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清華博士不顧父母下跪哀求 執意出家為僧 如今…

清華博士不顧父母下跪哀求 執意出家為僧 如今…

文章來源: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於 2025-07-20 09:39:3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每年高考都牽動著無數學生和家長的關注。

高考結束之時,有人一路辛苦終於得償所願,有人卻與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

然而,不管結果如何,高考隻是人生路上的一段經曆,未來還有更多的考驗和選擇在前方。

曾經,有一名通過高考實現人生逆襲的學子,他從本科一路讀到清華博士,卻在人生即將踏入光明前途之時,不顧父母的哀求,選擇了遁入空門。

他,就是張明光。

如今,17年過去了,他現在怎麽樣了,是否會為當時的選擇後悔?

清華博士不顧父母下跪哀求 執意出家為僧 如今…

01

寒門貴子,逆襲清華

1980年,張明光出生在河南商丘虞城縣的一個農村。他在家中排行老二,還有一個哥哥和妹妹。

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裏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種地。

盡管家境不富裕,但父母從未輕視孩子的教育,他們辛苦勞作,把三個孩子都送去讀書。



1986年,張明光進入村中小學讀書。

他深知父母的不易,學習上從不讓父母操心。

在學校,他努力刻苦地學習,上課時第一個舉手回答問題,在考試中常常拿到滿分。

從小到大,張明光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班裏的尖子生。

他的成績讓父母引以為傲,也讓同村人羨慕不已。

村裏的人都說,他天生就是讀書的料,未來一定能有大出息。

張明光的父母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高興不已。

但貧困的家境要同時供三個孩子一起讀書,壓力確實很大。

因此,懂事的哥哥和妹妹主動退了學,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最有希望的張明光。

背負著全家希望的張明光深知,要想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讀書,考上好的大學,爭取一個更有前途的未來。

為了能夠保持第一的成績,張明光經常天不亮就起床讀書,到了晚上還會點燈繼續複習。

星光不負趕路人。

終於,參加高考後,張明光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取了清華大學。

這個消息讓父母欣喜若狂。

有清華大學這塊金字招牌的加持,可以說未來美好人生的藍圖,已經向張明光徐徐展開。

隻要在大學中不鬆懈,一定能找到待遇極好的工作。

對於張明光一家人而言,十幾年的辛苦付出,在拿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終於得到了回報。

兒子爭氣的表現,也讓他們在村中成為了眾人豔羨的對象。

考上清華大學後,張明光也絲毫不敢放鬆。

畢竟,從全國各地考入清華大學的學霸比比皆是。

尤其,張明光選擇的是工程熱物理專業,這個專業對物理、數學、外語、計算機等學科要求非常高。

於是,張明光不僅沒有放鬆學習,反而更加刻苦鑽研學業,埋頭於書本之間,不為瑣事所煩擾。

他在課堂上拚盡全力,課餘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圖書館中度過。

憑借認真的態度和優異的成績,張明光在完成本科學業後,一路順利考取了清華大學的碩士、博士。

2007年,當張明光在畢業典禮上頭戴學士帽,身著學位服,領到博士學位證書那一刻,是對他所有努力的最美回報,也同時宣告著他的求學之路告一段落。

在這之後,張明光將進入職業生涯的新階段。

而結果也不負眾望,清華大學的金字招牌,讓張明光很快就得到了一家世界知名企業的高薪聘用。

他憑借自己的努力,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家裏辛苦一輩子的父母未來也有了依靠。

如果按照這樣的人生軌跡走下去,可以預見,關於張明光的故事就可以圓滿地結束了。

然而,人生常常充滿意外,生活到處都有轉折。

02

半路出家,斬斷凡塵

在校園學習中,張明光享受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所帶來的快樂。

而在工作中,雖然高薪帶來了物質的享受,但也逼得他將時間和精力耗費在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之中。

雖說是科研工作,但不可避免地也要跑項目、應酬。

同時,張明光還要學著處理工作上複雜的人際關係,摻雜著名利追求的人際交往,遠遠不像校園中那樣單純。

剛剛步入社會的張明光,無法適應這樣的狀態,他每日都被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沒完沒了的應酬壓得喘不過氣,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個無底洞。

忙碌的生活和焦灼的心情逼得他不得不去思考,這樣生活的意義在哪裏?

不斷地思考,讓他找尋到了人生新的方向。

最終,張明光決定從此遁入空門,斬斷凡塵俗念。

他的這個決定事先沒有與任何人溝通,甚至連他的父母都不知道。

當知道兒子來到龍泉寺準備出家後,張明光的父母連夜坐車從河南老家趕到了北京。

見到兒子後,張明光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勸他改變主意。

兩人一路含辛茹苦將兒子培養成人,而兒子也沒有辜負期望,努力學習,考上了中國頂尖的學府。

在他們看來,兒子在畢業後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接下來應該成家生子,成就家庭圓滿。

但是兒子現在的選擇,完全打破了他們的期望。

他們不懂佛法,不懂經文,但是就算現在的工作做得不開心,未來無論是找個學校做老師,還是換家單位繼續工作,都是不錯的選擇。

他們一生辛勤努力,最終隻能是普通的農民,而兒子明明有著翻身的機會,眼看擁有著大好的前途,現在卻要放棄這個機會,這是他們不能理解的。

但是張明光態度非常堅決,就是想要出家。

為了讓他打消出家為僧的念頭,張明光的父母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複雜情緒,最後甚至撲通一聲,跪在了養育多年的兒子麵前苦苦哀求。

眼見如此,張明光也非常痛苦,一邊是父母,一邊是自己內心的追求。

然而,最終張明光還是堅定決心,鐵了心要出家。無論父母如何哀求,他都不為所動。

在別人看來,張明光的這個舉動貌似太過突然。

但其實,出家這個想法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大學期間,他讀書涉獵十分廣泛,其中佛學書籍讓他慢慢產生了興趣。

在佛學中,他找到久違的寧靜,找到了對人生係統而令人信服的解釋,這些內容常常令其深入其中,無法自拔。

工作之後,在那段痛苦壓抑的時間中,佛學為他開辟出了一片澄澈的淨地。

每當張明光感到內心煩躁之時,他便會抄寫或者朗誦一段佛經。

在字字真言的梵音之中,張明光可以放下紛繁的困擾,求得心中的寧靜。

如今,出家為僧,專研佛學,才是他心中真正想要的生活。

張明光的父母見事情已無法挽回,隻得尊重兒子的決定。

於是在2008年,年僅28歲的張明光在北京龍泉寺出家,如願成為了一名僧人。



而他的執意出家,也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有人說張明光的行為太過自私,沒有考慮到父母的感受,對不起父母含辛茹苦的培養,辜負了全家的期望和付出。

也有人認為他這是逃避對國家的責任,年紀輕輕,不去努力工作奮鬥,卻逃避現實,躲到寺廟中。

當然,也有不少人力挺他,覺得每個人都應該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世人的各種評價,很長一段時間都讓張明光的父母煩惱不已。

但不管外界如何評價,塵世的一切都與張明光無關了。

此時的他,每天敲鍾念經,洗滌心靈,焦灼的心情與那些痛苦的掙紮都慢慢消退。

從此,俗世少了一個清華博士張明光,而寺院卻多了一個法號“賢清法師”的僧侶。



03

潛心修行,領悟真諦

如今,距離張明光進入寺院已經過去了17年,那麽他的現狀如何呢?

在那次與父母分別之後,張明光也與凡塵俗事徹底了斷,開始專心在龍泉寺研習佛法。

在寺廟內,張明光不僅深入理解佛學,還通過高僧的指導,迅速提升了自己的佛法參悟水平。

同時,在寺院中,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他將自己所學的現代管理理念應用到寺廟管理中,極大地提高了龍泉寺的管理水平,寺廟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強。

很多不希望被世俗打擾的高人都在這裏潛心研究學習,有來自清華大學的流體力學博士禪興法師,來自清華大學的核能和熱能物理博士賢啟法師,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博士賢威法師,來自北京大學的哲學係碩士賢慶法師……

高學曆人才比比皆是。

龍泉寺被外界賦予“最強科研組織”的光環,有“北大清華分院”之稱。



在經營寺院之外,他還會到各地進行講學,點撥眾多處於迷茫中的迷途之人,並利用互聯網傳播佛法和國學,替人解惑。

在這個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他懷揣著一顆分享佛法智慧的心,積極參與錄製視頻課程,以現代科技的力量傳達佛法的精髓。

在他的講授下,來自各個年齡段、各個社會階層的觀眾,更加清楚地明白關於佛學的思想,求得內心的平靜和指引。

他的修行之路,雖然不如物理領域的榮耀,卻更接近心靈的深度。

在這片寧靜的寺廟中,他沐浴在佛法的光芒下,漸漸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而與父母的關係,也漸漸和解。

一開始他執意出家,父母眼見阻止不了,隻能無奈接受他的選擇。

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父母也慢慢開始理解了。

有空的時候,兩人會來寺裏看望他,聊聊彼此的近況。

而張明光的心態也在改變。

一開始對於父母的哀求他選擇了“絕情棄義”。

到後來發現,父母還是父母,隻是他的盡孝,卻再也不是以俗世人的方式。

一些人會選擇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來表達孝心,而他在佛門中通過修行來表達自己的孝心,雖然方式不同,但是他們都表達了自己的孝心。

如今,17年過去了,張明光,遠離世俗的煩惱,在晨鍾暮鼓中,在禮佛誦經中,找尋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

寫在最後:

時至今日,對於張明光的選擇,仍是有人讚同,有人不理解。

其實,一個人怎樣的人生選擇都是自己的事情。

今天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應當尊重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正如賢清法師所言:“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頻譜,當其中一種狀態占到主導,最終達到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時候,這就是他最好的狀態。”

心安即是歸處。

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每個人都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LA車輛衝撞人群視頻曝光!30傷7命危 肇事者遭群毆
華女遭無證客囚禁性侵5天 目擊者見其奔跑被抓回
中共政治局公告引關注 習近平正為繼任做準備?
中國“最難喝飲料”停產後逆襲爆紅 絕版炒至74元/瓶
Meta超級智能團隊曝光:一半來自中國 年薪最高$1億




24小時討論排行

韓國申遺全麵潰敗: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藝被聯合國撤銷
美國家情報總監:奧巴馬政府曾偽造川普通俄材料
告“叛國罪”!美情報總監鎖定奧巴馬時代三大情報首長
"再造3個三峽" 雅魯藏布江工程開工意味著什麽?
美眾院通過法案 禁國防部展示台灣納入中國地圖
中國男在矽穀賣醬香餅月賺$2萬被逮捕 疑因“無照”…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艾倫:我因特朗普搬到了英國
富國銀行駐美高管被中國限製離境,引發商界擔憂
川普撤銷對加州高鐵40億撥款 17年花130億建了個啥?
以軍射殺加薩援助站平民!增至73死
普京特朗普將在北京會晤?克裏姆林宮回應
川普迎來“重大時刻”,全世界哭笑不得
窮苦“挖煤小子”逆襲變博士!論文致謝詞感動無數網友
中國機器人3分鍾就能自行換電 24小時不間斷工作
LA網紅醬香餅攤主被捕 疑被“女徒弟”舉報 綠卡無望
川普為何解禁英偉達對中芯片?美媒揭:鷹派失利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清華博士不顧父母下跪哀求 執意出家為僧 如今…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2025-07-20 09:39:39

每年高考都牽動著無數學生和家長的關注。

高考結束之時,有人一路辛苦終於得償所願,有人卻與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

然而,不管結果如何,高考隻是人生路上的一段經曆,未來還有更多的考驗和選擇在前方。

曾經,有一名通過高考實現人生逆襲的學子,他從本科一路讀到清華博士,卻在人生即將踏入光明前途之時,不顧父母的哀求,選擇了遁入空門。

他,就是張明光。

如今,17年過去了,他現在怎麽樣了,是否會為當時的選擇後悔?

清華博士不顧父母下跪哀求 執意出家為僧 如今…

01

寒門貴子,逆襲清華

1980年,張明光出生在河南商丘虞城縣的一個農村。他在家中排行老二,還有一個哥哥和妹妹。

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裏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種地。

盡管家境不富裕,但父母從未輕視孩子的教育,他們辛苦勞作,把三個孩子都送去讀書。



1986年,張明光進入村中小學讀書。

他深知父母的不易,學習上從不讓父母操心。

在學校,他努力刻苦地學習,上課時第一個舉手回答問題,在考試中常常拿到滿分。

從小到大,張明光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班裏的尖子生。

他的成績讓父母引以為傲,也讓同村人羨慕不已。

村裏的人都說,他天生就是讀書的料,未來一定能有大出息。

張明光的父母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高興不已。

但貧困的家境要同時供三個孩子一起讀書,壓力確實很大。

因此,懂事的哥哥和妹妹主動退了學,把讀書的機會讓給了最有希望的張明光。

背負著全家希望的張明光深知,要想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讀書,考上好的大學,爭取一個更有前途的未來。

為了能夠保持第一的成績,張明光經常天不亮就起床讀書,到了晚上還會點燈繼續複習。

星光不負趕路人。

終於,參加高考後,張明光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取了清華大學。

這個消息讓父母欣喜若狂。

有清華大學這塊金字招牌的加持,可以說未來美好人生的藍圖,已經向張明光徐徐展開。

隻要在大學中不鬆懈,一定能找到待遇極好的工作。

對於張明光一家人而言,十幾年的辛苦付出,在拿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終於得到了回報。

兒子爭氣的表現,也讓他們在村中成為了眾人豔羨的對象。

考上清華大學後,張明光也絲毫不敢放鬆。

畢竟,從全國各地考入清華大學的學霸比比皆是。

尤其,張明光選擇的是工程熱物理專業,這個專業對物理、數學、外語、計算機等學科要求非常高。

於是,張明光不僅沒有放鬆學習,反而更加刻苦鑽研學業,埋頭於書本之間,不為瑣事所煩擾。

他在課堂上拚盡全力,課餘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圖書館中度過。

憑借認真的態度和優異的成績,張明光在完成本科學業後,一路順利考取了清華大學的碩士、博士。

2007年,當張明光在畢業典禮上頭戴學士帽,身著學位服,領到博士學位證書那一刻,是對他所有努力的最美回報,也同時宣告著他的求學之路告一段落。

在這之後,張明光將進入職業生涯的新階段。

而結果也不負眾望,清華大學的金字招牌,讓張明光很快就得到了一家世界知名企業的高薪聘用。

他憑借自己的努力,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家裏辛苦一輩子的父母未來也有了依靠。

如果按照這樣的人生軌跡走下去,可以預見,關於張明光的故事就可以圓滿地結束了。

然而,人生常常充滿意外,生活到處都有轉折。

02

半路出家,斬斷凡塵

在校園學習中,張明光享受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所帶來的快樂。

而在工作中,雖然高薪帶來了物質的享受,但也逼得他將時間和精力耗費在自己並不喜歡的事情之中。

雖說是科研工作,但不可避免地也要跑項目、應酬。

同時,張明光還要學著處理工作上複雜的人際關係,摻雜著名利追求的人際交往,遠遠不像校園中那樣單純。

剛剛步入社會的張明光,無法適應這樣的狀態,他每日都被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沒完沒了的應酬壓得喘不過氣,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個無底洞。

忙碌的生活和焦灼的心情逼得他不得不去思考,這樣生活的意義在哪裏?

不斷地思考,讓他找尋到了人生新的方向。

最終,張明光決定從此遁入空門,斬斷凡塵俗念。

他的這個決定事先沒有與任何人溝通,甚至連他的父母都不知道。

當知道兒子來到龍泉寺準備出家後,張明光的父母連夜坐車從河南老家趕到了北京。

見到兒子後,張明光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勸他改變主意。

兩人一路含辛茹苦將兒子培養成人,而兒子也沒有辜負期望,努力學習,考上了中國頂尖的學府。

在他們看來,兒子在畢業後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接下來應該成家生子,成就家庭圓滿。

但是兒子現在的選擇,完全打破了他們的期望。

他們不懂佛法,不懂經文,但是就算現在的工作做得不開心,未來無論是找個學校做老師,還是換家單位繼續工作,都是不錯的選擇。

他們一生辛勤努力,最終隻能是普通的農民,而兒子明明有著翻身的機會,眼看擁有著大好的前途,現在卻要放棄這個機會,這是他們不能理解的。

但是張明光態度非常堅決,就是想要出家。

為了讓他打消出家為僧的念頭,張明光的父母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複雜情緒,最後甚至撲通一聲,跪在了養育多年的兒子麵前苦苦哀求。

眼見如此,張明光也非常痛苦,一邊是父母,一邊是自己內心的追求。

然而,最終張明光還是堅定決心,鐵了心要出家。無論父母如何哀求,他都不為所動。

在別人看來,張明光的這個舉動貌似太過突然。

但其實,出家這個想法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大學期間,他讀書涉獵十分廣泛,其中佛學書籍讓他慢慢產生了興趣。

在佛學中,他找到久違的寧靜,找到了對人生係統而令人信服的解釋,這些內容常常令其深入其中,無法自拔。

工作之後,在那段痛苦壓抑的時間中,佛學為他開辟出了一片澄澈的淨地。

每當張明光感到內心煩躁之時,他便會抄寫或者朗誦一段佛經。

在字字真言的梵音之中,張明光可以放下紛繁的困擾,求得心中的寧靜。

如今,出家為僧,專研佛學,才是他心中真正想要的生活。

張明光的父母見事情已無法挽回,隻得尊重兒子的決定。

於是在2008年,年僅28歲的張明光在北京龍泉寺出家,如願成為了一名僧人。



而他的執意出家,也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有人說張明光的行為太過自私,沒有考慮到父母的感受,對不起父母含辛茹苦的培養,辜負了全家的期望和付出。

也有人認為他這是逃避對國家的責任,年紀輕輕,不去努力工作奮鬥,卻逃避現實,躲到寺廟中。

當然,也有不少人力挺他,覺得每個人都應該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世人的各種評價,很長一段時間都讓張明光的父母煩惱不已。

但不管外界如何評價,塵世的一切都與張明光無關了。

此時的他,每天敲鍾念經,洗滌心靈,焦灼的心情與那些痛苦的掙紮都慢慢消退。

從此,俗世少了一個清華博士張明光,而寺院卻多了一個法號“賢清法師”的僧侶。



03

潛心修行,領悟真諦

如今,距離張明光進入寺院已經過去了17年,那麽他的現狀如何呢?

在那次與父母分別之後,張明光也與凡塵俗事徹底了斷,開始專心在龍泉寺研習佛法。

在寺廟內,張明光不僅深入理解佛學,還通過高僧的指導,迅速提升了自己的佛法參悟水平。

同時,在寺院中,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他將自己所學的現代管理理念應用到寺廟管理中,極大地提高了龍泉寺的管理水平,寺廟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強。

很多不希望被世俗打擾的高人都在這裏潛心研究學習,有來自清華大學的流體力學博士禪興法師,來自清華大學的核能和熱能物理博士賢啟法師,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博士賢威法師,來自北京大學的哲學係碩士賢慶法師……

高學曆人才比比皆是。

龍泉寺被外界賦予“最強科研組織”的光環,有“北大清華分院”之稱。



在經營寺院之外,他還會到各地進行講學,點撥眾多處於迷茫中的迷途之人,並利用互聯網傳播佛法和國學,替人解惑。

在這個信息快速傳播的時代,他懷揣著一顆分享佛法智慧的心,積極參與錄製視頻課程,以現代科技的力量傳達佛法的精髓。

在他的講授下,來自各個年齡段、各個社會階層的觀眾,更加清楚地明白關於佛學的思想,求得內心的平靜和指引。

他的修行之路,雖然不如物理領域的榮耀,卻更接近心靈的深度。

在這片寧靜的寺廟中,他沐浴在佛法的光芒下,漸漸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



而與父母的關係,也漸漸和解。

一開始他執意出家,父母眼見阻止不了,隻能無奈接受他的選擇。

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父母也慢慢開始理解了。

有空的時候,兩人會來寺裏看望他,聊聊彼此的近況。

而張明光的心態也在改變。

一開始對於父母的哀求他選擇了“絕情棄義”。

到後來發現,父母還是父母,隻是他的盡孝,卻再也不是以俗世人的方式。

一些人會選擇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來表達孝心,而他在佛門中通過修行來表達自己的孝心,雖然方式不同,但是他們都表達了自己的孝心。

如今,17年過去了,張明光,遠離世俗的煩惱,在晨鍾暮鼓中,在禮佛誦經中,找尋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

寫在最後:

時至今日,對於張明光的選擇,仍是有人讚同,有人不理解。

其實,一個人怎樣的人生選擇都是自己的事情。

今天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應當尊重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正如賢清法師所言:“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頻譜,當其中一種狀態占到主導,最終達到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時候,這就是他最好的狀態。”

心安即是歸處。

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每個人都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