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所學不多,沒深究。近兩年來重拾養生保健,看了些書,多了些懸疑。
Jac66講的有道理,地域氣候不同,季節亦不同。京城四季分明,雙極的算法應該適用;北方夏季短,三伏天濕熱;e博應該在南方,夏季漫長。新版中醫教材大約是南醫主編的,從夏至(在六月下旬)開始算,大半個夏天被劃出去了(正規的夏天為678三個月)。如果在雲南,隻有兩季(雨季和旱季),這中醫五季就更難劃分了。
古時都城多在中原(河南),夏季較長,但不太熱,濕亦不重(那地方十年九旱)。製定五季那些先人,大概沒怎麽看重長夏,隨便劃個時段給脾土。後世各地名醫者按各自體會和對古經(醫)書的理解對長夏做了不同界定。
因地因時因人,同病不同醫藥,當個好中醫難呐。
附: "時當長夏,濕熱大勝,蒸蒸而熾,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沉疼;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痞,小便黃而數,大便溏而頻,或痢出黃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飲食,自汗體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氣不病也。其脈中得洪緩,若濕氣相搏,必加之以遲,遲、病雖互換少瘥,其天暑濕令則一也。宜以清燥之劑治之。”
摘自脾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