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四川省長寧縣一對夫婦29年前領結婚證被搭售養老保險,如今無法兌付,隻能退返200元本金一事,8月26日,當事人粟培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所在的長寧縣梅硐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已前往成都與他麵談,並給出了兩個解決方案:一是現金退還,會給予一定的補償;二是選擇與新農保合並。粟培表示,他選擇了並保,但這200元的並保方案還沒出來。
粟培稱,此前他未繳納過別的保險,今年7月份他回到長寧縣辦理退休,在得知當年購買的養老保險無法兌付之後,他現場谘詢了最新的農保政策,並當場購買了新農保。粟培說,以現在的政策,滿60歲可以按最低標準一年200元,一次性繳納,至少交夠15年,馬上就可以領取退休金。粟培按最低標準繳納了3000元。
“我現在超60歲了,隻能在一些小工地上幹點雜活。因為大的工地上有人臉識別係統,超過60歲不讓幹了。”粟培說,妻子在成都崇州的一家工廠,現年也55歲了。這個年紀了,他們都希望多一點保障。所以他還是選擇了與新農保合並。
據粟培講,鎮上的相關負責人告訴他,全鎮像他這樣領結婚證時被辦理社保的有多少還不清楚,但正在核查,這次準備全部解決。縣長和民政局長都在督促鎮上盡快拿出詳細的解決方案。
長寧縣委宣傳部一位負責人證實了粟培的說法。26日,該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該縣當前正在核查還有多少類似情況待解決,“縣上非常重視,正全麵核查清理。”這位負責人表示,此前當地按照中央和省上的政策退過一次老農保,但當時按什麽標準退的還需相關部門核查反饋,暫時還不清楚。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9年前,四川省長寧縣農民粟培與愛人在當地鎮政府民政部門領結婚證時被要求購買一份200元錢(100元/人)的社會養老保險。如今,粟培已經到了領取養老金的年紀,卻發現這份保險無法兌現。粟培去長寧縣社保局谘詢,被告知沒有他的社保檔案,社保局以“當時社保局尚未成立”“無存檔記錄”為由,不承認這份保險的有效性,並建議他找民政局。粟培聯係長寧縣民政局後,工作人員明確表示“養老保險”無法兌現,隻能退回200元本金。隨後他前往長寧縣梅洞鎮便民大廳,相關人員表示第一次見到這種社保材料,也隻能退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