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脖子上拴根尼龍繩子準備上吊的玩意兒中國人大概不做。小日本就難說,因為他們有時候很變態。
所有跟帖:
• 您老人家真是愛憎分明,這繩象和服腰帶繩。 -宗闋- ♀ (0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19:45:27
• 畫彩寫意,這胎子日本不出產。繩紋麻布紋漢代已經成熟了,日瓷很崇拜,至今陶藝仍在仿,倒不奇怪,這種繩紋屬西方紋樣,與倭人無關。底足 -人在悉尼西- ♂ (50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20:19:57
• 是順著老古董的話說的,圖文確實不是日本風格,我記得在哪看過一件類似的,也是外銷。 -宗闋- ♀ (0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21:11:02
• 研究過日本瓷,很少動手,有點心裏障。。。。。 -人在悉尼西- ♂ (6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21:56:53
• 同感日本。這是薩摩燒上的常見圖案。我有個明治錦光山的小瓶,花草圖案幾乎一樣 -小人書- ♂ (0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20:01:22
• 上圖看看。什麽家花野花一起上也很另類。 -老骨董- ♂ (0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20:14:19
• 我看的不比誰高,一定的。要說看的多當仁不讓。幾十年前新的很少,看到現 -人在悉尼西- ♂ (410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21:39:09
• 說的是。古董商和原來當鋪的朝奉很多很有眼力。經濟上性命攸關啊! -西門祝- ♂ (0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22:04:40
• 圖?薩摩燒會更精細更金壁輝煌。而且帶有鮮瓷特征。薩 -人在悉尼西- ♂ (182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20:52:40
• 金壁輝煌是從明治開始的,江戶時代的薩摩燒都很素 -小人書- ♂ (299 bytes) () 04/17/2014 postreply 04:44:06
• 多種證據支持日本薩摩燒。造型上看這種廣口不見於中國外銷;繪畫風格較雜,主次不分,不像中國 -老骨董- ♂ (117 bytes) () 04/17/2014 postreply 06:31:24
• 還真不是薩摩燒,這是瓷的。我覺著是20世紀上半葉,明治晚或大正吧 -小人書- ♂ (0 bytes) () 04/17/2014 postreply 06:38:44
• 查過“錦光山造”的有一樣的器型,但無脖繩,文飾用色都一樣,應該可以肯定。小窯口,也屬薩摩係,認識的人很少。 -老骨董- ♂ (0 bytes) () 04/17/2014 postreply 07:48:48
• 回複:多種證據支持日本薩摩燒。造型上看這種廣口不見於中國外銷;繪畫風格較雜,主次不分,不像中國 -人在悉尼西- ♂ (6 bytes) () 04/17/2014 postreply 06:43:12
• 回複:回複:多種證據支持日本薩摩燒。造型上看這種廣口不見於中國外銷;繪畫風格較雜,主次不分,不像中國 -人在悉尼西- ♂ (654 bytes) () 04/17/2014 postreply 08:27:31
• 這是我找到的一個類似的瓶子。關於瓷胎質量好的問題,是否用了中國胎? -老骨董- ♂ (158 bytes) () 04/17/2014 postreply 09:13:14
• 胎子色僵白,俗叫死白胎,近代瓷。不會超過民國,玉璧底更晚了。其實聊東京都瓷 -人在悉尼西- ♂ (510 bytes) () 04/17/2014 postreply 19: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