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肥胖會顯著增加患多種癌症的風險,但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發現,某些特定的膳食脂肪驅動因素會促進腫瘤生長,而另一些則不會。在這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動物脂肪(例如黃油、豬油和牛油)會削弱免疫係統對腫瘤的反應,而棕櫚油、椰子油和橄欖油等植物脂肪則不會。
普林斯頓大學路德維希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著手研究,究竟是脂肪含量(肥胖)還是膳食脂肪的種類會削弱免疫係統對抗癌症的能力。他們懷疑,不僅僅是肥胖,尤其是動物脂肪,會破壞免疫細胞。
他們的研究是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16 年的一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研究之後進行的,該研究匯集了數十項研究,發現一致的證據表明,體內脂肪含量較高與至少 13 種癌症風險增加有關,包括乳腺癌、結腸癌和肝癌。
但路德維希團隊認為情況可能比這更微妙。基於先前關於肥胖如何抑製免疫係統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和自然殺傷細胞(NK)對抗癌症生長的研究,他們發現並非所有膳食脂肪攝入都具有相同的效果。
在這項研究中,小鼠被喂食相同熱量但不同脂肪來源的高脂飲食——動物脂肪(黃油、豬油、牛油)和植物脂肪(棕櫚油、橄欖油、椰子油)。小鼠肥胖後,被植入多種癌症的腫瘤細胞,包括結腸癌和黑色素瘤。然後,研究人員追蹤了這些腫瘤的生長速度。
研究人員隨後分析了代謝物(細胞分解營養物質時產生的小分子),以了解不同脂肪如何影響免疫係統。他們發現,在飼喂動物脂肪的肥胖小鼠中,一種名為長鏈酰基肉堿的有害脂肪衍生代謝物在CTL細胞和NK細胞內積聚。這些分子幹擾了細胞的線粒體(細胞中產生能量的部分),導致免疫細胞喪失免疫力,無法有效對抗癌細胞。
相比之下,這些有害代謝物並沒有在食用植物性脂肪的小鼠體內積聚——它們的CTL細胞和NK細胞仍然活躍,能夠尋找並攻擊腫瘤。棕櫚油飲食通過增強調節能量產生和利用的基因c-Myc的活性,幫助NK免疫細胞保持正常功能。
我們的研究表明,膳食脂肪的來源,而非肥胖本身,才是影響肥胖小鼠腫瘤生長的主要因素,”首席研究員莉迪亞·林奇說道。“我們發現,以豬油、牛油或黃油為原料的高脂飲食會損害抗腫瘤免疫力,並在幾種肥胖小鼠腫瘤模型中加速腫瘤生長。而以椰子油、棕櫚油或橄欖油為基礎的飲食,對同樣肥胖的小鼠則不會產生這種影響。我們的研究結果對癌症預防和肥胖患者的護理具有重要意義。”
在CTL中,這些分子導致線粒體發生嚴重的代謝功能障礙,削弱了它們的抗腫瘤功能。這也阻礙了它們產生一種因子(IFN-γ),最終導致它們的抗癌武器庫失效。
研究人員還測試了肥胖個體的人類 NK 細胞,發現了類似的線粒體和免疫功能障礙,這表明存在直接與脂肪相關的驅動因素,影響免疫係統對抗癌症生長的能力。
“這些研究結果凸顯了飲食在維持健康免疫係統方麵的重要性,”林奇說道。“更重要的是,它們表明,調整飲食中的脂肪攝入量或許能改善肥胖癌症患者的治療效果,並建議此類措施應作為此類患者的潛在飲食幹預措施進行臨床評估。”
肥胖仍然是導致癌症風險的一個關鍵因素,但這項研究表明,並非所有脂肪都具有相同的作用,而且飲食似乎比我們以前所理解的發揮著更為積極的作用。
該團隊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代謝》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