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沈師大這事兒,怎麽不等2087人都痊愈了再報道?

沈師大這事兒,怎麽不等2087人都痊愈了再報道?

文章來源: 竹不倒 於 2025-09-08 19:25:2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我前幾天寫了一篇沈師大學生嘔吐、腹瀉,甚至有些被送急診的文章,沒一會兒就被刪了。其實我寫的那時候,還已經稀稀散散有幾家媒體在報道了,即便如此,也是哐哐一頓公關。

事實上,事情最早出現在8月31日。下麵截圖中“北京日報”也提到了這一點。但那會兒根本沒有任何相關報道,隻有幾家社交平台上學生自己的爆料,稀少,並且發得快,消失的也快。

把事情捂死,把人的嘴捂住,這種現象永遠不會受到關注和懲罰,那麽這種操作,便會永遠持續下去。

今天看到的熱搜,是該校累計報告腸胃炎症狀者2087人,已經痊愈1817人,病毒源頭是學校自備井蓄水池。為啥不幹脆再等兩天,等全部都痊愈後再來報道呢?說不定還能喪事喜辦,順帶當個“醫療奇跡”來宣傳。

沈師大這事兒,怎麽不等2087人都痊愈了再報道?

8月31日,到9月7日,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事情就算發生在太平洋對岸的國家,恐怕都不需要這麽久的時間,才傳遞到我們這兒。新聞的力量和意義,讓人啼笑皆非。反倒是新聞的選擇和可控,讓人感到牛逼plus:

原來它不是用來傳遞真相的,而是像定時煙花,要挑個他們覺得合適的時辰放給你看。

在新聞和各種報道下麵的評論區裏,同樣可以看到不少人在問“為什麽不繼續壓了”。

隻不過到現在,質問已經毫無意義,因為那些人根本不會理會。甚至直接刪掉你提出的問題,然後再來一句“歡迎監督”,黑色幽默感拉滿。

所以,為時已晚的報道有什麽意義?直接一步到位告訴外界,“大家已經痊愈了”?然而事實上,一大堆人甚至不知道,學生們是何時生的病。

如果更早一點通報呢?8月31日問題剛出現時就告訴外界呢?

一些部門會立刻介入調查,一些家長也會選擇把孩子先接回家。早一點把問題弄清楚,少一些受到病毒折磨的學生,不好嗎?

好是好,但學校如果能自己把大門關起來,悄悄的查到源頭,對他們而言這樣會更好。隻不過最後,感染的學生越來越多,兜不住了,瞞不下去了,才有了今天的熱搜。



簡而言之一句話,如果問題剛出現時就報道,那麽是監督和透明。但如果是問題到最後都快結束了,才迫不得已的曝出來,那麽它已經不剩多少意義。

相比而言,更有意義的事情應該是問一句沈師大,為何要瞞報?為何不在事情剛發生時,就通報說明?別人把孩子交到你手裏,你就是這樣接受社會監督的嗎,靠著不斷在某紅書、微博上刪帖的方式?

但實際上,也止於“問一問”。他們就是這樣做了,你毫無辦法。並且以後遇到同樣的事情,“他們”還是會這樣去幹。

這就不得不提昨天另一條“舊聞新報”了。

一名家長質疑學校的校服質量後,被甘肅寧縣公安局以“尋釁滋事”的罪名給抓了。他也沒幹什麽,就是質疑了一下校服質量。而這件事,導致了該家長的人生幾乎葬送:先是失業,再到離婚,最後抑鬱。

而現在,法院判決“拘留他的行為違法”。可又能改變什麽呢?當地公安局賠償了他3237.08元,以及昨天媒體報道出來的“道歉”。



就是這麽荒誕和諷刺,3000多塊錢,加一句道歉,就足以他們犯下如此大的過錯、給普通人造成如此大的損害而不必承擔責任。

這賠償額度,差不多相當於一件校服的價格,也算是前後呼應了。

這樣的“事後諸葛亮”,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根本就不算懲罰,更不見公平。相反,它甚至是對前一件事的又一次諷刺:你上訴有什麽用?你損失了那麽多,而我們毫發無傷。誰贏了?

也因此和沈師大的情況一樣,以後遇到同樣的事情,“他們”還是會這樣去幹。

他們不會有任何改變,需要改變的是普通人,是老百姓:此後,不要再質疑校服的質量。

但這種遏製問題的辦法有用嗎?別忘了,火災並不會因為拉上窗簾就熄滅,反而會燒得更旺。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默多克太子大出血33億買斷,鄧文迪兩女躺贏了?
習夢碎!人類預期壽命已過高峰 這年齡層活不過百歲
長城不足十米高,能抵禦什麽?專家:讓胡人陷入絕境
發布會炸場!蘋果AirPods秒變“同聲傳譯” 華人讚神器
尼泊爾狂潮:國會陷入火海 官員被剝光衣服毆打…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當麵被罵「現代希特勒」,下秒反應超意外
令人發指!紐約年邁夫婦遭入室劫殺 嫌犯行凶後縱火
華裔日籍參議員石平遭北京製裁 被批日本餘茂春
美國單打獨鬥難敵中國,聯手盟友才有勝算
大清真的“錯過”了工業革命?或不是因驕傲無知 而是…
尼泊爾暴動失控!前總理夫人受困"活活燒死",財長當街遭毆
十多名中國留學生遭遣返 使館爆細節:睡膠凳無食物
美國要韓國投資卻“故意”不給簽證?揭背後的算計
最高院再挺川普移民政策 恐讓拉丁裔成“合法獵物”
以色列空襲 哈馬斯:襲擊致6死惟所有領導人生還
她的死,讓特朗普直呼“可怕”
烏克蘭女子在美遭刺喉案特朗普再發聲:畜牲 死刑!
給愛潑斯坦寫的色情生日賀信遭曝光,特朗普回應
全美沸騰!愛潑斯坦“惡魔島”238頁絕密文檔照片曝光!
斬首?以媒:哈瑪斯4大領導人卡達開會時 導彈來襲
以色列炸卡達6死!川普怒:非常不開心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沈師大這事兒,怎麽不等2087人都痊愈了再報道?

竹不倒 2025-09-08 19:25:26

我前幾天寫了一篇沈師大學生嘔吐、腹瀉,甚至有些被送急診的文章,沒一會兒就被刪了。其實我寫的那時候,還已經稀稀散散有幾家媒體在報道了,即便如此,也是哐哐一頓公關。

事實上,事情最早出現在8月31日。下麵截圖中“北京日報”也提到了這一點。但那會兒根本沒有任何相關報道,隻有幾家社交平台上學生自己的爆料,稀少,並且發得快,消失的也快。

把事情捂死,把人的嘴捂住,這種現象永遠不會受到關注和懲罰,那麽這種操作,便會永遠持續下去。

今天看到的熱搜,是該校累計報告腸胃炎症狀者2087人,已經痊愈1817人,病毒源頭是學校自備井蓄水池。為啥不幹脆再等兩天,等全部都痊愈後再來報道呢?說不定還能喪事喜辦,順帶當個“醫療奇跡”來宣傳。

沈師大這事兒,怎麽不等2087人都痊愈了再報道?

8月31日,到9月7日,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事情就算發生在太平洋對岸的國家,恐怕都不需要這麽久的時間,才傳遞到我們這兒。新聞的力量和意義,讓人啼笑皆非。反倒是新聞的選擇和可控,讓人感到牛逼plus:

原來它不是用來傳遞真相的,而是像定時煙花,要挑個他們覺得合適的時辰放給你看。

在新聞和各種報道下麵的評論區裏,同樣可以看到不少人在問“為什麽不繼續壓了”。

隻不過到現在,質問已經毫無意義,因為那些人根本不會理會。甚至直接刪掉你提出的問題,然後再來一句“歡迎監督”,黑色幽默感拉滿。

所以,為時已晚的報道有什麽意義?直接一步到位告訴外界,“大家已經痊愈了”?然而事實上,一大堆人甚至不知道,學生們是何時生的病。

如果更早一點通報呢?8月31日問題剛出現時就告訴外界呢?

一些部門會立刻介入調查,一些家長也會選擇把孩子先接回家。早一點把問題弄清楚,少一些受到病毒折磨的學生,不好嗎?

好是好,但學校如果能自己把大門關起來,悄悄的查到源頭,對他們而言這樣會更好。隻不過最後,感染的學生越來越多,兜不住了,瞞不下去了,才有了今天的熱搜。



簡而言之一句話,如果問題剛出現時就報道,那麽是監督和透明。但如果是問題到最後都快結束了,才迫不得已的曝出來,那麽它已經不剩多少意義。

相比而言,更有意義的事情應該是問一句沈師大,為何要瞞報?為何不在事情剛發生時,就通報說明?別人把孩子交到你手裏,你就是這樣接受社會監督的嗎,靠著不斷在某紅書、微博上刪帖的方式?

但實際上,也止於“問一問”。他們就是這樣做了,你毫無辦法。並且以後遇到同樣的事情,“他們”還是會這樣去幹。

這就不得不提昨天另一條“舊聞新報”了。

一名家長質疑學校的校服質量後,被甘肅寧縣公安局以“尋釁滋事”的罪名給抓了。他也沒幹什麽,就是質疑了一下校服質量。而這件事,導致了該家長的人生幾乎葬送:先是失業,再到離婚,最後抑鬱。

而現在,法院判決“拘留他的行為違法”。可又能改變什麽呢?當地公安局賠償了他3237.08元,以及昨天媒體報道出來的“道歉”。



就是這麽荒誕和諷刺,3000多塊錢,加一句道歉,就足以他們犯下如此大的過錯、給普通人造成如此大的損害而不必承擔責任。

這賠償額度,差不多相當於一件校服的價格,也算是前後呼應了。

這樣的“事後諸葛亮”,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根本就不算懲罰,更不見公平。相反,它甚至是對前一件事的又一次諷刺:你上訴有什麽用?你損失了那麽多,而我們毫發無傷。誰贏了?

也因此和沈師大的情況一樣,以後遇到同樣的事情,“他們”還是會這樣去幹。

他們不會有任何改變,需要改變的是普通人,是老百姓:此後,不要再質疑校服的質量。

但這種遏製問題的辦法有用嗎?別忘了,火災並不會因為拉上窗簾就熄滅,反而會燒得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