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上躥下跳為“精神崩潰”楊景媛鳴冤
吃瓜盟主
2025-08-24 08:38:01
最近這出“武大圖書館風雲”,真是比八點檔還狗血。主角不是明星,不是政客,而是一個女生、一個學弟、一段褲襠視頻,外加一位自稱“經濟學家”的宋清輝老師。
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簡單的“性騷擾指控”了,而是一場關於隱私、道德、學術誠信與網絡正義的全民大審判。而在這場審判中,最讓人看不懂的,不是楊景媛的所作所為,而是——宋清輝為何要跳出來,為她“鳴冤叫屈”?
先說楊景媛。她指控學弟肖某某在圖書館“自慰”,還偷偷錄了視頻。結果法院判了:不成立。為啥?因為從生理角度看,沒人能兩小時不間斷“操作”;從醫學角度看,肖同學有證明,那隻是“抓癢”;從行為邏輯看,一個正常女生,不去學習,反而盯著陌生男生褲襠拍兩小時——這操作,別說“清純”,連“正常”都難保。
更離譜的是,她微博日常被扒:說某湯老師“很性感”,有“非分之想”;大談“大do特do”,暗示自己欲望強烈;還曾發文:“想睡個身材好的男人”“自殘時選了自慰”……好家夥,這哪是“受害者人設”,這是“情欲日記”公開連載啊!
她不是不能有欲望,人有七情六欲,天經地義。可問題是——你把私密想法發上網,還用來指控別人性騷擾,這就叫“雙標”。你可以說“我有幻想”,但不能因為別人褲襠動了一下,就認定他在“作案”。否則,以後男生打個噴嚏,是不是也得解釋“有沒有夾緊”?
更嚴重的是,她被曝出碩士論文造假。導師把關不嚴,學校管理混亂,學術誠信崩塌。這已經不是“個人作風”問題,而是觸碰了教育底線。武漢大學若不處理,等於默許“造假可以上位”;若處理,她多年努力付諸東流。進退兩難,全是她自己作的。
可她還不收手,反手就想把學弟“絆倒”,甚至想告母校。輔導員勸她,她不聽;輿論勸她,她無視;法律判她敗訴,她還不認錯。這不是“維權”,是“報複式糾纏”。
按理說,走到這一步,她該安靜反思了。可偏偏,“經濟學家”宋清輝站出來,說:“她也是受害者,別網暴她,要給她機會。”
這話聽著挺“溫柔”,可細品,全是邏輯漏洞。
你說她被網暴?沒錯。可網暴的源頭是誰?是她先發視頻、先報警、先指控、先曝光隱私,才引來輿論反噬。這不是“被網暴”,是“因果報應”。你扔石頭砸別人,別人撿起來扔回去,你還怪人家“暴力”?
神棍宋清輝還說:“法律解決不了的,可以用教育解決。”這話聽著像聖人語錄,可問題是——她犯的錯,教育能“教”回來嗎?論文造假,是教育問題?偷拍男生,是教育問題?起訴無辜學弟和母校,也是教育問題?照你這邏輯,殺人放火都能“用愛感化”,還要法院幹嘛?
更諷刺的是,他說“楊景媛精神已崩潰,需要鼓勵”。可一個精神崩潰的人,會天天發微博曬“非分之想”?會精心策劃錄音、報警、起訴?會堅持兩年不認錯,還要去香港讀博?這不是“崩潰”,是“執念”。她不是心理有問題,是三觀出了大問題。
宋清輝還說:“她和肖同學都是受害者。”這話就更離譜了。肖同學被偷拍、被指控、被全網審判,連母親都得拿醫學證明自證清白——這叫受害者,沒毛病。可楊景媛呢?她享受了四年武大資源,導師栽培,同學幫扶,結果反手一個“論文造假+偷拍+誣告”,把母校名聲搞臭,讓畢業生被牽連求職受阻——這叫“受害者”?這叫“恩將仇報”!
她需要的不是“鼓勵”,是法律和道德的雙重審判。她需要的不是“東山再起”,是低頭認錯,還武大一個清白。
至於宋清輝,你說他是“憐香惜玉”?我看是“為流量站隊”。一個經濟學家,不研究GDP,不分析市場,非得插手一個高校倫理事件,還公開收人當助理——這哪是“正義發聲”,這是“趁亂撿人”。
他或許覺得,自己在“拯救一個失足少女”。可現實是,他正在給一個毫無悔意的人遞刀。你今天幫她“東山再起”,明天她就能用同樣的手段,再毀一個“肖同學”。
最後送宋清輝一句:同情心要有,但底線不能丟。你可以“憐香惜玉”,但別忘了——有些花,看著美,其實是毒蘑菇。摘不得,更護不得。
至於楊景媛——你不是沒有機會,是你把機會,親手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