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大抗日武功形同揭疤。牛津中國史教授Mitter同情中國,批評盟國隻看到舉世矚目易定義的軍事勝利,而忽略了中國做出的巨大犧牲。

來源: 十具 2021-04-07 16:38:5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05 bytes)
回答: 中國在抗日戰爭扮演的角色皇爺2021-04-07 09:31:44

他總結,“Chiang in the end had something to record. China did not surrender, nor were Chinese forces completely defeated."  曆史對蔣值得一書的是,中國沒有投降,中國軍隊也沒有被徹底擊敗。這是委婉地回避中國在軍事上的屢屢失利。(見“China's War with Japan, 1937-1945: The Struggle for Survival”)

日軍甲種師團沒有一個是在中國戰場被殲滅的。二戰中後期,隻有一個甲種師團留在中國戰場。

第一師團(東京師團),在諾門坎對蘇作戰後駐守滿洲。太平洋戰爆發後,被調往太平洋與美軍作戰,最終走向毀滅。

第二師團(仙台師團),編入關東軍,駐紮東北。也一樣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調入太平洋戰場,經所羅門群島戰役,瓜島戰役,元氣大傷,最後在西貢向盟軍投降。

第四師團(大阪師團),隸屬關東軍,調往南洋先戰菲律賓,又轉戰泰國,最後向英軍無條件投降。

第五師團 (廣島師團),該師團罪惡滔天,參與了太原戰役,徐州會戰,昆侖關戰鬥,在台兒莊戰役被擊敗,但未被全殲。該師團打了中國的70餘個師(或被擊潰,或被全殲)。他們沒被拖住,開往南洋,在那裏覆滅。

第六師團(熊本師團),南京大屠殺的凶手,國人最痛恨的師團,也是調往太平洋戰爭後,被接替美軍的澳軍,打得節節敗退,最後選擇投降。

第七師團(旭川師團),在諾門坎戰役中遭到蘇軍的毀滅性打擊後,回國修整。再也沒有來華,後在瓜島戰役中全軍覆沒。

第八師團(弘前師團),隸屬關東軍。後調往太平洋戰場,在萊特島被美軍全殲。

隻有第三師團(名古屋師團),一直在中國戰場上與國軍對戰。最後參加了“一號”作戰(豫湘桂戰役)。這次戰役分為第一期“京漢”作戰和第二期“湘桂”作戰,第三師團參加了“湘桂”作戰。完成了確保從漢口到越南的鐵路沿線,破壞華南地區的盟軍B29轟炸機機場的作戰目標。這次戰役中,44年12月日軍一支不到4000人的部隊戀戰,抗命孤軍深入攻占要塞獨山,擺出進犯重慶的勢態。此時離日本投降隻有8個月。45年元旦,國府在告全國軍民同胞文書中指出:“要以去年為危險最重而受患最深的一年,敵人侵犯到貴州獨山,這一年實在是第二期抗戰中最堪悲痛的一頁”。

中國在絕境下沒有投降,就是對世界反法西斯事業的最大貢獻。如成了日本的盟國,太平洋戰爭會艱難很多。可惜的是,民族巨大犧牲換來的曆史機遇,短短3年時間內付諸東流。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