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SUV(crossover)大行其道的世界,隻好分兩類
SUV和非SUV。我想,過個幾年,評測有無可能就是電車和非電車了呢?話說這次評測,我想去試一下電車的,但統統被告知沒貨。有些是產能不足,有些是緊俏,或者有些就是沒人買?!周末正好看了眼Toronto Star,裏麵有兩篇描述電車的文章。其中一篇提到現有的買家,安省有0.8%,美國1%,而中國也隻有1.5%。再提到電車相關要考慮的問題,許多都是基建。例如現有的供電網絡是否能應對大批電車,公用建築、公寓裏的充電站,以及廢棄電池的處理,等等。看來要普及電車,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好,繼續試車的話題,之前的一篇集中試駕的SUV,才想起還漏了一部,VW的Altas
7、大眾的Altas
之所以對這部車比較好奇,緣於秋天的時候,跟著一位朋友去lake simco釣魚。他用一部小型SUV拖船,回程的時候提起有新買一部新的SUV替代,我問什麽要求。他說,希望三排座,經濟適用。我說,highlander之類的不行嗎? 這位朋友說,有考慮VW的新Altas
VW的大SUV,那麽多年來,隻有途銳Touareg。都說Touareg和Q7、卡宴是屬於同一個平台出來的不同版本,其實真的駕駛起來,感覺還是有差別的。Altas就是屬於完全不同的平台了,據說是用GOLF的平台,拉長。
這次試駕的橘黃色Altas,V6高配, 引擎參數為Power: 276 hp @ 6200 rpm
Torque: 266 lb-ft @ 2750 rpm
從參數上看,這款引擎和之前的途銳一樣。考慮到途銳18年已經停產,那麽這款ALTAS將會是VW最大的SUV。
駕駛感覺:油門反應比較輕盈,一腳油門踩到盡頭,和8速變速箱的匹配不錯,加速類似於途銳,不過有些晃和鬆散的感覺。座位的包容性比起途銳,比較軟和下陷。內部空間很大,往後麵望去,第三排座位似乎離得很遠的樣子。其他方麵,應用了大眾最新的各種功能。因為高速塞車,我隻好去LOCAL試駕,加速到100然後踩刹車,感覺比起途銳差了一截。嚐試低速蛇形行駛,做副駕的朋友說,晃得頭暈!看來所謂的同平台設計還是相當有科學根據的,如果它采取了途銳的同平台,那麽這些特性應該就會改進很多了,但成本肯定上升。在回程的時候,我和一台Ford Expedition並排,感覺長度上幾乎一樣,寬度上甚至更大!因此從尺寸上來說,這款Altas應該比MDX、highlander,explorer等號稱三排7座的大一個等級。
價格方麵,4缸的不到4萬起,6缸的5萬。這個價格相當吸引人。我想,與其用同樣的價格買VAN,不如試一試這款大型SUV吧?
一個字評價:大!
值得改進的地方:懸掛太弱
8、本田奧德賽
最新款的Honda Odyssey,全新改款。從競爭對手上來說,豐田Sienna是它的直接競爭對手,其他還有Chrysler Pacifica。許多人說,這一代的Honda車,尾燈設計都有些奇怪,成C字形。奧德賽也不例外,而且C字形的尾燈形狀更獨特(有些變扭)
引擎:V6 3.5的引擎。這款引擎用的太廣泛了,從10年前的初始設計開始,到現在改善後的直噴,關閉3缸等。甚至MDX在用的引擎也是基於這個。早期的MDX用戶可能還記得,曾經有一款3.7L的V6引擎,但因為各種緣故,後來都被這款3.5L的引擎變種所代替。
Horsepower (SAE net) | 280 @ 6000 rpm | 280 @ 6000 rpm |
Torque (SAE net) | 262 lb-ft @ 4700 rpm | 262 lb-ft @ 4700 rpm |
駕駛感覺:第一印象是它的排檔,已經換成按鈕。PSND幾個檔位,按一下就可以。這個改進比起原來的懷擋,明顯是高科技感好了很多。值得一提的是,頂配Touring版本搭配最新的10速變速箱,以及二排上方有個下拉的DVD液晶屏。這兩項都是很不錯的賣點。我試駕的那天正好下雪,我在風雪中左衝右突,高速上一腳油門踩到紅線,引擎非常順滑,完全不覺得會打滑或失控!安全措施方麵,各種都全了,甚至所謂的Forward Collision Mitigation都試了一下,就是自動跟車的時候,如果離得太近,它會在撞到前的一瞬間自動刹車。
二排的通風口,換了個位置;原來的下拉窗簾仍然保留。回程的時候,我特地坐在第二排,感覺非常好甚至超過豪華SUV!這代的奧德賽,我的感覺是已經超越了同級的所有VAN。
一個字評價:comfort
值得改進的地方:Touring版本太貴了,5萬多買個VAN,買家為什麽不買更好的SUV?再好的VAN,美女開著也變成中年買菜婦女了!
9、奔馳E400 Wagon
這裏忽然冒出一個Wagon,為什麽? 說出來也巧,那天我正好在autotrader網站上閑逛,發現有一家奔馳的車行在賣demo車,就有這部寶藍色的E Wagon。說起奔馳的銷售網絡,你們應該知道有兩類:一類是總部管轄直銷,另外一類是加盟店,私人老板擁有。一般來說,後者的價格更加靈活。
在試駕之前,我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這最新改款的奔馳E係,評測文章已經很多。它沿用了S級對內飾的設計,但加入了更多的運動元素,為的就是和寶馬5係死磕到底!動力方麵,E400用的V6 Turbo引擎
twin-turbo 3.0-liter V-6 makes 329 horsepower and 354 lb-ft of torque.
外形上,E wagon流線型做的不錯,有些像很早期已停產的R class。內飾上,這台Demo車用了大量的碳纖維元素,加上平底方向盤,一股凶猛的運動元素撲麵而來!按鈕方麵,奔馳完全拋棄了原來和Porsche類似的密密麻麻按鈕,采取了簡潔的液晶觸摸屏。儀表盤也是液晶可自行設置。這時候我不由得想起了20年前任達華做的一個廣告:任生瀟灑地單手握方向盤,轉了幾圈,最後來了一句: “I Like It!”
駕駛感覺:動力非常洶湧澎湃,而且當調節到運動模式的時候,懸掛是真的調節了的。因為這款車默認就帶了空氣懸掛,因此可以隨時調節高低。比起其他的同級車, 例如寶馬5係,奧迪A6,他們的運動模式隻是增加了RPM和電子方向盤的鬆緊感覺,但懸掛是完全沒變。我在一條崎嶇山路上試車,時速70~100之間,顛簸的山路,反饋到車廂內得到的緩衝很好。
上得QEW後,我一腳油門踩到盡頭,這台Wagon發出雄厚的聲音,瞬間達到了145的速度。也許是RUN FLAT TIRE加上DEMO開了幾千公裏的緣故,我覺得車廂內的噪聲有些大,甚至能聽到胎噪和路噪。某位網友說,奔馳裏能舒適安靜地做個美夢,這個說法在E400 Wagon裏是不可能。噪音方麵,E400 Wagon比不上新的寶馬5係G30。至於E400 SEDAN,應該會好些吧。我覺得這台車非常適用於平時安靜老實的中年人,偶爾在買菜途中發下狂,也不錯吧?
價格方麵:DEMO車不收運費和PDI,馬上節省2000元,在加上DEMO折舊,共可優惠8500元。但即使如此,這台車也要8萬多才能上路。
一個字評價:猛
值得改進的地方:噪音的改善
10、Honda Ridgeline
因為隻打算寫10台車的評測,因此,這裏我打算把各種車都梳理一下。Ridgeline,作為市麵上唯一不是Body-on-frame的皮卡,它定位的消費者就是處於郊區和城市之間,偶爾需要拖拉裝載一些輕的貨物(例如小釣魚船,花木等),但大部分時間是看中駕駛舒適性,去上班而不是下工地的*****人群。
引擎和奧德賽的類似,V6 3.5。連參數都類似
3.5-liter V-6 engine; 280 hp, 262 lb-ft; 6-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這裏有些奇怪,為何本田已經研發出了10速的變速箱,而在皮卡上還用那麽原始的6速? 原因是,在需要拖拉能力的時候,不能用太精密的變速箱!這就是為何Audi Q7或卡宴之類的,明明可以用DSG雙離合更快,卻不用而是用傳統8速。
上車的第一印象,它的座椅相當的好!可能是這台Black Edition頂配,設計的時候就帶了運動的元素。其他中控的設計,和Honda pilot基本上一樣。值得一提的是,它AWD自帶了Honda自家的Torque Vectoring,簡單來說,就是扭力不僅在前後可變,而且左右可變。給操控和安全性帶來了一定的進步。外觀上,從前麵看,有時候會錯以為它是台PILOT!
試駕感受:作為皮卡,它天生就比大部分SUV更高。可能是基於Pilot的設計,它的視野也異常的好,有種居高臨下,一覽無餘的感覺。LOCAL上從0起步到100公裏的時速,感覺相當迅猛,查參數,標稱是6.6秒到達。實際的感覺,可能是高轉VTEC介入,會覺得動力非常足夠。高速120的時速,出人意料的是,它的內部感覺非常安靜,甚至比同級的SUV強太多,超過PILOT,有接近Q7的感覺。作為駕駛者,最切實的感受:我基本上不覺得是在開皮卡,而是在開一台SUV!
一個字評價:unique
值得改進的地方:馬力還可以更強,如果有V6 Turbo就完美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