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馬伊琍也沒想到,爭得女兒撫養權,竟給文章做了"嫁衣"

馬伊琍也沒想到,爭得女兒撫養權,竟給文章做了"嫁衣"

文章來源: 頭號劇委會 於 2025-07-15 23:09:0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文化工作者,首先要有文化。”

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馬伊琍的“禍從口出”,其實早有預兆。

隻是她竭盡全力為女兒計深遠,卻給前夫做嫁衣,這才是最心塞的。

01

即興采訪、臨時發揮,最能檢驗一位演員的思想和口條。

白玉蘭頒獎禮視後開獎前,王安宇主持串講,采訪入圍者的心情。

被問及感受,宋佳不打磕絆地回答:

“我剛才看所有優秀女演員的入圍視頻很感動,每一個都很有魅力,我能夠有幸跟大家出現在同個畫麵裏麵,覺得很幸福。”

流暢的發言,落落大方、盡是格局。

剛好在她後一位要發言的,是馬伊琍。

宋佳回答的珠玉在前,沒做任何準備的馬伊琍,顯然有點慌。

隻能重複著她的話:

“我的心情就是,每一位提名的女演員都特別棒,然後我還有真實的感受是,前麵提名的那些男演員還有配角的演員都特別棒。

我覺得我作為一個上海人,坐在這樣一個會場裏,期待白玉蘭在上海再次綻放,是我應該要做的事。”

這席話聽上去雖然樸實,卻不怎麽落好。

前半句提女演員,拾了宋佳的牙慧,後半句來了個“真實感受”,前一句倒成了場麵話。

端水男女演員、主演配角也沒端明白。

最後又著重提了自己的戶籍優勢,明擺著給自己“挖坑”。

經此一役,團隊本該意識到,馬伊琍的即興發言需要“提前把控”,不求出口成章,但求沒有歧義。

偏偏所有人都沒這份“危機意識”。

果然在一個月之後,馬伊琍宣傳自己的新電影《花漾少女殺人事件》時,開口惹禍了。

她和張子楓在電影中飾演“母女”,聚焦東亞家庭擰巴又割裂的母女關係。

記者自然會以此為引子,讓她淺聊一下身為母親的看法。

馬伊琍說著說著,就無意識地跑偏了。

張口便說,“母女關係基本上就是一個相愛相殺,而且還有雌競的成分在裏麵。”

此話一出,爭議四起。

如果不是馬伊琍身為大青衣、好演員,作品積攢的“血”夠厚。

說她被嘲成“下一個朱丹”,一點也不為過。

上一個在節目上沒兜住,說出“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葉一茜,已經被網友噴成了篩子。

連森碟撒嬌,她都認為大家都是女人,自己知道女兒在耍什麽心機。

森碟手腕骨折了,疼得一直哭,卻被她認為是嬌氣,從而讓女兒的手腕落下了舊傷。

即便後來葉一茜發文解釋,是自己話不明確產生了誤解,還是打折了路人緣。

究其原因,她們其實都沒搞懂“雌競”的意思。

“雌競”即雌性競爭,原本是生物學中的說法,指為了爭取繁衍後代,出現同性之間競爭的現象。

後指女性之間勾心鬥角來博取男性好感的行為。

女人爭男人, 放在母女關係之間,非常之不恰當。

馬伊琍口中的“雌競”,顯然也不是這個意思。

為了女兒,她犧牲良多。

隱忍5年,換來孩子無後顧之憂的未來,不是每個母親都能做到的。

02

馬伊琍有兩個女兒。

大女兒“文君竹”,出生在她和文章最恩愛的一年,小名都被起做“文愛馬”。

她是奔著一家人和和美美過日子去的,本就大丈夫8歲的她,高齡懷孕後選擇停工保胎。

積攢下的人脈,全都不遺餘力的托舉起文章。

4年之後,文章不負所望,名聲大噪,手握《蝸居》、《雪豹》等爆款劇,風頭一時無人能及。

小女兒也在應時而來,孕育新生命徹底困牢了馬伊琍。

文章正值事業上坡不敢停工,二胎公示於外界還是被狗仔爆料的。

不同於一胎時,夫妻倆還一同出門添置嬰兒用品,期待寶貝到來。

二胎曝光,是剛好拍到了馬伊琍素顏現身北京某婦產醫院,獨自等候B超檢查。

一些微妙的夫妻變化,已然悄悄發生。

自認為是憑借一身好演技闖出成績的文章,名氣大了,架子也大了。

一改之前“甘願當馬司令背後小男人”的說辭,反倒說“我文章其實不是靠誰誰誰”。

人一飄起來,耍大牌的新聞層出不窮。

去杭州宣傳新劇突然想家,半夜要求工作人員去找陝西麵館,買地道的油潑麵。

吃不著、不上台。

線下活動,指定要喝星巴克的美式咖啡、水果也必須是星巴克的水果拚盤。

這些損害口碑的爛攤子,馬伊琍尚且能替他收拾。

可是“暖飽欲望生”,周一見的醜聞曝光後,震驚中外。

尚在小女兒哺乳期的馬伊琍,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

大女兒尚在牙牙學語,缺不得父親陪伴,小女兒更在繈褓之中,還沒感受到父母庇佑。

一句“且行且珍惜”的諒解,是她無奈下的舉措。

卻讓外界誤認為她是大婆教荼毒的孬種,這都能原諒。

“犧牲式母愛”的付出,直到5年後才讓眾人反應過來。

此時的大女兒已經11歲,已經是懂事的年紀,小女兒也6歲可以上小學了。

童年的成長期,沒讓文章錯過,盡了她最大能力減輕了原生家庭對倆女兒的傷害。

還用這段時間抵住壓力,重啟事業。

讓自己重新回到熒幕前,有了養孩子的能力。

最絕的是,她在姚笛官宣喜訊的後一天,就宣布了和文章離婚的消息,並果斷爭取了兩個女兒的撫養權。

徹底斬斷了兩人再續前緣的可能,也為兩個孩子提供了一份前夫不會再生子的保障。

而新的挑戰,也才剛剛開始。

03

做好單親媽媽,沒那麽容易。

從小曝光於鏡頭之下的文愛馬,出落得窈窕美麗,一張臉結合了父母的優點,初見星味。

馬伊琍更是從小為她鋪路,常見她帶著女兒參加各種舞蹈比賽。

小女兒出生時剛好趕上家庭醜聞,為了保護孩子,馬伊琍從未讓她正臉曝光於人前。

處處為孩子考慮的同時,馬伊琍還要平衡事業。

父親缺位的情況下,她既當爹又當媽,似乎已經習慣了掌控孩子的每個成長細節。

眼下,大女兒的年紀已經到了青春期,小女兒馬上步入青春期,而49歲的馬伊琍則要走進更年期。

伴隨著成長陣痛期到來的,還有話語權、決定權的掙紮與反抗、依賴與脫離。

正是這種母女權力的爭奪,被馬伊琍詞不達意的表達成了“雌競”。

雖說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但斷章取義更不可取,聽完馬伊琍的完整采訪才知道,她想說的其實是:

“母女關係裏要搞清自己才是主體,母親要先愛自己、再愛別人,否則女兒會不可避免地重複母親走過的錯路。”

她不光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她也在不斷學習著如何做好媽媽,從“犧牲型”慢慢進化為“朋友型”。

雙方擺在同樣的位置,兩個女兒甚至還能為她接下來的擇偶標準,出謀劃策。

也正因此,她也努力不讓這一代的積怨牽扯到下一代。

兩個女兒和文章的關係,並沒受離婚影響。

文章出演話劇全國巡演,女兒愛馬到場支持,演出結束還上台牽著爸爸的手一起致謝觀眾。

去年過年期間,女兒也是跟著爸爸回老家一起過的。

愛馬還在社交平台曬出了和爸爸的合照,父女關係很是融洽,溫馨有愛。

這健康的親子關係背後,都是馬伊琍的理解和成全。

單因一詞之差,就讓她陷入輿論的深坑被四處圍剿,拱手為前夫做了好爸爸的嫁衣。

對她來說,實在不公平。

愛的延續和救贖,才是她包裹的一顆真心。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拒鎮壓學生!六四抗命軍長徐勤先受審照首曝光
做飯喜歡放“蒜”的人,身體到底有什麽特別之處?
特大橋轟然垮塌,基建神話後的巨大黑洞!
拜倫在父親就職典禮上究竟對拜登說了啥?終於揭曉
美國政府大動刀?OPT或被終結 留學生天要塌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武嚇日本!中自今起於黃海8天實彈射擊 距九州僅900公裏
中國遊客取消赴日,專家預測:日本經濟損失"恐達1.7兆"
中日會晤:中方官員雙手插兜送客 日方低頭聽訓…
427-1!眾院壓倒性通過 要求公布愛潑斯坦文件
中國外交部官員解釋“插兜送客”:天冷 不便握手
日本71歲女兒殺死102歲母親震驚全國 稱“我太累了”
日本官員低頭聽中方講話,胡錫進很高興,評論區很清醒
紐約時報:特朗普無法“翻篇”的愛潑斯坦案
關於愛潑斯坦文件 美媒揭川普態度突然反轉幕後
美國數學危機:學生不會算 老師不會教 體製不肯改!
美智庫倡台灣能源船隻“掛美國旗” 由美軍艦護航
中國突然再次宣布: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
特朗普盛情款待沙特王儲,就卡舒吉遇害事件為其辯護
美國會壓倒性票數通過!公開"淫魔富商"艾普斯坦檔案
美退將:中國反常行為,逼日本說出真心話
“沒剪刀”為何成熱梗?女遊客向酒店借剪刀引發熱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馬伊琍也沒想到,爭得女兒撫養權,竟給文章做了"嫁衣"

頭號劇委會 2025-07-15 23:09:07
“文化工作者,首先要有文化。”

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馬伊琍的“禍從口出”,其實早有預兆。

隻是她竭盡全力為女兒計深遠,卻給前夫做嫁衣,這才是最心塞的。

01

即興采訪、臨時發揮,最能檢驗一位演員的思想和口條。

白玉蘭頒獎禮視後開獎前,王安宇主持串講,采訪入圍者的心情。

被問及感受,宋佳不打磕絆地回答:

“我剛才看所有優秀女演員的入圍視頻很感動,每一個都很有魅力,我能夠有幸跟大家出現在同個畫麵裏麵,覺得很幸福。”

流暢的發言,落落大方、盡是格局。

剛好在她後一位要發言的,是馬伊琍。

宋佳回答的珠玉在前,沒做任何準備的馬伊琍,顯然有點慌。

隻能重複著她的話:

“我的心情就是,每一位提名的女演員都特別棒,然後我還有真實的感受是,前麵提名的那些男演員還有配角的演員都特別棒。

我覺得我作為一個上海人,坐在這樣一個會場裏,期待白玉蘭在上海再次綻放,是我應該要做的事。”

這席話聽上去雖然樸實,卻不怎麽落好。

前半句提女演員,拾了宋佳的牙慧,後半句來了個“真實感受”,前一句倒成了場麵話。

端水男女演員、主演配角也沒端明白。

最後又著重提了自己的戶籍優勢,明擺著給自己“挖坑”。

經此一役,團隊本該意識到,馬伊琍的即興發言需要“提前把控”,不求出口成章,但求沒有歧義。

偏偏所有人都沒這份“危機意識”。

果然在一個月之後,馬伊琍宣傳自己的新電影《花漾少女殺人事件》時,開口惹禍了。

她和張子楓在電影中飾演“母女”,聚焦東亞家庭擰巴又割裂的母女關係。

記者自然會以此為引子,讓她淺聊一下身為母親的看法。

馬伊琍說著說著,就無意識地跑偏了。

張口便說,“母女關係基本上就是一個相愛相殺,而且還有雌競的成分在裏麵。”

此話一出,爭議四起。

如果不是馬伊琍身為大青衣、好演員,作品積攢的“血”夠厚。

說她被嘲成“下一個朱丹”,一點也不為過。

上一個在節目上沒兜住,說出“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葉一茜,已經被網友噴成了篩子。

連森碟撒嬌,她都認為大家都是女人,自己知道女兒在耍什麽心機。

森碟手腕骨折了,疼得一直哭,卻被她認為是嬌氣,從而讓女兒的手腕落下了舊傷。

即便後來葉一茜發文解釋,是自己話不明確產生了誤解,還是打折了路人緣。

究其原因,她們其實都沒搞懂“雌競”的意思。

“雌競”即雌性競爭,原本是生物學中的說法,指為了爭取繁衍後代,出現同性之間競爭的現象。

後指女性之間勾心鬥角來博取男性好感的行為。

女人爭男人, 放在母女關係之間,非常之不恰當。

馬伊琍口中的“雌競”,顯然也不是這個意思。

為了女兒,她犧牲良多。

隱忍5年,換來孩子無後顧之憂的未來,不是每個母親都能做到的。

02

馬伊琍有兩個女兒。

大女兒“文君竹”,出生在她和文章最恩愛的一年,小名都被起做“文愛馬”。

她是奔著一家人和和美美過日子去的,本就大丈夫8歲的她,高齡懷孕後選擇停工保胎。

積攢下的人脈,全都不遺餘力的托舉起文章。

4年之後,文章不負所望,名聲大噪,手握《蝸居》、《雪豹》等爆款劇,風頭一時無人能及。

小女兒也在應時而來,孕育新生命徹底困牢了馬伊琍。

文章正值事業上坡不敢停工,二胎公示於外界還是被狗仔爆料的。

不同於一胎時,夫妻倆還一同出門添置嬰兒用品,期待寶貝到來。

二胎曝光,是剛好拍到了馬伊琍素顏現身北京某婦產醫院,獨自等候B超檢查。

一些微妙的夫妻變化,已然悄悄發生。

自認為是憑借一身好演技闖出成績的文章,名氣大了,架子也大了。

一改之前“甘願當馬司令背後小男人”的說辭,反倒說“我文章其實不是靠誰誰誰”。

人一飄起來,耍大牌的新聞層出不窮。

去杭州宣傳新劇突然想家,半夜要求工作人員去找陝西麵館,買地道的油潑麵。

吃不著、不上台。

線下活動,指定要喝星巴克的美式咖啡、水果也必須是星巴克的水果拚盤。

這些損害口碑的爛攤子,馬伊琍尚且能替他收拾。

可是“暖飽欲望生”,周一見的醜聞曝光後,震驚中外。

尚在小女兒哺乳期的馬伊琍,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

大女兒尚在牙牙學語,缺不得父親陪伴,小女兒更在繈褓之中,還沒感受到父母庇佑。

一句“且行且珍惜”的諒解,是她無奈下的舉措。

卻讓外界誤認為她是大婆教荼毒的孬種,這都能原諒。

“犧牲式母愛”的付出,直到5年後才讓眾人反應過來。

此時的大女兒已經11歲,已經是懂事的年紀,小女兒也6歲可以上小學了。

童年的成長期,沒讓文章錯過,盡了她最大能力減輕了原生家庭對倆女兒的傷害。

還用這段時間抵住壓力,重啟事業。

讓自己重新回到熒幕前,有了養孩子的能力。

最絕的是,她在姚笛官宣喜訊的後一天,就宣布了和文章離婚的消息,並果斷爭取了兩個女兒的撫養權。

徹底斬斷了兩人再續前緣的可能,也為兩個孩子提供了一份前夫不會再生子的保障。

而新的挑戰,也才剛剛開始。

03

做好單親媽媽,沒那麽容易。

從小曝光於鏡頭之下的文愛馬,出落得窈窕美麗,一張臉結合了父母的優點,初見星味。

馬伊琍更是從小為她鋪路,常見她帶著女兒參加各種舞蹈比賽。

小女兒出生時剛好趕上家庭醜聞,為了保護孩子,馬伊琍從未讓她正臉曝光於人前。

處處為孩子考慮的同時,馬伊琍還要平衡事業。

父親缺位的情況下,她既當爹又當媽,似乎已經習慣了掌控孩子的每個成長細節。

眼下,大女兒的年紀已經到了青春期,小女兒馬上步入青春期,而49歲的馬伊琍則要走進更年期。

伴隨著成長陣痛期到來的,還有話語權、決定權的掙紮與反抗、依賴與脫離。

正是這種母女權力的爭奪,被馬伊琍詞不達意的表達成了“雌競”。

雖說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但斷章取義更不可取,聽完馬伊琍的完整采訪才知道,她想說的其實是:

“母女關係裏要搞清自己才是主體,母親要先愛自己、再愛別人,否則女兒會不可避免地重複母親走過的錯路。”

她不光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她也在不斷學習著如何做好媽媽,從“犧牲型”慢慢進化為“朋友型”。

雙方擺在同樣的位置,兩個女兒甚至還能為她接下來的擇偶標準,出謀劃策。

也正因此,她也努力不讓這一代的積怨牽扯到下一代。

兩個女兒和文章的關係,並沒受離婚影響。

文章出演話劇全國巡演,女兒愛馬到場支持,演出結束還上台牽著爸爸的手一起致謝觀眾。

去年過年期間,女兒也是跟著爸爸回老家一起過的。

愛馬還在社交平台曬出了和爸爸的合照,父女關係很是融洽,溫馨有愛。

這健康的親子關係背後,都是馬伊琍的理解和成全。

單因一詞之差,就讓她陷入輿論的深坑被四處圍剿,拱手為前夫做了好爸爸的嫁衣。

對她來說,實在不公平。

愛的延續和救贖,才是她包裹的一顆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