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國劇市場,甚是精彩。
年代大劇《生萬物》剛在熱播中收官,抗戰劇《歸隊》就立馬接上,兩部都由央媽背書的劇,在質量上毫不含糊。
《歸隊》一經播出就收視飄紅,開播收視破2,僅次於央一熱播的《我們的河山》。
除了紮實的故事情節,《歸隊》的質量也異常能打。
三線敘事突破了抗戰劇的創作套路,“抗聯”主題的人物塑造,又是近些年電視劇很少呈現的。
更重要的是,《歸隊》還匯聚了一眾實力派演員,甚至不少演員,都是剛演完《生萬物》就直接過來的。
今天,番茄君就從表演和觀眾評價層麵,來給《歸隊》中目前出場的演員排個名。
第八名、袁姍姍(飾 蘭花兒)
袁姍姍在《歸隊》中飾演衛生員蘭花兒,是全劇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之一。這個角色的設定並不討巧,她既要展現女戰士的剛毅,又不能失去女性的柔美,稍有不慎就容易演成“女漢子”。
而袁姍姍的表演,評價也兩極分化,有人說她是“戲混子”,也有人評價她把這個女戰士,演的恰到好處。
在番茄君看來,袁姍姍對蘭花兒的處理,還是比較聰明的。
蘭花兒有“狠”的一麵,畢竟在抗聯隊伍中見慣了生死,而衛生院又常常與各種傷口打交道,所以她的性格,是十分強大的。
表演中,袁姍姍通過不少細節,呈現這種心理層麵的強大。
比如在為戰友包紮傷口的戲份中,她用牙齒撕下繃帶給戰友包紮,展現出一個女孩在戰爭中被迫成長的真實狀態。
而麵對殺死自己母親的偽軍,以及河邊意圖侵犯的日本人,袁姍姍都是眼神狠厲,手起刀落。
不過,畢竟是女性角色,又是隊醫,所以天生骨子裏帶著女性的溫柔細致。
蘭花兒與母親訣別的那場戲,把女兒對母親的依戀、對戰友的責任、對生死的恐懼,層層遞進地表現出來。
眼中的激動與委屈交織,讓觀眾瞬間理解了這個角色內心的複雜。
雖然戲份不多,但袁姍姍對角色的塑造並不失敗,後續應該會有更多精彩的表現。
第七名、陳靖可(飾 田小貴)
陳靖可飾演的神槍手田小貴,是老山東手下最年輕的戰士。這個角色的難點在於,既要表現出年輕人的衝動和稚嫩,又要體現出神槍手的沉穩和精準。
陳靖可很好地把握了這個度。
在戰鬥中,他眼神專注而銳利,每次瞄準射擊的動作都透露出一個神槍手的專業和老辣,與他稚嫩的臉龐形成極大反差。
尤其是山中射殺叛徒二寶子的那場戲,絲毫不拖泥帶水,眼裏帶著殺氣,讓人膽寒。
在日常相處中,他又展現出小兄弟的憨厚和直率。
特別是在見義勇為,以及老把頭挖參時,表現出來那種年輕人特有的炫耀和好奇,表演很自然,眼中的疑惑和信任都很到位。
雖然角色篇幅有限,但陳靖可演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抗聯神槍手。
第六名、林永健(飾 肖鐵林)
林永健在《生萬物》裏飾演了摳搜的封二,到了《歸隊》中,他搖身一變,成了戴著墨鏡的肖鐵林。從已播出的片段來看,肖鐵林是個身份複雜的角色。
他既是給工地送貨的商人,又與日軍有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同時還在暗中幫助抗聯戰士脫身。
畢竟是老戲骨,林永健的表演,依舊有著豐富的層次感。
在與藤本對話時,他表麵上畢恭畢敬,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精明的算計。
這種複雜的狀態,林永健拿捏得相當到位,加上他形象的加持,可以說活靈活現了。
另外,林永健沒有把肖鐵林演成一個投機商人,而是在每個細節中都埋下伏筆,讓觀眾猜測這個人的真實身份。
特別是與湯德遠會麵時,林永健無論是肢體還是語言,都充滿了一種若即若離的曖昧。
他的神情既像是在安慰受傷的人,又像是在傳遞某種信號。
這種模糊的處理方式,讓角色保持了神秘感,也為後續劇情發展留下了懸念。
林永健用他豐富的表演經驗,為這個充滿謎團的角色注入了生命力,讓觀眾對他的真實身份充滿期待。
第五名、蔣欣(飾 大闊枝)
蔣欣飾演的大闊枝,可以說是《歸隊》中最具魅力的女性角色。作為鬆林鎮夜來好酒館的掌櫃,她既要應付各路來客,又要暗中幫助抗聯戰士,這個角色的複雜性,給蔣欣提供了充分的表演空間。
前麵大家穿著都是一水兒的麻粗布髒衣服,而蔣欣出場時,先是雨夜裏的一把傘,而後出現的是紅綢子上衣,精致的臉龐,讓人眼前一亮。
一個在各方勢力博弈下還能生存的女子,肯定不是個簡單角色,蔣欣不僅靚麗,通過與金把頭和當地龐四爺的幾番對話,也能看出這個角色閱曆的豐富和心機的深沉。
麵對金把頭和泥鰍這樣的惡人時,她撐著傘出場,那股子不好惹的勁頭撲麵而來。肩膀上那股子“懶得理你”的勁兒,比任何台詞都有說服力。
但當發現“屍體”其實活著時,她被拽住手臂時哆嗦一聲,卻立馬定住神,開始想著怎麽救下假死的高雲虎,把有勇有謀具象化了。
當金把頭要強闖她的閨房搜人,她以身護門,骨子裏透著點剛烈勁兒;而在龐四爺解圍後,她又迅速遞上現金,一方麵是賄賂,另一方麵是在鬆林鎮繼續混下去的圓滑。
蔣欣把大闊枝那種“柔裏帶剛”的特質演得十分深刻,既有女性的嫵媚,又有俠女的風骨。
第四名、宋家騰(飾 萬福慶)
《生萬物》中,因為出演惡毒反派,宋家騰被罵上了熱搜。到了《歸隊》,他演起了鐵骨錚錚的抗聯戰士,還真讓人有點反應不過來。
此番,宋家騰飾演的角色,名叫萬福慶。
這個角色很有意思,萬福慶看起來憨厚樸實,實際上卻貪吃貪睡,要不是他貪吃小女孩遞過來的餅子,他和高雲虎也不至於被抓進老金溝淘金。
但麵對大義時,萬福慶也是個有情有義的真漢子。
宋家騰表演最打動人的地方,在於真實。餓得渾身發飄時,看到救命糧的樣子,那不是演的,是真的像餓了好幾天,完全呈現出了人在饑餓時的那種生理性反應。
而無論在老金溝與高雲虎,還是與湯德遠在勞工營,萬福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個逗悶子打趣的搞笑擔當,即便是在有些嚴肅表演中,也十分生動,有點讓人忍俊不禁。
比如在高雲虎被埋,逃離老金溝時,他還不忘丟下搶來的槍,以免影響自己的逃跑速度。
初看不太合理,可細細想其實符合人物當時的處境。
宋家騰用樸實的表演方式,塑造了一個大智若愚的小戰士形象,讓觀眾開始喜歡上了這個演什麽像什麽的演員。
第三名、李乃文(飾 湯德遠)
李乃文飾演的班長湯德遠,是小隊裏的中堅力量,也是劇中能力最強,腦子最好,情感最豐富的角色。首先,作為班長兼機槍手,湯德遠有很高的戰術素養。
走散後,他幾次三番遇險,先是救下了被日本人追殺的蘭花兒,然後又在暗夜中與餓狼搏鬥,那股子狠勁裏,藏著戰士在絕境裏的求生欲。
其次,是湯德遠的善良。
這一點在他逃亡時,救下已經奄奄一息的李二毛情節中,刻畫就極為細膩。
李二毛肚子被炸爛,其實已經不可能活下去了,但湯德遠還是沒有拋棄他。一路上,他不僅給李二毛喂水喂飯,還做了簡易的擔架帶著他。
最後,當無奈聽從李二毛的建議時,他臉上閃過一絲羞愧和決絕,可當改變主意回頭,看到李二毛已經了斷後,那種心痛和惋惜的無聲表演,張力十足,很感染人。
李乃文演過太多的角色,對塑造湯德遠這種漢子,他的表演遊刃有餘,十分精準有力。
雖然一身破爛衣服,胡子拉碴還留著長頭發,但從表演和神情裏,我們仿佛看到,一個彼時的抗聯戰士,活了過來。
第二名、胡軍(飾 老山東)
胡軍飾演的排長老山東是全劇的靈魂人物。為了這個角色,57歲的胡軍減重37斤,在冰天雪地的大東北摸爬滾打,用真刀實槍的付出詮釋了什麽叫敬業精神。
已經很久沒有在小熒幕看到胡軍了,這次出演隊長老山東,他再現了《長津湖》裏精彩的表現。
他很擅長通過細節去塑造人物,開場就是一次顛覆觀眾認知的表演。
因為缺吃少穿,老山東在山中獨行,遇到一支日本小部隊,他沒有去驚動他們,而是在他們路過後,迅速抓起馬糞,用雪抹開尋找還未消化的玉米粒,以填飽肚子。
胡軍的指尖凍得發僵,可盯著馬糞時,眼裏全是光。看到玉米趕緊塞進嘴裏充饑,看得人十分心疼。這種反常識的真實感,把觀眾瞬間就被拉入了那個艱苦的年代。
另外,作為隊長,老山東跟其他隊員,還真不一樣。
他有過人的識人和生存經驗。
比如跟著參幫在山裏的時候,他通過一坨大便,就能找出參幫裏的叛徒,也能通過簡單的氣味,就能判斷幹糧裏被人下毒。
同時,他對小戰士,也有長輩一般的關懷。
戰鬥前,因為戰鬥英勇,他把一雙新襪子獎勵給了戰士四喜。可戰鬥過後,他發現四喜那隻穿著襪子的腿被炸飛後,老山東先是僵在原地,眼神空得像被奪走了魂,然後才捧著斷腿安放到屍體上,滿眼都是自責絕望和不舍,那股子憋在胸腔裏的疼,比嚎啕大哭更戳人。
在胡軍的表演下,老山東是一個經驗豐富,情感細膩,能做好戰士,更能體會到每一個戰士艱難的領導者。
第一名、李洪濤(飾 王義山)
演技最好的,給到李洪濤扮演的老把頭王義山。首先,作為挖人參團隊的領導者,李洪濤有著豐富的處世智慧,和對大山土地的敬畏。
與別的幫派爭鬥,他懂得避讓鋒芒,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
挖到七品參王時,那一聲“棒槌”孔武有力。挖參時,李洪濤展現出的那種專業采參人的興奮和虔誠,讓人一下子就相信了這個角色的身份。
細細標記,慢慢挖土,輕拿輕放,然後還不忘把人參籽埋起來,無論是小心翼翼的動作,還是過程裏的神情,李洪濤都把那種激動萬分卻又十分克製的心理狀態,演的惟妙惟肖,一看就下了不少功夫。
其次,老把頭做人有原則。
他的行事,就是有原則且善良。
救下土匪假扮的“小啞巴”如是,被參幫兄弟二寶子算計,搶奪人參互相殘殺也是。
尤其是被二寶子刺死那場戲,李洪濤眉頭緊鎖,眼神複雜,將角色內心的痛苦和後悔演得入木三分。
他用顫抖的手和微弱的聲音,在臨死前把走出大山的路線圖給了老山東,既展現了一個老人對年輕人的期望和托付,也代表著一種,對自己人生信條的傳承。
李洪濤雖然年事已高,但在《歸隊》中展現出的表演狀態堪稱完美。
他用精準的表演告訴觀眾,什麽叫厚積薄發,什麽叫老戲骨的風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將王義山這個半路下線的老把頭,演進了觀眾心裏。
《歸隊》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好的評價,離不開這些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
這些演員,用真誠的表演詮釋了什麽叫做演技,也讓觀眾看到了真正的戰士應有的樣子。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