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全國最矮的山僅0.6米高?當地:確為縣級文物

全國最矮的山僅0.6米高?當地:確為縣級文物

文章來源: 極目新聞 於 2025-08-19 19:50:2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隻腳就能跨過一座山?

近日,山東壽光當地“全國最矮的山”火了,這座“山”在當地稱為“靜山”,東西長僅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北高南低,最高處距地表0.6米,最低處僅0.1米。

也有另一種觀點,“靜山”並非山,而隻是一塊石頭。

“靜山”到底是山還是石?隨著網上關於“靜山”討論仍在持續,引得很多人到當地打卡。

全國最矮的山僅0.6米高?當地:確為縣級文物

當地文化部門回應:

確屬於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午,壽光當地文化部門工作人員王先生告訴橙柿互動,“靜山”位於孫家集街道一個田地之間。

1983年9月17日,壽光市人民政府以壽政發[1983]第94號文件公布為壽光市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過程中,按照當時文物認定標準,沒有將靜山列為不可移動文物。





“其實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其實靜山地方不太適合作為文物,但我們也沒有撤銷,一直保留這個縣文物的身份,有文化曆史價值意義。”

該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當地仍按照文物保護單位的標準對靜山進行保護管理,豎立了文物保護標誌碑,安排了專職隊伍專門進行日常巡查,完善了保護檔案等等。

當地對於“靜山”的保護製定了三項措施:不準對靜山進行深挖;不準在靜山附近搞建設;防止個別人砸山取石。

直到如今,很多網友看到的“靜山”周圍,要麽就是種著小麥,偶爾能看到“靜山”的“山頂”,有時會在“山”周圍種了玉米,“山”就在高大的玉米地裏。

壽光當地以“壽光之最”有關於對“靜山”的介紹——壽光市城西南8公裏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麵,名靜山。東西最長處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北高南低,最高處距地表0.6米,最低處僅0.1米。上有南北向的水紋4條,地表以下逐漸擴展龐大,莫測其深。

當地記載與坊間傳聞

關於“靜山”討論越來越多

“靜山”到底是不是山?一種說法是來源於當地的記載。

王先生告訴記者,根據1935年的《壽光縣誌》首次記載:縣城西南8公裏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麵,名靜山。這個描述本身並未明確說這是一座山,僅稱其為山石。

而《壽光縣誌》(1992版)有載:說靜山“地表以下逐漸擴展龐大,莫測其深”。

對於“靜山”的說法,稱其壽光境內本無山陵,於百裏坦蕩平野中,一山巔微露頭角兀然而立,故能吸引遊人前往探奇。

壽光當地稱,清末將縣境劃為15個區,內有以靜山命名的“靜山區”,不過“靜山”之名稱當在此之前。山以高大險峻著名者多,而以小巧玲瓏見稱者少;以大為“最”者世間固多,而以小為“最”者鮮有所聞。靜山之被列為重點文物得以保護其意義或即在此。

另一種說法來源於坊間的傳聞。

據說靜山本是很久以前孫家集村一大戶花園中的一塊石頭,明洪武年間 ,戰亂不止,村址搬遷,因此山石太大無法搬動,所以就一直留在原地。

此外,也有靜山是天外來石也就是隕石的說法,但觀此石似乎不像。

上世紀30年代,曾有好事者對靜山是山的說法有懷疑,於是就沿此山挖了下去。結果呢,三四米深處就找不到山根了。



此事傳出後,惹惱了孫家集當地的幾個鄉紳,他們揚言要上告,理由是有損壽光縣容,破壞孫家集風水。結果是大家一起商定,傳出此山無底的厥詞,隨之此次挖山尋根的風波宣告結束。

此後,仍有人懷疑此山非山,於是就在靜山東邊兩米處挖一水井,澆地多年而不見山根,這進一步增加了大家對靜山是山的懷疑。

據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地質隊曾經在靜山東南、西北兩麵分別鑽地探礦打井,資料表明這裏的土層深達六七百米。一個頂部麵積不足一平方的石柱,就這樣孤峰深入地下幾百米處?確實有點匪夷所思。

當地研究者:

靜山是山的可能性很小

壽光市博物館前館長賈效孔認為,靜山可能是南北朝時期賈氏家族的地界石或觀賞石,而非自然形成的山體。這一說法得到淄博職業技術大學產業教授、淄博市齊民要術研究會會長趙燾認同,“因為《齊民要術》就是北魏賈家研究的,而他的墓就在現在靜山附近,所以我從2005年至今多次到靜山去考察。”

“壽光這個地區是平原,沒有山,突然出現一個小山,本身就很突兀,而且按照現在的勘探技術,其實很容易知道到底是不是山。”

趙燾說,但為何不對靜山是否是一座山進行勘探,其實當地政府更多層麵考慮到靜山的多年來的文化賦能。

“我們要一分為二看問題,坊間說法很多,主要說是一塊石頭,取名為靜山,於是很多人都以為是一座山,而壽光本身沒有山,時間久了,自然當地人對於山的感情而言,願意覺得這就是山,給人們留下了美好回憶和向往。”

趙燾說,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國人對於山很有感情,這麽多年下來,不管是官方還是坊間,眾口鑠金,靜山就是山了,不管是作為一種談資、或者是一個話題,靜山已經有了文化價值,

“20年前,當地文化學者王煥新老先生和我一起去的靜山,他當時說,其實大家都知道是一塊石頭,但是它靜靜存在了這麽多年,肯定有它的靈性,成了我們當地的文化,自然也就要加以保護。”

當地文化部門王先生也認為,從他個人角度而言,“靜山”不一定是山,或者說就不是山。“我看過很多資料,山並不是孤零零存在的,要有根脈,而我們這邊幾乎沒有山;第二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文物局認定是文物單位到現在,從來沒有對‘靜山’進行過地質勘探或考古勘探。從這兩點來說,我覺得靜山是山的可能性很小。”

王先生說,無論靜山是不是山,“靜山”都以其特殊的文化內涵在壽光人民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具體是不是山,還要靠地質部門有一個正式的勘探報告加以確認。



專家:

山體堆在地下的並不一定就是山

需要勘探才能得出結論

對於靜山是否是山,網上討論不斷。

噠躂噠:老家地裏有個0.1米的山。

小夏有點慫:有根為山,無根為石。

阿啊夏薩:明明就是一塊石頭。

也有網友表示,如果說有根就算山,那麽多少算是有根?

此前,關於“靜山”山體在地下也有一種說法,1958年,有人前往挖掘,在地下沒有挖到底,以此“證據”說明這就是座山。

對此,中國地理學會會員、專業從事環境地理學研究的呂建樹博士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說,憑借大部分山體堆在地下,就認為它是山,這種判斷不準確,或者說不嚴謹,地下隱伏的基岩在地麵出露的情況很多,而它們都不是山。

在學術上,嚴格定義的“山”按高度可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一般認為“高山”指山嶽主峰的相對高度超過1000米,“中山”指其主峰相對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指主峰相對高度在150米至350米。

如主峰相對高度低於150米,就難於形成山嶽景觀,隻能稱為“丘陵崗地”。同時,自上而下,一般的山可分為山頂、山坡和山麓三部分;按成因可分為構造山、侵蝕山和堆積山。

呂建樹並沒有實地考察過此“山”。根據圖片,他做出了該石塊“像石灰岩”的判斷。他同時認為,壽光南部是大範圍的魯中石灰岩山地,出現這種岩石是可能的。

中國地理學會地貌與第四紀專業委員會委員張祖陸教授等若幹位老專家也一致認為,靜山是不是“山”,需要“實地考察探勘後才能得出結論。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歐洲7領導不願看的照片,中國官媒酸“恥辱啊!”
《走過咖啡屋》成絕響 歌手千百惠去世 生前摔了一跤…
把男友"賣到緬甸",中國少女一拿到錢奔泰國玩10天
鄭州“續麵事件”持續發酵,涉事門店已暫停營業
星鏈推出5美元衛星通信服務,還限速不限量,值嗎?




24小時討論排行

入境時無人機被扣 中國遊客"腦子一熱"簽證作廢 全家遣返
地鐵安檢,到底有沒有設立的必要?
震動學界!前眾議員:讓哈佛的中國留學生回家
貿戰衝擊!中國不買美國大豆,美農民致函川普求救
川普批光電是“世紀騙局” 美國愚蠢的日子結束了!
印度稱未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重申台印關係不變
澤倫斯基頻頻致謝 歐洲領袖齊聲讚揚 一場感恩大合唱!
華人家庭周末出遊遇劫難 探親老人一死一傷 兒子失蹤
特朗普再談見普京:我們之間有一種“溫暖”感覺
川普:我死後想上天堂,如果我辦到了…
BBC:特朗普究竟終結了多少場戰爭?
白宮裏的馬克思主義者 共產黨員特朗普
中國人驚呼“強製社保”要來了!人們擔心什麽?
普丁隻在"烏克蘭投降"前提下,答應會晤澤倫斯基
普京提議在莫斯科舉行和平峰會,澤連斯基回答說"不"
川普孫女慶6歲生日"長大也要當總統",披薩店開趴好萌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全國最矮的山僅0.6米高?當地:確為縣級文物

極目新聞 2025-08-19 19:50:27

一隻腳就能跨過一座山?

近日,山東壽光當地“全國最矮的山”火了,這座“山”在當地稱為“靜山”,東西長僅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北高南低,最高處距地表0.6米,最低處僅0.1米。

也有另一種觀點,“靜山”並非山,而隻是一塊石頭。

“靜山”到底是山還是石?隨著網上關於“靜山”討論仍在持續,引得很多人到當地打卡。

全國最矮的山僅0.6米高?當地:確為縣級文物

當地文化部門回應:

確屬於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午,壽光當地文化部門工作人員王先生告訴橙柿互動,“靜山”位於孫家集街道一個田地之間。

1983年9月17日,壽光市人民政府以壽政發[1983]第94號文件公布為壽光市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過程中,按照當時文物認定標準,沒有將靜山列為不可移動文物。





“其實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其實靜山地方不太適合作為文物,但我們也沒有撤銷,一直保留這個縣文物的身份,有文化曆史價值意義。”

該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當地仍按照文物保護單位的標準對靜山進行保護管理,豎立了文物保護標誌碑,安排了專職隊伍專門進行日常巡查,完善了保護檔案等等。

當地對於“靜山”的保護製定了三項措施:不準對靜山進行深挖;不準在靜山附近搞建設;防止個別人砸山取石。

直到如今,很多網友看到的“靜山”周圍,要麽就是種著小麥,偶爾能看到“靜山”的“山頂”,有時會在“山”周圍種了玉米,“山”就在高大的玉米地裏。

壽光當地以“壽光之最”有關於對“靜山”的介紹——壽光市城西南8公裏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麵,名靜山。東西最長處1.24米,南北最寬處0.7米,北高南低,最高處距地表0.6米,最低處僅0.1米。上有南北向的水紋4條,地表以下逐漸擴展龐大,莫測其深。

當地記載與坊間傳聞

關於“靜山”討論越來越多

“靜山”到底是不是山?一種說法是來源於當地的記載。

王先生告訴記者,根據1935年的《壽光縣誌》首次記載:縣城西南8公裏孫家集與馬家莊之間,有一山石露出地麵,名靜山。這個描述本身並未明確說這是一座山,僅稱其為山石。

而《壽光縣誌》(1992版)有載:說靜山“地表以下逐漸擴展龐大,莫測其深”。

對於“靜山”的說法,稱其壽光境內本無山陵,於百裏坦蕩平野中,一山巔微露頭角兀然而立,故能吸引遊人前往探奇。

壽光當地稱,清末將縣境劃為15個區,內有以靜山命名的“靜山區”,不過“靜山”之名稱當在此之前。山以高大險峻著名者多,而以小巧玲瓏見稱者少;以大為“最”者世間固多,而以小為“最”者鮮有所聞。靜山之被列為重點文物得以保護其意義或即在此。

另一種說法來源於坊間的傳聞。

據說靜山本是很久以前孫家集村一大戶花園中的一塊石頭,明洪武年間 ,戰亂不止,村址搬遷,因此山石太大無法搬動,所以就一直留在原地。

此外,也有靜山是天外來石也就是隕石的說法,但觀此石似乎不像。

上世紀30年代,曾有好事者對靜山是山的說法有懷疑,於是就沿此山挖了下去。結果呢,三四米深處就找不到山根了。



此事傳出後,惹惱了孫家集當地的幾個鄉紳,他們揚言要上告,理由是有損壽光縣容,破壞孫家集風水。結果是大家一起商定,傳出此山無底的厥詞,隨之此次挖山尋根的風波宣告結束。

此後,仍有人懷疑此山非山,於是就在靜山東邊兩米處挖一水井,澆地多年而不見山根,這進一步增加了大家對靜山是山的懷疑。

據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地質隊曾經在靜山東南、西北兩麵分別鑽地探礦打井,資料表明這裏的土層深達六七百米。一個頂部麵積不足一平方的石柱,就這樣孤峰深入地下幾百米處?確實有點匪夷所思。

當地研究者:

靜山是山的可能性很小

壽光市博物館前館長賈效孔認為,靜山可能是南北朝時期賈氏家族的地界石或觀賞石,而非自然形成的山體。這一說法得到淄博職業技術大學產業教授、淄博市齊民要術研究會會長趙燾認同,“因為《齊民要術》就是北魏賈家研究的,而他的墓就在現在靜山附近,所以我從2005年至今多次到靜山去考察。”

“壽光這個地區是平原,沒有山,突然出現一個小山,本身就很突兀,而且按照現在的勘探技術,其實很容易知道到底是不是山。”

趙燾說,但為何不對靜山是否是一座山進行勘探,其實當地政府更多層麵考慮到靜山的多年來的文化賦能。

“我們要一分為二看問題,坊間說法很多,主要說是一塊石頭,取名為靜山,於是很多人都以為是一座山,而壽光本身沒有山,時間久了,自然當地人對於山的感情而言,願意覺得這就是山,給人們留下了美好回憶和向往。”

趙燾說,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國人對於山很有感情,這麽多年下來,不管是官方還是坊間,眾口鑠金,靜山就是山了,不管是作為一種談資、或者是一個話題,靜山已經有了文化價值,

“20年前,當地文化學者王煥新老先生和我一起去的靜山,他當時說,其實大家都知道是一塊石頭,但是它靜靜存在了這麽多年,肯定有它的靈性,成了我們當地的文化,自然也就要加以保護。”

當地文化部門王先生也認為,從他個人角度而言,“靜山”不一定是山,或者說就不是山。“我看過很多資料,山並不是孤零零存在的,要有根脈,而我們這邊幾乎沒有山;第二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文物局認定是文物單位到現在,從來沒有對‘靜山’進行過地質勘探或考古勘探。從這兩點來說,我覺得靜山是山的可能性很小。”

王先生說,無論靜山是不是山,“靜山”都以其特殊的文化內涵在壽光人民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具體是不是山,還要靠地質部門有一個正式的勘探報告加以確認。



專家:

山體堆在地下的並不一定就是山

需要勘探才能得出結論

對於靜山是否是山,網上討論不斷。

噠躂噠:老家地裏有個0.1米的山。

小夏有點慫:有根為山,無根為石。

阿啊夏薩:明明就是一塊石頭。

也有網友表示,如果說有根就算山,那麽多少算是有根?

此前,關於“靜山”山體在地下也有一種說法,1958年,有人前往挖掘,在地下沒有挖到底,以此“證據”說明這就是座山。

對此,中國地理學會會員、專業從事環境地理學研究的呂建樹博士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說,憑借大部分山體堆在地下,就認為它是山,這種判斷不準確,或者說不嚴謹,地下隱伏的基岩在地麵出露的情況很多,而它們都不是山。

在學術上,嚴格定義的“山”按高度可分為高山,中山和低山,一般認為“高山”指山嶽主峰的相對高度超過1000米,“中山”指其主峰相對高度在350米至1000米,“低山”指主峰相對高度在150米至350米。

如主峰相對高度低於150米,就難於形成山嶽景觀,隻能稱為“丘陵崗地”。同時,自上而下,一般的山可分為山頂、山坡和山麓三部分;按成因可分為構造山、侵蝕山和堆積山。

呂建樹並沒有實地考察過此“山”。根據圖片,他做出了該石塊“像石灰岩”的判斷。他同時認為,壽光南部是大範圍的魯中石灰岩山地,出現這種岩石是可能的。

中國地理學會地貌與第四紀專業委員會委員張祖陸教授等若幹位老專家也一致認為,靜山是不是“山”,需要“實地考察探勘後才能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