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提出技術進步獨立自主 中國十五五規劃說了些什麽?

提出技術進步獨立自主 中國十五五規劃說了些什麽?

文章來源: 德國之聲 於 2025-10-31 09:50:3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客座評論:中國十五五規劃說了些什麽?

經濟學家沈淩認為,中國十五五規劃提出來技術進步的獨立自主性,完全是被西方發達經濟,尤其是美國逼出來的。未來中國的產業政策將會把更多資源傾斜到關鍵性的高科技領域。https://t.co/ttq4hVbpK3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October 31, 2025
經濟學家沈淩認為,中國十五五規劃提出來技術進步的獨立自主性,完全是被西方發達經濟,尤其是美國逼出來的。未來中國的產業政策將會把更多資源傾斜到關鍵性的高科技領域。

最近中國政府公布了“十五五規劃”。這種五年計劃脫胎於原來的計劃經濟時代,在市場經濟中被傳承下來,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尤其是在中美對抗,乃至於中國和整個西方發達經濟體表現出愈來愈強烈的脫鉤的背景下。這種新特點主要表現在:追求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技術升級的獨立性和政府對這一進程的掌控性三個方麵。

中國經濟增長在過去四十年一直高歌猛進,長期年均經濟增長率大致上在8%左右。在筆者印象中,本世紀初的政府目標甚至包含了“保八”的重任。但隨著經濟整體實力達到了世界第二,人均水平超越了世界平均水平以後,想要繼續這樣高歌猛進越來越不現實了。在十四五期間,年均經濟增長率已經下降到了5%的水平。但是如果這個下降趨勢繼續下去的話,那麽趕歐超美的戰略目標也沒有辦法實現。所以,十五五規劃提出來要在2035年的遠期(也就是十六五結束的時候)達到中等發達經濟水平,那麽這未來十年的增長率至少也要維持在目前水平上,不能再進一步下降了。這個整體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是十五五規劃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如果能夠達到,才有可能為中美乃至於中西博弈打下堅實基礎。

被逼出來的技術進步獨立自主性

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也在發生著轉變。過去四十年基本上靠外延擴展獲得經濟增長的邏輯,很難繼續運用到未來。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也是在十四五規劃期間逐漸明朗,並在十五五規劃中被一錘定音,那就是通過技術進步來拉動經濟增長。如果說這還是市場經濟本身的規律使然的話,那麽這次十五五規劃提出來的技術進步的獨立自主性,就完全是被西方發達經濟尤其是美國逼出來的。

中國政府在計劃經濟時代的確有過獨立自主的經濟政策,但隨著計劃經濟的瓦解,實際上在大多數市場經濟主體的思維中已經被摒棄了。改革開放帶來的肉眼可見的好處,教育了絕大多數中國人,認為和西方經濟體在國際貿易框架下合作才是互揚所長的最佳策略。可惜這樣的思路被美國人,或者說是整個西方發達經濟體自己活生生地打斷了。從2018年美國掀起貿易戰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市場主體,尤其是那些原來對西方抱有極大好感的民營經濟主體,也意識到西方發達經濟體其實並不是從內心深處認同市場經濟這個製度的,隻是在西方有戰略優勢的時候,能夠獲得國際貿易最大好處的時候,才能夠認同市場經濟原則。一旦這個前提不存在,比如西方發現自己從市場交易中獲得的好處下降,甚至不如對手的時候,就會用非市場經濟的借口和手段(比如所謂的國家安全),去打斷這樣的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機製和製度。所以,現在中國政府也好,民營企業市場主體也罷,都認識到:想要突破技術進步的瓶頸,依靠國際合作和市場交易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回到獨立自主的計劃經濟原則上去。必須向美國學習,強調所謂的國家安全在技術進步中的作用。所以這次十五五規劃在技術進步戰略目標中尤其明確了這個獨立自主原則。而其製度載體就是所謂的新舉國體製。

產業政策和有為政府

未來中國的產業政策將會把更多資源傾斜到關鍵性的高科技領域。這次十五五規劃提出來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都是全社會資源傾斜的重點。而要實現這一點,需要資本市場的高度發達。所以我們可以期待:眼下的A股市場行情隻是未來很長時期的慢牛行情的早期階段。政府對資本市場的重視,並把它作為實現技術進步的工具,可能是中國資本市場過去三十年發展的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因為一開始資本市場隻是被賦予了給傳統國有企業輸血脫困的功能,那就相當於一個國家開設的賭場,不斷地獲得抽頭而已。現在則是為了未來產業振興提供資本。

當然,這個偉大的進程,被政府視之為如此重要,以至於應該由政府起主導作用。因而在經濟理論層麵提出了“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這個提法。這個提法最早是由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先生(也是前世界銀行副行長)提出來的。因為市場的有效性越來越被證明是受製於製度設計框架的,而政府實際上是這個製度框架的設計者。所以,產業政策並不是違背市場規律的短期的臨時應變策略,而是一個發展中經濟體在漫長的經濟增長過程中,調配公共資源不得不采取的戰略原則。而產業政策本身也需要滿足成本收益比較的原則,並不是完全天馬行空,任由政府揮灑的抽象派畫作。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實踐說不定會給林毅夫先生一個問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機會。讓我們拭目以待。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召妓40人"五星飯店嗨玩!安德魯王子訪泰,荒淫行徑曝光
馬斯克憔悴現身 醫憂“急速衰老”恐增心髒病風險
她是流行天後,他是前總理:為何凱蒂·佩裏與杜魯多能走到一起?
ICE機場內抓人!女子哭喊 專家心碎 網友卻叫好
川普也祝賀!恭喜道奇「贏了世界大賽」:我們白宮見




24小時討論排行

留學生自曝:在中國留學不花一分錢 月領5500
華爾街日報:川習會後,美企繼續將生產線移出中國
特朗普:習近平知道中國若侵台會有什麽“後果”
三億遊客湧入中國壯麗的新疆,那裏還有他們未曾看到的一麵
美國有望迎首位穆斯林紐約市長 奧巴馬願當他智囊
奧巴馬又懟特朗普政府,“無法無天!”
出戰打耳光大賽 中國功夫大師慘遭KO倒地昏迷
父母雇傭非法移民裝修房子 導致11歲女兒被強奸
中國崛起為全球科研強國:這對歐洲意味著什麽?
美國政府關門時長逼近曆史紀錄,特朗普誤判民主黨決心
中國籍兒童性侵犯 ICE羈押期間死亡!
中共如何用“B型台獨”來打擊“A型台獨”?
美國財長怒嗆"中國難以被信賴":必須擺脫稀土依賴風險
逼俯臥撐500下才能領薪水 矽穀CEO被槍殺棄屍始末
《富爸爸》再示警!將迎大崩盤 點名4資產可避險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呼籲川普進攻委國:這是唯一方法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提出技術進步獨立自主 中國十五五規劃說了些什麽?

德國之聲 2025-10-31 09:50:39

客座評論:中國十五五規劃說了些什麽?

經濟學家沈淩認為,中國十五五規劃提出來技術進步的獨立自主性,完全是被西方發達經濟,尤其是美國逼出來的。未來中國的產業政策將會把更多資源傾斜到關鍵性的高科技領域。https://t.co/ttq4hVbpK3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October 31, 2025
經濟學家沈淩認為,中國十五五規劃提出來技術進步的獨立自主性,完全是被西方發達經濟,尤其是美國逼出來的。未來中國的產業政策將會把更多資源傾斜到關鍵性的高科技領域。

最近中國政府公布了“十五五規劃”。這種五年計劃脫胎於原來的計劃經濟時代,在市場經濟中被傳承下來,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尤其是在中美對抗,乃至於中國和整個西方發達經濟體表現出愈來愈強烈的脫鉤的背景下。這種新特點主要表現在:追求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技術升級的獨立性和政府對這一進程的掌控性三個方麵。

中國經濟增長在過去四十年一直高歌猛進,長期年均經濟增長率大致上在8%左右。在筆者印象中,本世紀初的政府目標甚至包含了“保八”的重任。但隨著經濟整體實力達到了世界第二,人均水平超越了世界平均水平以後,想要繼續這樣高歌猛進越來越不現實了。在十四五期間,年均經濟增長率已經下降到了5%的水平。但是如果這個下降趨勢繼續下去的話,那麽趕歐超美的戰略目標也沒有辦法實現。所以,十五五規劃提出來要在2035年的遠期(也就是十六五結束的時候)達到中等發達經濟水平,那麽這未來十年的增長率至少也要維持在目前水平上,不能再進一步下降了。這個整體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是十五五規劃最重要的戰略目標。如果能夠達到,才有可能為中美乃至於中西博弈打下堅實基礎。

被逼出來的技術進步獨立自主性

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也在發生著轉變。過去四十年基本上靠外延擴展獲得經濟增長的邏輯,很難繼續運用到未來。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也是在十四五規劃期間逐漸明朗,並在十五五規劃中被一錘定音,那就是通過技術進步來拉動經濟增長。如果說這還是市場經濟本身的規律使然的話,那麽這次十五五規劃提出來的技術進步的獨立自主性,就完全是被西方發達經濟尤其是美國逼出來的。

中國政府在計劃經濟時代的確有過獨立自主的經濟政策,但隨著計劃經濟的瓦解,實際上在大多數市場經濟主體的思維中已經被摒棄了。改革開放帶來的肉眼可見的好處,教育了絕大多數中國人,認為和西方經濟體在國際貿易框架下合作才是互揚所長的最佳策略。可惜這樣的思路被美國人,或者說是整個西方發達經濟體自己活生生地打斷了。從2018年美國掀起貿易戰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市場主體,尤其是那些原來對西方抱有極大好感的民營經濟主體,也意識到西方發達經濟體其實並不是從內心深處認同市場經濟這個製度的,隻是在西方有戰略優勢的時候,能夠獲得國際貿易最大好處的時候,才能夠認同市場經濟原則。一旦這個前提不存在,比如西方發現自己從市場交易中獲得的好處下降,甚至不如對手的時候,就會用非市場經濟的借口和手段(比如所謂的國家安全),去打斷這樣的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機製和製度。所以,現在中國政府也好,民營企業市場主體也罷,都認識到:想要突破技術進步的瓶頸,依靠國際合作和市場交易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回到獨立自主的計劃經濟原則上去。必須向美國學習,強調所謂的國家安全在技術進步中的作用。所以這次十五五規劃在技術進步戰略目標中尤其明確了這個獨立自主原則。而其製度載體就是所謂的新舉國體製。

產業政策和有為政府

未來中國的產業政策將會把更多資源傾斜到關鍵性的高科技領域。這次十五五規劃提出來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都是全社會資源傾斜的重點。而要實現這一點,需要資本市場的高度發達。所以我們可以期待:眼下的A股市場行情隻是未來很長時期的慢牛行情的早期階段。政府對資本市場的重視,並把它作為實現技術進步的工具,可能是中國資本市場過去三十年發展的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因為一開始資本市場隻是被賦予了給傳統國有企業輸血脫困的功能,那就相當於一個國家開設的賭場,不斷地獲得抽頭而已。現在則是為了未來產業振興提供資本。

當然,這個偉大的進程,被政府視之為如此重要,以至於應該由政府起主導作用。因而在經濟理論層麵提出了“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這個提法。這個提法最早是由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先生(也是前世界銀行副行長)提出來的。因為市場的有效性越來越被證明是受製於製度設計框架的,而政府實際上是這個製度框架的設計者。所以,產業政策並不是違背市場規律的短期的臨時應變策略,而是一個發展中經濟體在漫長的經濟增長過程中,調配公共資源不得不采取的戰略原則。而產業政策本身也需要滿足成本收益比較的原則,並不是完全天馬行空,任由政府揮灑的抽象派畫作。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實踐說不定會給林毅夫先生一個問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機會。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