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演一部劇毀一部的5位“資源咖”,終於露餡了!

演一部劇毀一部的5位“資源咖”,終於露餡了!

文章來源: 影視大豪俠 於 2025-08-16 09:48:0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資本當道,演員擺爛,觀眾這兩年算是把爛劇的苦吃明白了。

從範丞丞《小巷人家》的木頭演技,到劉宇寧八年拍30部戲的行業奇跡,2024年全網吐槽的"資源咖"現象,徹底撕開了影視圈最後一塊遮羞布——當平台分賬模式撞上明星帶貨數據,資本捧人的底層邏輯早就變成了"流量變現工具人"大甩賣。

看看這些數據就懂了。2023年網絡劇備案量破萬,實際開機量卻暴跌45%,平台對腰部項目的投資策略早就變成了"流量明星+公式劇本+30天速成"。範丞丞能兩年連拍七部劇的秘密就在這裏:《小巷人物》開機前平台方直接攤牌,隻要他微博數據達標,每集分賬價自動上浮20%。比起磨煉演技,經紀團隊更關心他抖音挑戰賽有沒有破百萬點讚。這種畸形機製下,金晨在《南來北往》裏鑲著水鑽睫毛演女知青的魔幻場麵,可不就是大數據算出來的"下沉市場最愛土潮混搭風"?

現在行業裏傳的"捧人三板斧"才叫絕。第一招"代餐經濟學",李浩菲這種周冬雨低配版,專吃劇方想蹭電影咖又舍不得花錢的縫隙市場。第二招"跨平台人肉彈幕",劉宇寧的OST承包戶身份,本質上就是給爛劇上雙重保險——劇撲街還能賣歌,歌紅了反哺播放量。最狠的還是第三招"下沉市場特攻隊",參考某古偶劇男主開播期間在拚多多直播九場,直接把大媽觀眾轉化率拉高30個百分點,這數據往資方麵前一拍,演技差算個屁?

但這套玩法最近開始反噬了。愛奇藝2024Q1財報顯示,觀眾容忍度跌破臨界點——明星定製劇平均棄劇率67%,比素人劇還高15個百分點。更打臉的是,B站二創區"鑒毒師"們帶火的《小巷人家》刪減版,播放量居然比原片高出兩倍。觀眾用二倍速和剪刀手投票,把資本強喂的"資源咖"又原樣吐了出來。

說到底,這波亂象是分賬製度走偏的惡果。2018年某平台搞的"主演流量分賬加成"政策,本意是鼓勵明星配合宣傳,結果被玩成了選角指揮棒。現在片方選角會上,表演老師的話不如MCN機構的數據表好使。建議行業趕緊把這套分賬算法改了,學學韓國TVN那套"新人保障條款"——啟用新人演員的項目,平台分賬比例直接上浮10%,這才是治本之道。

觀眾早就不瞎了。《狂飆》裏張頌文吃碗豬腳麵都能封神,《漫長的季節》全員演技派照樣破圈。那些還想著靠硬捧混日子的,建議看看某頂流去年三部劇連撲後,現在直播間人數都穩不住五萬了。影視圈終究是作品說話的地界,大數據能算得出流量,算不出人心啊。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歐洲7領導不願看的照片,中國官媒酸“恥辱啊!”
《走過咖啡屋》成絕響 歌手千百惠去世 生前摔了一跤…
把男友"賣到緬甸",中國少女一拿到錢奔泰國玩10天
川普孫女慶6歲生日"長大也要當總統",披薩店開趴好萌
地鐵安檢,到底有沒有設立的必要?




24小時討論排行

入境時無人機被扣 中國遊客"腦子一熱"簽證作廢 全家遣返
震動學界!前眾議員:讓哈佛的中國留學生回家
貿戰衝擊!中國不買美國大豆,美農民致函川普求救
川普批光電是“世紀騙局” 美國愚蠢的日子結束了!
印度稱未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重申台印關係不變
澤倫斯基頻頻致謝 歐洲領袖齊聲讚揚 一場感恩大合唱!
華人家庭周末出遊遇劫難 探親老人一死一傷 兒子失蹤
特朗普再談見普京:我們之間有一種“溫暖”感覺
BBC:特朗普究竟終結了多少場戰爭?
曆史性一幕,特朗普對風車宣戰了
白宮裏的馬克思主義者 共產黨員特朗普
中國人驚呼“強製社保”要來了!人們擔心什麽?
普丁隻在"烏克蘭投降"前提下,答應會晤澤倫斯基
普京提議在莫斯科舉行和平峰會,澤連斯基回答說"不"
川普:我死後想上天堂,如果我辦到了…
好友:千百惠在成都生活這幾年 是她最無憂無慮的日子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演一部劇毀一部的5位“資源咖”,終於露餡了!

影視大豪俠 2025-08-16 09:48:07

資本當道,演員擺爛,觀眾這兩年算是把爛劇的苦吃明白了。

從範丞丞《小巷人家》的木頭演技,到劉宇寧八年拍30部戲的行業奇跡,2024年全網吐槽的"資源咖"現象,徹底撕開了影視圈最後一塊遮羞布——當平台分賬模式撞上明星帶貨數據,資本捧人的底層邏輯早就變成了"流量變現工具人"大甩賣。

看看這些數據就懂了。2023年網絡劇備案量破萬,實際開機量卻暴跌45%,平台對腰部項目的投資策略早就變成了"流量明星+公式劇本+30天速成"。範丞丞能兩年連拍七部劇的秘密就在這裏:《小巷人物》開機前平台方直接攤牌,隻要他微博數據達標,每集分賬價自動上浮20%。比起磨煉演技,經紀團隊更關心他抖音挑戰賽有沒有破百萬點讚。這種畸形機製下,金晨在《南來北往》裏鑲著水鑽睫毛演女知青的魔幻場麵,可不就是大數據算出來的"下沉市場最愛土潮混搭風"?

現在行業裏傳的"捧人三板斧"才叫絕。第一招"代餐經濟學",李浩菲這種周冬雨低配版,專吃劇方想蹭電影咖又舍不得花錢的縫隙市場。第二招"跨平台人肉彈幕",劉宇寧的OST承包戶身份,本質上就是給爛劇上雙重保險——劇撲街還能賣歌,歌紅了反哺播放量。最狠的還是第三招"下沉市場特攻隊",參考某古偶劇男主開播期間在拚多多直播九場,直接把大媽觀眾轉化率拉高30個百分點,這數據往資方麵前一拍,演技差算個屁?

但這套玩法最近開始反噬了。愛奇藝2024Q1財報顯示,觀眾容忍度跌破臨界點——明星定製劇平均棄劇率67%,比素人劇還高15個百分點。更打臉的是,B站二創區"鑒毒師"們帶火的《小巷人家》刪減版,播放量居然比原片高出兩倍。觀眾用二倍速和剪刀手投票,把資本強喂的"資源咖"又原樣吐了出來。

說到底,這波亂象是分賬製度走偏的惡果。2018年某平台搞的"主演流量分賬加成"政策,本意是鼓勵明星配合宣傳,結果被玩成了選角指揮棒。現在片方選角會上,表演老師的話不如MCN機構的數據表好使。建議行業趕緊把這套分賬算法改了,學學韓國TVN那套"新人保障條款"——啟用新人演員的項目,平台分賬比例直接上浮10%,這才是治本之道。

觀眾早就不瞎了。《狂飆》裏張頌文吃碗豬腳麵都能封神,《漫長的季節》全員演技派照樣破圈。那些還想著靠硬捧混日子的,建議看看某頂流去年三部劇連撲後,現在直播間人數都穩不住五萬了。影視圈終究是作品說話的地界,大數據能算得出流量,算不出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