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洋海運擁有最多巴拿馬型與超輕便型散裝船。
中國將在2025年最後2個月采購至少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在2026年、2027年及2028年每年至少采購2500萬噸,另中國也將恢複采購美國高粱及硬木原木等;有法人分析,1200萬噸僅占全年散裝貨總量54億噸的0.21%,對市場影響很小,但散裝船公司認為,短時間急促的需求勢必讓運水漲船高。
法人指出,目前全球每年有58億噸的散裝運輸需求,1200萬噸僅占0.21%,2500萬噸僅占0.43%,都是很小的占比,對市場影響很小。
但是散裝船公司高階指出,美國穀物9月就上市了,中國11月的量也都已買進,現在承諾年底前買進1200萬噸,裝船時間會集中在今年12月到明年3月,這4個月內約150艘巴拿馬極限型散裝船,屬於短時間急促的需求,對市場運價有推升效果。
不過就長期來看,中國多買南美的大豆對散裝船運較有利,因為航程多了近10天,有效降低船舶周轉率。
統計資料顯示,,中國進口的大豆最高曾占全球大豆貿易供應的約61%,在川普首次當選美國總統之前的2016年,中國一年進口3684萬噸美國大豆,占美國總產量的50%以上,出口額高達百億美元。去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降至2213萬噸。
在美國宣布與中國達成的大豆采購協議後,美國大豆價格上升,以美式蒲式耳計算,每蒲式耳上漲約0.8至0.9美元,換算成每公噸,1公噸 36.74蒲式耳:0.8美元×36.74為29.39美元
;0.9美元×36.74為33.07美元,也就是每公噸大豆約漲價29至33美元
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價格出現反彈,美國大豆FOB價格比期貨高出約0.8至 0.9美元,相較巴西大豆,美豆FOB價格高出約 0.8至1美元。接下來估計開始反彈的就是海運運價了。
穀物主要以巴拿馬型船與超輕便型船運送,擁有這兩型船最多的是慧洋(2637),其次是裕民(2606)、台航(2617)、四維航(5608),另益航(2603)、正德(2641)、新興(2605)等也都擁有這兩型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