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餘雲岫談中藥整理

  餘雲岫 : 談到中藥整理,確是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確立一
個討論的基本條件,就是中醫與中藥應該分開,照曆史的發展,藥是先有的,是
各處地方土人的土藥,醫生的用藥,是著實在後。某幾種中藥是有效的,某幾個
中醫用藥是有點經驗的,所以中醫往往也能夠醫好病,因此中醫以為他們的處方
能醫好病,就是他們的學說不差的證明,學說既然不差,中醫當然不可廢棄,這
樣觀念是錯誤的!要曉得上古時代隻有土藥單方,後來交通漸廣,國境漸大,土
藥單方的交流也漸多,人類對於藥的智識也一天一天豐富起來,本草一部書就是
這樣成就的;所以唐以前的醫書方多論少,宋以後的醫書論多於方,這是唐以前
的醫生憑證處方,是直觀的,不曾通過什麽空論。【“證類本草”的序例,有一
條說醫生濫用僻藥以表新奇,這也是直觀行為的明證,無非憑藥治病,有人推重
唐本草,就是因為唐本草所記載的某藥有效,都是從應用有效而觀察得來;可見】
中醫的學術,不是真憑什麽理論研究而昌明,乃是利用土藥的效能,傅會種種玄
說而成就的。【譬如在夏秋之交,中醫遇到舌苔白膩、口中無味、胃納呆鈍、四
肢沉重無力的病人,認為是“濕”病,於是用起“術”來,以為術是健脾去濕,
服了有效,就以為術能健脾去濕的話,並且以為脾屬土,土惡濕的話,是千真萬
確,就說中醫的學說,是千真萬確,不能廢棄,那裏曉得術是有香氣,含有揮發
油,能夠健胃,能夠興奮消化機能,上麵所說的病候,是夏秋消化不良,喫起術
來,當然有點效驗,這是很直截簡單的事理,什麽濕嚇,土惡濕嚇,都是憑空組
織,自欺欺人。(中醫的脾是現在的胰髒)】當年我主張中醫革命,曾擬出兩個
口號:“打倒舊醫空論”,“研究國藥實效”,這個做法,到今朝還是需要的。
講到中藥的實效,就好比進餐一樣,西方的麥做成麵包,能夠榮養,我們的米煮
成了飯,不見得不能榮養,效用是相同的,推而廣之,蓖麻子油、瀉鹽能通便,
大黃、玄明粉也能通便,如果一通便就可完事的病,何必定要用蓖麻子油和瀉鹽
等呢?跟著如果中國自己土地出產的藥,確有實效的話,我們為什麽不好好兒利
用呢?蘇聯日本都很研究和利用國產藥品,獨有我們中國新醫們不屑一顧土藥,
自己有家私,不知運用,這是富家子弟懶惰習慣,現在不漂亮了,尤其麵臨封鎖,
正給我們很好的刺戟,更應該自力更生,研究國藥,取給自己。國藥有實效的很
多,我的經驗,像羌活獨活治僂麻窒斯的疼痛,柴胡解祛微熱,款冬花治咳嗽,
就有顯著的實例。但是目前我國化學工業還不發達,從藥理上作分析研究,一時
尚難進行,我有個近乎“倒行逆施”的辦法,擇驗方中似乎有效的而為中醫所常
用的藥物,依其性質,分別製成浸劑、酊劑`、粉劑、膏劑、先來試用於病人,
因為這些藥,中醫老早把病人當試驗動物,試用過了。用量謹慎一點,是不會發
生危險的,用了以為有效的,就可以廣為利用,等到我們化工發展的時候,或者
外來貨價廉的時候,再進行正式的藥理學程序研究,我以為這是目前局麵權宜上
適當的步驟。【據我的調查,中藥現在被上海中醫界所常用的不過二百餘種,先
在這二百餘種裏麵選擇試用;至於劑量問題,先照中醫常用的分量試用起來,認
為無效,而所用的藥已達到發生中毒現象的時候,那就不得不改變方法,若無中
毒現象,參照過去的驗方不妨把用量增加,嚴密注意中毒兆症之有無,不要在有
效量不能發揮出來的時候,就輕率地懷疑到某藥根本無效。】總而言之,我們要
認定是中國人,對於國產藥物,應該熱心地、不歪曲地、找出它有效,不應該鄙
棄地、冷淡地、歪曲地說它無效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