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家建議,適量攝取維生素D有助維持骨骼健康
美國老化醫學教授、肥胖症專家洪克特(Kurt Hong)透過生物年齡檢測發現,現年52歲的他生物年齡僅有41歲,成功逆轉11年歲月痕跡。這名3寶爸沒有任何慢性疾病,身體狀況媲美年輕人,並將他的成功秘訣歸功於3大日常習慣。
《商業內幕》報導,洪克特目前擔任洛杉磯預防醫學公司Lifeforce首席醫療長,同時也是醫學與老化研究教授。他約18個月前透過PhenoAge演算法進行生物年齡檢測,透過分析9種與老化相關的生物指標,包括發炎指數及代謝狀況來評估真實的身體年齡。
洪克特說明,「許多與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都和飲食內容和體重控製直接相關」,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他長期采用地中海飲食法,攝取大量新鮮蔬果,這種飲食模式被廣泛認為是延長壽命最健康的方式。
而他的3大日常習慣首先是運動,洪克特會結合有氧運動與重訓,「有氧運動無疑對心血管健康有益,重訓則有助維持肌肉量和骨質密度。」他每周多次在健身房進行45分鍾重訓,強調效率比時間長度重要,夏天也喜歡遊泳、跑步和健行,充分利用南加州的好天氣進行戶外活動。

▲ 洪克特運動結合有氧及重訓。
第二則是營養補充,洪克特對保健品采取謹慎態度,僅固定補充維生素D。檢測結果顯示他體內維生素D偏低,而這種維生素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尤其人在35歲後骨骼密度開始自然下降,而維生素D不僅有助鈣質吸收,對免疫係統及癌症風險控製也有正麵影響。
訓練腦力是洪克特第三個重要習慣,每天花1至2小時進行腦力活動,「大腦就像肌肉,不使用就會退化」。通常工作內容已足夠刺激,周末他則會和孩子下棋或讀書,看手機、平板等裝置的時間不算。
研究顯示,心智刺激雖無法阻止大腦老化,但可建立抵禦阿茲海默症狀的認知儲備(cognitive reserve)。具有較大認知儲備的人,阿茲海默症發病時間較晚,症狀也較輕微。
「最重要的是告訴患者,年齡真的隻是數字」,洪克特表示,「你的身體可能告訴你已經52歲,但你可以表現得像35歲一樣,當然情況也可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