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鮑威爾釋放謹慎降息信號 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鮑威爾釋放謹慎降息信號 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文章來源: 華爾街見聞 於 2025-08-24 14:09:4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表示,鮑威爾釋放9月降息信號的同時,暗示市場不應期待“下坡衝刺式”的激進寬鬆。他正艱難地在日益疲軟的“奇特”勞動力市場與關稅驅動的持續通脹壓力之間走鋼絲。這種複雜的經濟局麵與美聯儲內部分歧,決定了未來的降息將是克製的、漸進的,旨在引導經濟實現挑戰重重的軟著陸。

美聯儲的降息大門正在緩緩開啟,但前方的道路並非坦途。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會議上的講話徹底點燃了9月降息的預期。然而,鮑威爾正謹慎地為降息鋪路,其釋放的信號表明,這更像是一次審慎的策略調整,而非全麵寬鬆的開始。

8月23日,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知名財經記者Nick Timiraos分析稱,鮑威爾此舉似乎旨在為分歧的同僚們建立共識。他同時向市場傳遞了一個微妙而明確的信息:不要期待一次“下坡衝刺式”的激進降息。

鮑威爾的謹慎態度源於美國經濟麵臨的複雜局麵。他試圖在日益脆弱的勞動力市場與揮之不去的通脹壓力之間走鋼絲,這也預示著未來的政策路徑將充滿挑戰。

一方麵,他將勞動力市場的狀況形容為“奇特”,其表麵穩定之下掩蓋著勞動力供給與需求同步下降的潛在疲軟。另一方麵,由關稅驅動的價格上漲正逐步傳導至經濟中,使通脹率朝著3%的方向發展,偏離了美聯儲2%的長期目標。

這一立場意味著,與去年9月至12月間累計降息一個百分點的節奏不同,未來的寬鬆政策將更為克製。

  “奇特”的勞動力市場

鮑威爾此次為降息給出的核心理由,是他對勞動力市場前景的擔憂。他指出,勞動力市場的表象具有欺騙性,其看似穩定的失業率背後,是勞動參與和崗位需求雙雙放緩的“奇特平衡”。

他警告稱,若過度關注移民政策收緊等供給側限製,可能會忽視需求走弱的信號,從而導致就業市場狀況迅速惡化。

在鮑威爾看來,一個降溫的勞動力市場,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的機製,防止因關稅導致的商品成本一次性上漲,演變成薪資與物價輪番上漲的惡性循環。

據Nick Timiraos觀察,鮑威爾的這套邏輯,實際上采納了美聯儲理事沃勒此前提出的降息論點,後者曾因擔憂就業市場疲軟而在上月投票主張降息。鮑威爾此舉,或是為了爭取持懷疑態度的同僚,以建立更廣泛的政策共識。

  內部分歧與通脹隱憂

盡管鮑威爾努力構建共識,但其降息傾向在美聯儲內部仍麵臨明顯阻力。一些官員認為,降息的理由並不充分,因為通脹過高,而鮑威爾強調的勞動力市場風險被誇大了。

克利夫蘭聯儲主席Beth Hammack在接受采訪時直言,價格壓力“正在上升並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而勞動力市場“目前相當不錯”。她對關稅驅動的價格上漲是否隻是暫時現象表示懷疑。聖路易斯聯儲主席Alberto Musalem也指出,企業正在“測試”其提價能力。

這種擔憂也存在於美聯儲之外。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經濟學家Michael Strain認為,鮑威爾的講話“令人意外地偏向鴿派”,低估了經濟中的通脹壓力,同時高估了勞動力市場走軟的風險。

他警告稱,現在降息可能會迫使美聯儲在2026年重新加息,這可能引發外界認為美聯儲願意容忍高於2%通脹的看法。這些對通脹的擔憂,正是鮑威爾選擇“有節製”而非“激進”降息路徑的關鍵所在。

  克製地寬鬆

鮑威爾今年的審慎基調,與他一年前在同一場合的講話形成了鮮明對比。Nick Timiraos在其分析中特別提到,去年的鮑威爾曾果斷宣稱“政策調整的時機已到”。

這種差異背後,是經濟基本盤的根本不同:如今的利率水平已比一年前整整低了一個百分點,而通脹卻運行在更高的水平。這種“高通脹、低利率”的不穩定境況,迫使美聯儲采取更為克製的寬鬆路徑。

對於市場而言,這意味著除非勞動力市場出現重大且急劇的惡化,否則不要期待美聯儲會像去年那樣快速下調利率。抵押貸款利率和其他借貸成本,也因此難有大幅下降的空間。

Strain甚至警告稱,現在降息可能會迫使美聯儲在明年逆轉政策方向,重新加息。這種“2025年降息,2026年再加息”的風險,不僅可能在政治上更棘手,還會損害美聯儲的信譽,讓外界認為其願意容忍高於2%目標的通脹。

鮑威爾仍在努力引導經濟飛向他長期追求的“軟著陸”,但正如Timiraos所總結的,現在的“空中交通管製”顯然複雜了許多。他的最新策略能否讓美國經濟平穩著陸,而不是失速或衝出跑道,仍是未來幾個月最大的懸念。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金正恩女兒“女大18變” 網驚:顏值不輸韓國女團
金正恩、普丁「空調爭奪戰」曝,雙方互搶遙控器!
BBC:中國閱兵大秀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高危啟示
美國這一州將取消疫苗強製令,震驚醫學界,或引發疫情?
印尼總統去看中國閱兵了,國內的"娘子軍"接力抗議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防長談九三閱兵:美國不尋求和中國發生衝突
習普聊“活到150歲”引國際熱議 美醫療界直呼“毫無根據”
中國民眾吐槽閱兵 三小時遭公安逮捕 下場曝
特朗普承認自己看了中國閱兵:美麗、印象深刻
非法移民不再享有州內學費優惠 影響數萬名夢想生
盧比奧:中美洲國民若“替中共行事”將無法入境美國
墨西哥總統:擬向中國等無貿易協定國家征新關稅
上合峰會安華夫人拒握手 習近平尷尬點頭...
普京:若烏克蘭拒絕協議,俄羅斯將以軍事手段實現所有目標
中國小留學生偷在家生娃 搜Google接生?一藏13年…
王滬寧會見洪秀柱 稱抗戰紀念活動彰顯中華兒女團結
印度能對特朗普的50%關稅進行報複嗎?
重慶反共標語事件:一場監控下的抗議與行為藝術
白宮投資學:川普生財術與新型態美式腐敗…
美媒關注習近平普京“長生不老”話題:顫抖吧,凡人
校長雨中演講被學生撐傘“澆頭”是動人的“招生廣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鮑威爾釋放謹慎降息信號 不要期待利率快速下降

華爾街見聞 2025-08-24 14:09:46

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表示,鮑威爾釋放9月降息信號的同時,暗示市場不應期待“下坡衝刺式”的激進寬鬆。他正艱難地在日益疲軟的“奇特”勞動力市場與關稅驅動的持續通脹壓力之間走鋼絲。這種複雜的經濟局麵與美聯儲內部分歧,決定了未來的降息將是克製的、漸進的,旨在引導經濟實現挑戰重重的軟著陸。

美聯儲的降息大門正在緩緩開啟,但前方的道路並非坦途。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會議上的講話徹底點燃了9月降息的預期。然而,鮑威爾正謹慎地為降息鋪路,其釋放的信號表明,這更像是一次審慎的策略調整,而非全麵寬鬆的開始。

8月23日,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知名財經記者Nick Timiraos分析稱,鮑威爾此舉似乎旨在為分歧的同僚們建立共識。他同時向市場傳遞了一個微妙而明確的信息:不要期待一次“下坡衝刺式”的激進降息。

鮑威爾的謹慎態度源於美國經濟麵臨的複雜局麵。他試圖在日益脆弱的勞動力市場與揮之不去的通脹壓力之間走鋼絲,這也預示著未來的政策路徑將充滿挑戰。

一方麵,他將勞動力市場的狀況形容為“奇特”,其表麵穩定之下掩蓋著勞動力供給與需求同步下降的潛在疲軟。另一方麵,由關稅驅動的價格上漲正逐步傳導至經濟中,使通脹率朝著3%的方向發展,偏離了美聯儲2%的長期目標。

這一立場意味著,與去年9月至12月間累計降息一個百分點的節奏不同,未來的寬鬆政策將更為克製。

  “奇特”的勞動力市場

鮑威爾此次為降息給出的核心理由,是他對勞動力市場前景的擔憂。他指出,勞動力市場的表象具有欺騙性,其看似穩定的失業率背後,是勞動參與和崗位需求雙雙放緩的“奇特平衡”。

他警告稱,若過度關注移民政策收緊等供給側限製,可能會忽視需求走弱的信號,從而導致就業市場狀況迅速惡化。

在鮑威爾看來,一個降溫的勞動力市場,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的機製,防止因關稅導致的商品成本一次性上漲,演變成薪資與物價輪番上漲的惡性循環。

據Nick Timiraos觀察,鮑威爾的這套邏輯,實際上采納了美聯儲理事沃勒此前提出的降息論點,後者曾因擔憂就業市場疲軟而在上月投票主張降息。鮑威爾此舉,或是為了爭取持懷疑態度的同僚,以建立更廣泛的政策共識。

  內部分歧與通脹隱憂

盡管鮑威爾努力構建共識,但其降息傾向在美聯儲內部仍麵臨明顯阻力。一些官員認為,降息的理由並不充分,因為通脹過高,而鮑威爾強調的勞動力市場風險被誇大了。

克利夫蘭聯儲主席Beth Hammack在接受采訪時直言,價格壓力“正在上升並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而勞動力市場“目前相當不錯”。她對關稅驅動的價格上漲是否隻是暫時現象表示懷疑。聖路易斯聯儲主席Alberto Musalem也指出,企業正在“測試”其提價能力。

這種擔憂也存在於美聯儲之外。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經濟學家Michael Strain認為,鮑威爾的講話“令人意外地偏向鴿派”,低估了經濟中的通脹壓力,同時高估了勞動力市場走軟的風險。

他警告稱,現在降息可能會迫使美聯儲在2026年重新加息,這可能引發外界認為美聯儲願意容忍高於2%通脹的看法。這些對通脹的擔憂,正是鮑威爾選擇“有節製”而非“激進”降息路徑的關鍵所在。

  克製地寬鬆

鮑威爾今年的審慎基調,與他一年前在同一場合的講話形成了鮮明對比。Nick Timiraos在其分析中特別提到,去年的鮑威爾曾果斷宣稱“政策調整的時機已到”。

這種差異背後,是經濟基本盤的根本不同:如今的利率水平已比一年前整整低了一個百分點,而通脹卻運行在更高的水平。這種“高通脹、低利率”的不穩定境況,迫使美聯儲采取更為克製的寬鬆路徑。

對於市場而言,這意味著除非勞動力市場出現重大且急劇的惡化,否則不要期待美聯儲會像去年那樣快速下調利率。抵押貸款利率和其他借貸成本,也因此難有大幅下降的空間。

Strain甚至警告稱,現在降息可能會迫使美聯儲在明年逆轉政策方向,重新加息。這種“2025年降息,2026年再加息”的風險,不僅可能在政治上更棘手,還會損害美聯儲的信譽,讓外界認為其願意容忍高於2%目標的通脹。

鮑威爾仍在努力引導經濟飛向他長期追求的“軟著陸”,但正如Timiraos所總結的,現在的“空中交通管製”顯然複雜了許多。他的最新策略能否讓美國經濟平穩著陸,而不是失速或衝出跑道,仍是未來幾個月最大的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