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北京一家大型二手交易平台的線下商店內,年輕人們在琳琅滿目的二手首飾前駐足挑選。有數據統計,中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規模在2020年時已突破萬億元,預計2025年將超3萬億元。某社交媒體平台上,“二手”話題的瀏覽量高達6.8億,討論度達861.8萬,將前來交換、買賣二手物品的年輕人相互連接。姚沐含/攝
北京初秋的午後,關亞飛坐在出租屋的陽台上給綠植澆水。她麵前的8盆植物都是從一個線上二手交易平台購得的,運用從賣家那兒習得的養護知識,一株秋海棠在她的照料下已經生長出花苞和新葉。
熱衷嚐試新事物的關亞飛大學畢業後換過好幾份工作,在不同的城市搬過4次家,現在與朋友住在北京五環外一處兩室一廳的出租屋裏。從拇指大小的史努比擺件到占地麵積較大的鵝絨沙發,她家中近八成的物品都來源於二手市場。關亞飛從上高中時就開始在線上出售自己的閑置物品,大學畢業後,越來越多的二手物品填充了她的生活。談及買二手物品的原因,關亞飛表示,主要是經濟實惠。原售價約3000元的洗衣機,買二手的隻需350元。在她看來,二手消費是種更智慧的生活態度,“當下社會很多物品的價格都很‘虛高’,買二手是年輕人更聰明的選擇。我感謝二手這種消費方式,讓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8月27日,北京順義,關亞飛在家中測試自己剛買回來的二手相機,沙發和架子上的物品也是她從線上線下的各種二手市場淘到的。姚沐含/攝

9月6日,北京一家大型二手交易平台的線下商店內,年輕人走過擺滿二手奢侈品包的貨架。近年來,隨著二手交易從“小眾選擇”走向“大眾視野”,不少運營更規範、品類更多元的二手商店陸續出現,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李媛/攝
眾多如關亞飛一樣棲居於大城市的年輕人,正體驗著二手生活。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等發布的《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顯示,中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規模在2020年時已突破萬億元,預計2025年將超3萬億元。根據一家大型二手交易平台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平台累計注冊用戶突破4億,18至34歲的用戶占比達七成,其中18至24歲用戶占比達40%。在某社交媒體平台上,“二手”話題的瀏覽量高達6.8億,討論度達861.8萬,將前來交換、買賣二手物品的年輕人相互連接。

8月21日,北京,一名年輕人正在一家二手商店的玩具區“淘寶”。對不少年輕人來說,除了性價比,二手商品的稀缺性和獨特性也是他們選購時考量的重要因素。姚沐含/攝
北京一家大型二手交易平台的線下商店裏,正值周末,前來采購的年輕人在指示牌旁邊排起長隊。這裏的二手商品覆蓋了奢侈品包、服裝、配飾、遊戲設備及電子產品等類型。李琰第一次走進這家二手商場就直奔陳列著二手奢侈品包的貨架,她打算用2000元左右的預算為自己選購一款名牌包。李琰覺得,這裏九成新的包包看起來與全新的差別不大,她在生活的很多方麵都很節省,“麵子”上的消費也精打細算。

8月21日,北京,一家胡同裏的書店一角陳列著許多用於出售的老物件。這也是很多人對二手商品的傳統印象。姚沐含/攝
呼呼和朋友在遊戲設備區域了解一款二手遊戲手柄目前的市場價格,她打算把自己閑置的同款手柄出售,換一個新款。呼呼認為,這種可以循環利用的遊戲產品如果直接買新的,會花很多錢,她一般會考慮買二手的。“貴價的東西更需要考慮性價比,畢竟掙錢很不容易,應該把錢花在刀刃上。”

9月6日,北京一家大型二手交易平台的線下商店內,兩名年輕人正在選購二手CCD相機(一種使用電荷耦合器件作為圖像傳感器的數碼相機)。近年來,此類複古相機正在重新受到關注,成為年輕人們記錄生活的“新寵”。姚沐含/攝

8月28日,北京,一家二手商店的95後店長吉琳正在清點客人送過來寄賣的二手物品。姚沐含/攝
關亞飛最近常逛的一家二手商店位於北京東三環附近,店長吉琳是一名95後,在國外留學期間,逛家附近的二手市場成為了他生活裏的“小確幸”。他的購物清單裏包括兼具設計性和年代感的古著(指在二手市場上售賣的反映某個年代特定潮流風格的舊式著裝——編者注),還有充滿曆史痕跡的舊玩具、老物件。回國後,從舊貨市場“淘”到的那些充滿記憶的私人信件和家庭相冊成為吉琳最喜愛的收藏品。從一張張信紙上,吉琳讀到了他未曾經曆過的年代裏那些普通人的人生故事,也從中窺見一個時代的剪影。這些在二手市場流通的老相冊和信件,讓被遺落的時間再次流動起來。

8月24日,北京亦莊某小區的兒童跳蚤市場上,家長帶著小朋友擺攤賣二手玩具。姚沐含/攝

8月30日,北京,一家二手家具店的店員正在打包、固定要運送的家居櫃。這家店的員工以兼職為主,大多是95後和00後。他們因對“二手店”的日常運營維護感興趣前來應聘,也在工作的過程中交到了不少興趣相投的同齡朋友。李媛/攝
因舊物循環而轉動的二手市場裏,大件家具是流通相對緩慢的物件之一。關亞飛在北京第二次搬家時,她把不需要的幾件二手家具出售給了位於北京東五環附近的一家二手家具店,又從店裏新買了一件較有設計感的二手家居櫃。這家二手家具店的負責人周周認為,年輕顧客在挑選二手家具時,除了考慮價格的優惠,會更偏向選擇符合自身喜好的具有獨特性的家具,以滿足他們個性化的消費需求。為了確保顧客在線上選購時更為直觀地看到每件家具的細節和質感,周周特意在店內一角搭建了影棚,用專業設備拍攝家具展示圖。這不僅讓店鋪吸引了住在北京的客人,還收獲了來自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等城市的中青年客戶。

8月27日,北京順義,一家二手商店經常會招募誌願者來協助整理物品,一名誌願者留言:“願所有的快樂都可以循環、傳遞”。姚沐含/攝
周周坦言,北京專做二手家具的商店不多,目前還沒感受到太多的競爭壓力,但由於家具這類大件商品流轉性不高,轉賣差價需控製在較小範圍內,因此利潤微薄。目前,商店在售賣二手家具的基礎上,還會根據顧客的特定需求,用店裏的二手家具為其定製房屋內部陳設改造方案,探索全新的運營模式。顧客原有的家具也會被回收至店內,作為新商品的來源,將再次流轉到下一個陌生人的家中,“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覺得淘二手家具、參與到這樣的循環中是一件挺時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