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改行做團播:年輕人的一種新職業選擇

改行做團播:年輕人的一種新職業選擇

文章來源: 鈦媒體APP 於 2025-09-13 20:37:4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今年6月,抖音上「自從幹了團播,差點都忘記我以前是做什麽的」係列視頻引起熱議,話題頁中,記者、老師、公務員、金融碩士等從事傳統職業或踐行傳統人生路徑的人都選擇走上團播這條全新的道路。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發展報告(2024-2025)》顯示,2024年我國網絡表演行業(直播與短視頻)總收入達2126.4億元,新增開播賬號1300萬個。其中,團播作為高速增長的細分領域,備受行業關注,頭部公會單場直播流水已突破千萬元,頭部主播單場收入破百萬的案例頻現,是當下直播領域最有活力的內容。

對平台來說,團播也被視作內容升級的重要方向,職業化和精品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近日公布第四批優質直播間(主播)名單,還首次增設「團播」賽道。隨著團播模式的迅猛發展,不僅選秀出身的偶像藝人陸續亮相直播間,傳統綜藝行業的專業人才也加速湧入這一新興領域。

其人才吸納範圍更不止台前主播,傳統影視行業的編導、攝影以及相關專業學子,也紛紛加入並承擔運營策劃、燈光運鏡等崗位,行業發展初期相對較弱的等級觀念和權力關係也讓他們得以充分發揮個體的能動性。

可觀的收入潛力、蓬勃的行業前景和個人價值的實現機會等優勢,吸引了許多正在擇業的年輕人,他們將團播視作 「低門檻試錯 + 興趣變現」的雙重路徑。

轉行熱潮

聖恩在加入白鳥傳媒前,一共麵試了四家公司,轉行做團播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

大學畢業後,聖恩曾在長沙最大的一家星巴克擔任值班經理,因為收入不理想,也同時兼職舞蹈老師。他注意到,這兩年身邊很多舞蹈老師或舞蹈演員加入了娛樂直播的行列,耳濡目染下,從去年3月有轉行的想法開始,他就選擇了團播這一賽道做深入考察,「他們口中的月收入深深打動了我。」

在學校時聖恩就是街舞社的社長,發布舞蹈視頻的個人抖音曾收獲2萬粉絲關注;做過主持人,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咖啡師的工作讓他一直處於與人高頻溝通的環境中,因為不錯的外形條件他也曾在星巴克的平麵廣告中出鏡——盡管沒有相關經驗,但聖恩已經具備了娛樂直播所需要的一切素質,身邊的朋友都覺得他很適合。

白鳥傳媒還為主播提供了「藝人化發展」的方案,後續可能為其對接綜藝、短劇等資源。從1月正式開播到現在,聖恩已經在《火星情報局》和《你好星期六》有過亮相。與聖恩同團的大哈正是被這一後續的發展可能所吸引,才選擇團播,「我想做藝人,團播是一個很好的跳板。」

大哈大學就讀於服裝表演專業,在校期間已經成為一名簽約模特,但身高條件限製了他在本專業的長遠發展,同學在夢想登上巴黎時裝周走秀的時候,他早早開始思考畢業後新的出路。

「我喜歡活在鏡頭下,我享受聚光燈。」大哈覺得,團播主播有穩定的舞台,可以積累自己的粉絲群體,收入也在水平之上,非常適合作為自己實現藝人夢想的過渡職業。

團播熱度飆升以來,不乏有過出道或選秀經曆的愛豆或練習生加入各大直播間,從「我擔」變成「愛播」,被視作偶像生涯的另類延續。事實上,不隻是圈內人,團播也是更多普通人實現演藝夢想的可行路徑。

西橙一直對唱跳很感興趣,和前公司作為美妝博主的合約到期後的休整期,他正計劃報一個舞蹈班來係統學習。偶然得知新加入的MCN公司門牙傳媒在籌備新的團播項目,負責人對他發出邀請,表示公司會提供免費的培訓,兩方一拍即合。

門牙是長沙頭部傳媒公司,但團播業務還處於起步階段。不同於一些直播間試訓兩三天就讓主播正式營業,西橙進行了兩個多月的嚴格培訓和選拔,每天早上九點到舞蹈房練體能,下午學習各種舞蹈片段,讓他切實體驗了一把「練習生式」 的生活。

因為業務不過關或態度不端正而被勸退的人不在少數,最終得以加入六人首發團開始試播的時候,西橙有一種「青春圓夢」的感覺。父母也為西橙找到的新方向開心,「他們每天都來直播間看我,覺得放心。」

科科嚐試團播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想讓農村的爺爺奶奶有更多機會看到自己,算是不待在家人身邊也能陪伴他們的一個折中辦法。「我跟奶奶說,你孫子現在當明星了,知道嗎?」

科科在退伍後做過輔警,也嚐試過一些助理文職,當坐標成都的他把BOSS直聘上「感興趣的行業」這一項改成「傳媒」,無數團播主播的機會開始找上門來。此前他並沒有看過團播,不過優聯傳媒的HR頂著奧特曼頭像問他「你相信光嗎?」,他覺得也不是不能了解一下。在科科看來,團播還是一個鍛煉性格的好地方,能讓他突破自己狹窄的社交圈和舒適圈。

轉行做團播的年輕人背景多元,他們的共同訴求是擺脫原有職業瓶頸,或是原工作缺乏成長空間,或因客觀原因職業發展受限,又或者生活需要新的方向。團播的低成本試錯和多元成長路徑成為他們跨界的核心動力,這一轉型熱潮也印證了團播對跨領域人才的吸納能力。

找到價值

科科入職團播後最大的收獲就是自信感,人瘦了,會打扮了,不久前還自費拍了人生中第一套寫真,掛在朋友圈置頂。科科是真正意義上的純素人,沒有才藝,麵對鏡頭也不自然,但加入幾個月後,他已經培養起了對於舞蹈的愛好,公司調整團隊方向砍掉一些舞蹈環節的時候,他還會覺得失落,自己私下偷偷練習。

但不同於傳統職場已經有可以沿用的方法論,團播行業從進入大眾視野到飛速發展的時間並不長,大多數直播間的協作模式中,這些年輕人擁有更多自主權和主動性,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

25歲的聖恩是「海王星」團裏隊長的角色,妝容合不合適、衣服要不要紮進去、回複得不得體,其他年輕的「孩子們」遇到什麽問題都來谘詢他。下播之後他會通過錄屏幫大家複盤,分析直播問題、做話術優化等等,「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得一起進步才是真的進步。」

公司也鼓勵團員對內容編排提出自己的創意,他們的定位更像舞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打風格。大哈會提出增加原創編舞設計而不是盲目跟風熱門舞蹈,哪怕是「掃腿舞」也要有不同的節目效果,也會根據當下的直播氛圍調整接下來的舞蹈表現——讓直播更好是所有人的努力目標。

「有很多粉絲是因為喜歡你的人才喜歡你跳的舞,就像有很多人是因為喜歡某個演員本身而選擇去看一部劇。」大哈理解的粉絲與主播的關係,已經無限接近於所謂的「追星」。和做模特時期不同,在管理身材和皮膚狀態的時候,他想的也是要對得起粉絲們的喜歡和關注。

這種情感的深度綁定成為一種趨勢,團播場景下的主播與粉絲關係,並非單純依靠打賞聯結,不是簡單的消費與被消費,而是發展出擁有更高情感濃度的互動模式。頭部團播組合SLAY-D還會給團員策劃生日專場、設置粉絲讀信等環節,將這種抽象的情感聯結具象化,轉化為直播間裏可感知的溫暖互動場景。

群像也是一大吸粉利器。SK旗下女團ENJOY-F直播間的主持人北北最近開始在抖音和小紅書發布日常工作vlog,公會賽結束後的聚餐上,北北玩笑著采訪主播們對本次排名成績有什麽感想,大家或是感激粉絲的陪伴,或是暢想下一次成績的進步,一些網友在評論區感慨道:「竟然看出一種群像感,都是在追夢的女孩子啊。」

西橙對於自己的要求就是,能夠給粉絲帶來情緒價值和正向引導,「她們來到直播間是開心的,我們賺的是這部分錢。」西橙曾經的美妝賬號全網粉絲超過300萬,按他的話來說,互聯網風口他也是踩過的。前兩個月的試播流量並不理想,公司正在策劃團隊重組,他又回到了一天練習8小時的「練習生」生活,但他並不焦慮,做自媒體的經驗告訴他:「互聯網的共性在於,你的價值取決於你把自己的定位放在哪裏。」雖然出於個人規劃的原因如今他已經退出團播這個行業,但他仍然覺得,這是一次值得感恩的特殊經曆。

新職業生態

比起兩年前,如今團播行業整體麵貌都有了煥新,人才方麵,不僅壯大了主播群體,更催生出細分崗位與清晰職業路徑,分工愈發精細化。

05後大學生舟舟是行業內少見的女攝影師,準確來講是團播運鏡。她就讀於數字媒體技術,因為對攝影感興趣找了相關實習,進入公司之後才發現具體工作是團播運鏡。認識到團播是風口行業,還沒畢業的她為著將來的職業發展考慮,也就繼續做了下去,白天上學晚上帶團,生活被忙碌填滿。

在舟舟看來,團播入門並不難,但想要幹好還是需要更深的沉澱,她所接觸的很多運鏡老師都是傳統影視行業轉型過來的。 剛初入行時,因為能力不足,公司很少給舟舟安排工作。工作量與收入掛鉤,她想要提高技術,觀望了許久,才在抖音找到資深攝影師@暴力美學的團播運鏡培訓班,自費3000元從四川綿陽前往重慶完成3天的線下速攻學習。

培訓班一期5-10人,采用「線下實操+線上持續跟進」的模式,旨在幫助新人小白快速突破技術瓶頸。舟舟觀察到,在這種學習中,完全的小白上手可能會快一些,有傳統影視行業經驗的人反而會被既有的認知束縛。培訓結束後,舟舟和她的師傅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線上溝通,師門「暴力學院」的成員還會互相分享經驗,形成了全國性的職業互助網絡,她現在加入的公會也是師傅介紹推薦的。

對於新入行的年輕人,團播有著較為清晰的晉升路徑清晰。舟舟因能力提升被公會認可,從帶1個團升級為帶2-3個團,收入也水漲船高。她並不滿足於模式化的運鏡,在正式工作之餘也會主動鑽研樂感與鏡頭節奏。她運營了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在抖音直播工作時運鏡的第三視角,在小紅書分享滿意的運鏡作品,有人在評論裏說她的運鏡視角比直播本身還好看,「有人認可我的作品我會比較有成就感。」

另一方麵,團播崗位的細分也反映了直播間內容向垂直化、專業化升級,吸引更多有專業背景的年輕人加入。例如聖恩、大哈所在團隊聚焦「原創舞蹈」,這需要編舞師、主播和運鏡師的共同創作。除了傳統的運營、場控,團播主持人也成為剛需,其核心職責包括帶領藝人完成內容、調動氣氛、粉絲維護等等。針對細分崗位的職業培訓也逐步成熟,行業還出現為團播提供編舞、話術設計、數據複盤等專業化支持的第三方機構,成為行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聖恩承認,入行初期他也認為一些團播存在「擦邊、沒有內容」的情況,但加入以來,行業正逐步規範化標準化,擦邊內容減少,內容審核更嚴格,甚至也有內娛明星藝人與團播團隊合作,提升了行業認可度,「它就是一份工作。」大哈提到,在他身邊,團播行業已經解決了很多舞蹈生、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舟舟作為實習生,也能通過運鏡工作獲得收入與經驗,科科、西橙等轉型者,也在團播中找到新的職業方向,足以體現行業的就業包容性。

2024年7月3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增設網絡主播為國家新職業。多數公司為從業者提供「底薪+提成」模式,部分公司還為正式員工繳納社保,提供合規知識培訓。隨著團播模式成熟,職業保障逐步完善,團播真正從短期兼職向穩定職業轉變。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世界靜待美國最高法怎麽判,特朗普又改口說"不去了"
英國安德魯王子被剝奪王室頭銜,特朗普發聲
五萬億美元的英偉達,讓世界開始恐懼
紐約市長選戰~歐巴馬力挺"穆斯林新星",川普怒罵共產黨員
習近平飲酒表情“痛苦”畫麵曝 韓國晚宴馬格利酒爆紅




24小時討論排行

撞死3歲華裔幼童的無照司機重罪全免,家屬痛哭…
聯邦政府關門停擺之際,特朗普舉辦奢華萬聖節派對
上海老翁一屁股坐女乘客大腿 狂蹭偷摸 露詭異笑容
俄軍猛攻烏東重鎮,烏克蘭招架不住了
美國財長怒嗆"中國難以被信賴":必須擺脫稀土依賴風險
驚天一擁!手放哪裡?網絡熱議萬斯擁抱柯克遺孀
川普再爆猛料:習近平親口保證 他任內絕不對台動武
馬斯克大膽預言!5年內手機、App全麵消失
鄭麗文說普京不是獨裁者 美共和黨大老:她可能做不久
三億遊客湧入中國壯麗的新疆,那裏還有他們未曾看到的一麵
特朗普:習近平知道中國若侵台會有什麽“後果”
特朗普遭紮心3連問:普京為何不停火?他無視你嗎?…
伏屍百萬,這個國家已經進入大屠殺模式
打臉“拋售美國” 三大因素 美債或創5年最強表現
川普受訪:習近平與普京同樣難纏 都不是好惹的
美國夢到底是什麽?從紐約市長選舉看美國華人的代際鴻溝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改行做團播:年輕人的一種新職業選擇

鈦媒體APP 2025-09-13 20:37:42

今年6月,抖音上「自從幹了團播,差點都忘記我以前是做什麽的」係列視頻引起熱議,話題頁中,記者、老師、公務員、金融碩士等從事傳統職業或踐行傳統人生路徑的人都選擇走上團播這條全新的道路。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發展報告(2024-2025)》顯示,2024年我國網絡表演行業(直播與短視頻)總收入達2126.4億元,新增開播賬號1300萬個。其中,團播作為高速增長的細分領域,備受行業關注,頭部公會單場直播流水已突破千萬元,頭部主播單場收入破百萬的案例頻現,是當下直播領域最有活力的內容。

對平台來說,團播也被視作內容升級的重要方向,職業化和精品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近日公布第四批優質直播間(主播)名單,還首次增設「團播」賽道。隨著團播模式的迅猛發展,不僅選秀出身的偶像藝人陸續亮相直播間,傳統綜藝行業的專業人才也加速湧入這一新興領域。

其人才吸納範圍更不止台前主播,傳統影視行業的編導、攝影以及相關專業學子,也紛紛加入並承擔運營策劃、燈光運鏡等崗位,行業發展初期相對較弱的等級觀念和權力關係也讓他們得以充分發揮個體的能動性。

可觀的收入潛力、蓬勃的行業前景和個人價值的實現機會等優勢,吸引了許多正在擇業的年輕人,他們將團播視作 「低門檻試錯 + 興趣變現」的雙重路徑。

轉行熱潮

聖恩在加入白鳥傳媒前,一共麵試了四家公司,轉行做團播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選擇。

大學畢業後,聖恩曾在長沙最大的一家星巴克擔任值班經理,因為收入不理想,也同時兼職舞蹈老師。他注意到,這兩年身邊很多舞蹈老師或舞蹈演員加入了娛樂直播的行列,耳濡目染下,從去年3月有轉行的想法開始,他就選擇了團播這一賽道做深入考察,「他們口中的月收入深深打動了我。」

在學校時聖恩就是街舞社的社長,發布舞蹈視頻的個人抖音曾收獲2萬粉絲關注;做過主持人,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咖啡師的工作讓他一直處於與人高頻溝通的環境中,因為不錯的外形條件他也曾在星巴克的平麵廣告中出鏡——盡管沒有相關經驗,但聖恩已經具備了娛樂直播所需要的一切素質,身邊的朋友都覺得他很適合。

白鳥傳媒還為主播提供了「藝人化發展」的方案,後續可能為其對接綜藝、短劇等資源。從1月正式開播到現在,聖恩已經在《火星情報局》和《你好星期六》有過亮相。與聖恩同團的大哈正是被這一後續的發展可能所吸引,才選擇團播,「我想做藝人,團播是一個很好的跳板。」

大哈大學就讀於服裝表演專業,在校期間已經成為一名簽約模特,但身高條件限製了他在本專業的長遠發展,同學在夢想登上巴黎時裝周走秀的時候,他早早開始思考畢業後新的出路。

「我喜歡活在鏡頭下,我享受聚光燈。」大哈覺得,團播主播有穩定的舞台,可以積累自己的粉絲群體,收入也在水平之上,非常適合作為自己實現藝人夢想的過渡職業。

團播熱度飆升以來,不乏有過出道或選秀經曆的愛豆或練習生加入各大直播間,從「我擔」變成「愛播」,被視作偶像生涯的另類延續。事實上,不隻是圈內人,團播也是更多普通人實現演藝夢想的可行路徑。

西橙一直對唱跳很感興趣,和前公司作為美妝博主的合約到期後的休整期,他正計劃報一個舞蹈班來係統學習。偶然得知新加入的MCN公司門牙傳媒在籌備新的團播項目,負責人對他發出邀請,表示公司會提供免費的培訓,兩方一拍即合。

門牙是長沙頭部傳媒公司,但團播業務還處於起步階段。不同於一些直播間試訓兩三天就讓主播正式營業,西橙進行了兩個多月的嚴格培訓和選拔,每天早上九點到舞蹈房練體能,下午學習各種舞蹈片段,讓他切實體驗了一把「練習生式」 的生活。

因為業務不過關或態度不端正而被勸退的人不在少數,最終得以加入六人首發團開始試播的時候,西橙有一種「青春圓夢」的感覺。父母也為西橙找到的新方向開心,「他們每天都來直播間看我,覺得放心。」

科科嚐試團播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想讓農村的爺爺奶奶有更多機會看到自己,算是不待在家人身邊也能陪伴他們的一個折中辦法。「我跟奶奶說,你孫子現在當明星了,知道嗎?」

科科在退伍後做過輔警,也嚐試過一些助理文職,當坐標成都的他把BOSS直聘上「感興趣的行業」這一項改成「傳媒」,無數團播主播的機會開始找上門來。此前他並沒有看過團播,不過優聯傳媒的HR頂著奧特曼頭像問他「你相信光嗎?」,他覺得也不是不能了解一下。在科科看來,團播還是一個鍛煉性格的好地方,能讓他突破自己狹窄的社交圈和舒適圈。

轉行做團播的年輕人背景多元,他們的共同訴求是擺脫原有職業瓶頸,或是原工作缺乏成長空間,或因客觀原因職業發展受限,又或者生活需要新的方向。團播的低成本試錯和多元成長路徑成為他們跨界的核心動力,這一轉型熱潮也印證了團播對跨領域人才的吸納能力。

找到價值

科科入職團播後最大的收獲就是自信感,人瘦了,會打扮了,不久前還自費拍了人生中第一套寫真,掛在朋友圈置頂。科科是真正意義上的純素人,沒有才藝,麵對鏡頭也不自然,但加入幾個月後,他已經培養起了對於舞蹈的愛好,公司調整團隊方向砍掉一些舞蹈環節的時候,他還會覺得失落,自己私下偷偷練習。

但不同於傳統職場已經有可以沿用的方法論,團播行業從進入大眾視野到飛速發展的時間並不長,大多數直播間的協作模式中,這些年輕人擁有更多自主權和主動性,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

25歲的聖恩是「海王星」團裏隊長的角色,妝容合不合適、衣服要不要紮進去、回複得不得體,其他年輕的「孩子們」遇到什麽問題都來谘詢他。下播之後他會通過錄屏幫大家複盤,分析直播問題、做話術優化等等,「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得一起進步才是真的進步。」

公司也鼓勵團員對內容編排提出自己的創意,他們的定位更像舞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打風格。大哈會提出增加原創編舞設計而不是盲目跟風熱門舞蹈,哪怕是「掃腿舞」也要有不同的節目效果,也會根據當下的直播氛圍調整接下來的舞蹈表現——讓直播更好是所有人的努力目標。

「有很多粉絲是因為喜歡你的人才喜歡你跳的舞,就像有很多人是因為喜歡某個演員本身而選擇去看一部劇。」大哈理解的粉絲與主播的關係,已經無限接近於所謂的「追星」。和做模特時期不同,在管理身材和皮膚狀態的時候,他想的也是要對得起粉絲們的喜歡和關注。

這種情感的深度綁定成為一種趨勢,團播場景下的主播與粉絲關係,並非單純依靠打賞聯結,不是簡單的消費與被消費,而是發展出擁有更高情感濃度的互動模式。頭部團播組合SLAY-D還會給團員策劃生日專場、設置粉絲讀信等環節,將這種抽象的情感聯結具象化,轉化為直播間裏可感知的溫暖互動場景。

群像也是一大吸粉利器。SK旗下女團ENJOY-F直播間的主持人北北最近開始在抖音和小紅書發布日常工作vlog,公會賽結束後的聚餐上,北北玩笑著采訪主播們對本次排名成績有什麽感想,大家或是感激粉絲的陪伴,或是暢想下一次成績的進步,一些網友在評論區感慨道:「竟然看出一種群像感,都是在追夢的女孩子啊。」

西橙對於自己的要求就是,能夠給粉絲帶來情緒價值和正向引導,「她們來到直播間是開心的,我們賺的是這部分錢。」西橙曾經的美妝賬號全網粉絲超過300萬,按他的話來說,互聯網風口他也是踩過的。前兩個月的試播流量並不理想,公司正在策劃團隊重組,他又回到了一天練習8小時的「練習生」生活,但他並不焦慮,做自媒體的經驗告訴他:「互聯網的共性在於,你的價值取決於你把自己的定位放在哪裏。」雖然出於個人規劃的原因如今他已經退出團播這個行業,但他仍然覺得,這是一次值得感恩的特殊經曆。

新職業生態

比起兩年前,如今團播行業整體麵貌都有了煥新,人才方麵,不僅壯大了主播群體,更催生出細分崗位與清晰職業路徑,分工愈發精細化。

05後大學生舟舟是行業內少見的女攝影師,準確來講是團播運鏡。她就讀於數字媒體技術,因為對攝影感興趣找了相關實習,進入公司之後才發現具體工作是團播運鏡。認識到團播是風口行業,還沒畢業的她為著將來的職業發展考慮,也就繼續做了下去,白天上學晚上帶團,生活被忙碌填滿。

在舟舟看來,團播入門並不難,但想要幹好還是需要更深的沉澱,她所接觸的很多運鏡老師都是傳統影視行業轉型過來的。 剛初入行時,因為能力不足,公司很少給舟舟安排工作。工作量與收入掛鉤,她想要提高技術,觀望了許久,才在抖音找到資深攝影師@暴力美學的團播運鏡培訓班,自費3000元從四川綿陽前往重慶完成3天的線下速攻學習。

培訓班一期5-10人,采用「線下實操+線上持續跟進」的模式,旨在幫助新人小白快速突破技術瓶頸。舟舟觀察到,在這種學習中,完全的小白上手可能會快一些,有傳統影視行業經驗的人反而會被既有的認知束縛。培訓結束後,舟舟和她的師傅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線上溝通,師門「暴力學院」的成員還會互相分享經驗,形成了全國性的職業互助網絡,她現在加入的公會也是師傅介紹推薦的。

對於新入行的年輕人,團播有著較為清晰的晉升路徑清晰。舟舟因能力提升被公會認可,從帶1個團升級為帶2-3個團,收入也水漲船高。她並不滿足於模式化的運鏡,在正式工作之餘也會主動鑽研樂感與鏡頭節奏。她運營了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在抖音直播工作時運鏡的第三視角,在小紅書分享滿意的運鏡作品,有人在評論裏說她的運鏡視角比直播本身還好看,「有人認可我的作品我會比較有成就感。」

另一方麵,團播崗位的細分也反映了直播間內容向垂直化、專業化升級,吸引更多有專業背景的年輕人加入。例如聖恩、大哈所在團隊聚焦「原創舞蹈」,這需要編舞師、主播和運鏡師的共同創作。除了傳統的運營、場控,團播主持人也成為剛需,其核心職責包括帶領藝人完成內容、調動氣氛、粉絲維護等等。針對細分崗位的職業培訓也逐步成熟,行業還出現為團播提供編舞、話術設計、數據複盤等專業化支持的第三方機構,成為行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聖恩承認,入行初期他也認為一些團播存在「擦邊、沒有內容」的情況,但加入以來,行業正逐步規範化標準化,擦邊內容減少,內容審核更嚴格,甚至也有內娛明星藝人與團播團隊合作,提升了行業認可度,「它就是一份工作。」大哈提到,在他身邊,團播行業已經解決了很多舞蹈生、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舟舟作為實習生,也能通過運鏡工作獲得收入與經驗,科科、西橙等轉型者,也在團播中找到新的職業方向,足以體現行業的就業包容性。

2024年7月3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增設網絡主播為國家新職業。多數公司為從業者提供「底薪+提成」模式,部分公司還為正式員工繳納社保,提供合規知識培訓。隨著團播模式成熟,職業保障逐步完善,團播真正從短期兼職向穩定職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