排名的方法的質疑,還有人在 質疑大學排名是否真的有用。華盛頓郵報的教育專欄作家 Jay Mathaws 詳細的報道了一個關於大學的聲譽(包括學校排名等因素)和其畢業生工作15年後的年薪並沒有任何關係的調查研究。數據顯示,有關係的是高中成績,那些在高 中期間成績類似的學生工作後的年薪也在同一水平。隻根據工作後的年薪這一數據,你根本無法分辨誰是常春藤盟校的畢業生,誰是州立大學的畢業生。 Mathews 認為,很多學生足夠聰明也足夠有能力去那些名校,但出於各種原因,他們沒有選擇去名校,而這並沒有阻礙他們的發展。[6]
在選擇大學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太複雜,而眾多大學所帶來的眾多選擇更容易讓高中生挑花了眼,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參觀校園和由此帶來的第一印象要遠比媒體的大學排名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