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全球蔓延的COVID-19疫情使得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搬出了“居家令”,也要求民眾們外出時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這可憋壞了好多平常有運動健身習慣的民眾們。但許多人認為,隻要保持政府建議的1-2米的安全距離,享受戶外的新鮮空氣並維持運動的習慣還是問題不大的。
那麽,事實真的如此嗎?在COVID-19期間在戶外運動的安全距離究竟是多少呢?讓我們來看看比利時和荷蘭的學者們的最新研究。
在許多國家,步行、騎自行車和慢跑都是很受歡迎的戶外活動。然而,比利時大學 KU Leuven與荷蘭大學TU Eindhoven合作的研究表明,在進行以上這些活動時,經由飛沫散播病毒的距離遠遠超出了1-2米。
許多國家都采用的典型的社交距離是在1米至2米之間,當你站在室內甚至是室外,風很小的時候,這個距離似乎很有效。但當你去散步、跑步或騎自行車時,還是小心為妙。當一個人在跑步過程中呼吸、打噴嚏或咳嗽時,這些唾液顆粒會停留在空氣中,然後在所謂的空氣“滑流(slip-stream)”的過程中,傳播給跟在後麵活動的人。
研究人員通過電腦模擬人在運動(步行和跑步)過程中唾液顆粒的出現,以及從不同位置(彼此相鄰、對角相向、直接相向)唾液顆粒的出現,得出了這一結論。通常這種類型的建模是用來提高運動員的表現水平,因為停留在對方的氣流是非常有效的。但當涉及COVID-19時,建議是遠離前麵運動者的氣流。
測試的結果在許多動畫和視覺效果中都是可見的,前方的人留下的水滴雲清晰可見,打噴嚏或咳嗽的人留下的水滴雲傳播力更強,但肯定的是,隻要有人呼吸,便會留下粒子。見下圖,圖像上的紅點代表最大的粒子,這些粒子產生感染的可能性最高,但它們下降的速度也更快。但根據伯特·布洛肯教授(Professor Bert Blocken)的說法,當後麵的人穿過水滴雲時,這些粒子仍會附著在衣服上。
從該建模中可見,如果兩人在風力較低的環境下並排跑步或散步,社交距離對兩人的影響較小。水滴雲將會留在兩人的身後。當兩人的位置在彼此的對角線上時,那麽水滴雲對於身處前麵的運動者的風險更小。當人們前後運動時,彼此會在共同形成氣流中,傳染風險是最大的, 。
基於這些研究結果,科學家們建議,在同一方向的人在一條直線上行走至少應保持4.5米的距離,跑步和慢騎自行車應保持10米,快速騎自行車應是20米。此外, 如要超車,建議在不同的車道上進行,並仍保持足夠長的距離,例如騎自行車20米。
希望大家能將以上研究結果作為疫情期間的戶外活動安全距離參考,在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的同時,也保護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