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代表作(2016-2019)

來源: Dajavu 2020-01-28 14:42: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4044 bytes)

2016年釜山行 

導演:延相昊   主演:孔劉、鄭裕美、馬東錫    票房:11,565,479

NAVER評分:8.59   豆瓣:8.4

2016年小姐 

導演:樸讚鬱   主演:金敏喜、金泰梨、河正宇、趙震雄    票房:4,287,839

NAVER評分:7.69   豆瓣:8.1

2016年哭聲

導演:羅泓軫  主演:郭度沅、黃晸玟、國村凖、千璵嬉、金煥熙、全裴修   票房:6,879,908

NAVER評分:7.2   豆瓣:8.23

2016年,可以說是韓國電影的“至暗時刻”。

九大電影團體決定杯葛被控製的釜山電影節(搞得差點就開不成)。

韓國國內148名演員和導演,海外包括戛納電影節主席、柏林電影節主席、威尼斯電影節主席,甚至我們熟悉的侯孝賢、賈樟柯、馮小剛、蔡明亮、是枝裕和等導演也都發聲支持釜山電影節的藝術自由。

 

更令人震驚的還在後頭。

樸槿惠政府的文化界黑名單被曝光,從2014至2016年有9473名演藝人士被封殺。

但這年的韓國電影卻格外的“爭氣”。

足足輸出了三部爆款。

《哭聲》鬼怪神力的多方牽扯引發了解讀熱潮;《小姐》雖在戛納顆粒無收,但拿下了“英國奧斯卡”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外語片,是韓影史上首次。

然而,真正造成轟動的,是不斷打破海外票房記錄的《釜山行》。

就算未能在國內上映,它也成為了豆瓣最多人評價(57萬)的韓國電影。

以好萊塢已經玩透的喪屍類型為基礎,加上絲毫不給喘息機會的危機和極端環境中的人性掙紮,搭配韓式煽情和“自黑”。

導演延尚昊以韓國電影從未有過的類型拍出了席卷亞洲(甚至世界)的話題之作。

《釜山行》的成功,其實就是韓國電影多年來探索的縮影。

如何從“拷貝王”變成“創新王”創造驚喜?

是商業電影導演們一直需要思考的問題。

其他推薦: 我們、東柱、戀愛談、4等、酒神小姐、季春奶奶、男與女

 

2017年共犯者們 

導演:崔承浩   主演:崔承浩    票房:260,512

NAVER評分:9.61   豆瓣:9.4

 

經曆了2016年的動蕩,2017年3月樸槿惠彈劾成功,令那年成了“撥亂反正”的一年。

所以各種曆史政治題材紮堆上映。

從冷靜克製地刻畫李氏朝鮮的“屈辱”史的《南漢山城》,到慰安婦題材的《我能說》,再到民主抗爭的《Taxi Driver》和《1987》,以及對南北關係腦洞大開的《鋼鐵雨》。

但在中韓兩地都獲得最高評價的,卻是一部紀錄片。

遭不正當解雇的導演崔承浩以自身經曆出發,揭露自李明博政府時期以來,利用KBS和MBC等電視台操縱輿論,瞞騙大眾的行為。

最嚴重也最令人憤怒的,莫過於因為操控所造成的世越號慘案傷亡和援救的瞞報和誤報,令國民完全失去對公營電視台的信任。

盡管拍攝手法簡陋,卻拍出了一曲韓國媒體和媒體人的時代挽歌。

 

其他推薦:  Taxi Driver、我能說、南漢山城、1987、鋼鐵雨、夢中的簡、 白小姐、蚯蚓、王者

 

2018年燃燒 

導演:李滄東   主演:劉亞仁、史蒂文·元    票房:528,153

NAVER評分:7.82   豆瓣:7.9

2018年與神同行係列 

導演:金容華   主演:河正宇、車太鉉、朱智勳、金香起、馬東錫、金東昱    票房:①14,410,754 ②12,274,996

NAVER評分:①8.73 ②8.63    豆瓣:①7.7 ②7.5

2018年的爆款同樣有兩部。

創下戛納場刊最高分的《燃燒》和創下係列電影韓影最高票房紀錄的《與神同行》。

兩部電影,分別代表了韓國電影的兩種極致。

李滄東導演用村上春樹的小說《燒倉房》為藍本,以兩男一女三角關係的對比和懸疑發展剖開了深藏在韓國社會的頑疾。

精雕細琢的鏡頭語言和富有詩意的隱喻,拍出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撕裂。

 

《與神同行》則體現出韓國電影工業的最高水平。

富有想象力的地獄場景,是韓國從毫無根基的電影貧瘠國,發展成亞洲首屈一指的特效大國的最好見證。

 

其他推薦: 工作、國家破產之日、Swing Kids、那天,大海、小公女、現在去見你、昆池岩

 

2019年寄生蟲 

導演:奉俊昊   主演:宋康昊、李善均、趙茹珍、崔宇植、樸素淡、張慧珍    票房:10,052,953

NAVER評分:9.07    豆瓣:8.7

在韓國電影誕生的第100年,征戰戛納的第35年,崛起後的第20年,金棕櫚終於花落韓國電影。

電影本身的分析,Sir已經聊過四篇,也就不再贅述。

盡管不少人看不慣它的邏輯問題,也無法否認一點——

頒給《寄生蟲》的金棕櫚,是屬於一直兢兢業業的所有韓國電影人的

其他推薦: 極限職業、我的一級兄弟、小委托人、我們家、82年生金智英

 

至此,橫跨20年,必看33部,其他推薦124部,合共157部韓國電影的片單已全數奉上。

或許不是每一部都那麽的有“深度”,也可能還有漏網之魚。

但最後,Sir還是想多說幾句。

梳理這個片單的過程,就像看了一部名為“韓國電影”的長片。

時間跨度20年,劇情也挺好萊塢的,從被打擊到貼地,再到崛起,閃光,然後爆發。

看似是個功成利就的結局(金棕櫚),實際上卻是開放式的。

像是20年耕耘的結束,又像是未來的一個開始。

金棕櫚之後,在韓國已經將近飽和的電影市場,還會有什麽新的挑戰?

一切都是未知。

每次一有韓影爆款,評論說得最多的總是“為什麽我們拍不出來”“又一次感受到差距”“比我們有深度多了”。

但Sir其實不太認同。

誠然,不否認有環境、人才和能力等客觀原因。

但在Sir看來,韓國電影的崛起原因並不完全是這些,而是——

實幹

是林權澤導演“我到死都會一直拍”,是奉俊昊導演“從十二歲就帶著傻勁”,是樸讚鬱導演連根道具糖都要執著……

一個又一個類型地嚐試,失敗,再嚐試。

一遍又一遍地反思,叩問,再反思。

一次又一次地呼籲,互相支持,再呼籲。

因為無論是電影還是影評,都是一種表達方式。

隻要你仍一息尚存,隻要你還有話想說,隻要你還有那團火。

你就會有想表達的東西。

電影作為一門藝術,有其獨特的表現形式,有定式(類型片),也需要創新。

但表達,是不是就隻有橫衝直撞,信口開河?

結果,你們也看到了。

縱觀這20年,韓國電影經曆了想表達,到學表達,再到找到方式去表達的過程。

從默默無聞。

到舉世矚目。

不服?

那就請國產片也搏命來追。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