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27歲女遊客在三亞被蛇咬傷身亡事件引發關注。
據媒體報道,事發6月1日晚上11點左右,一名女子被不明物咬傷,家屬稱是在花壇附近被毒蛇咬傷,經醫院初步診斷為蟲咬傷、不明物咬傷,後來女子出現並發症昏厥抽搐,轉院去另一家醫院,於6月2日清晨搶救無效離世。
家屬質疑首診的三亞中心醫院存在誤診、延誤治療,以及後續接診醫院搶救措施不當。據報道,目前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已組織兩家醫院與家屬協商處理,同時已調取死者在兩家醫院的病曆,相關情況正在處置中。
三亞有3家醫院配備抗蛇毒血清
首診醫院未儲備
大河報《看見》記者注意到,2024年海南省印發《關於加強蛇傷規範救治網絡建設工作的通知》《蛇咬傷診療規範》,對海南省8家蛇傷救治中心授牌,並公布三亞有3家醫院配備了抗蛇毒血清,其中包括:三亞市中醫院、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南部戰區海軍第二醫院。
據新京報報道,三亞市醫調委工作人員稱,被毒蛇咬後需知道蛇的種類才能匹配血清。此次事件首診醫院三亞中心醫院未儲備抗蛇毒血清。
患者自述可能是蛇傷
醫院初診為不明物咬傷
此外,也有網友提出疑問,患者在自述“可能是毒蛇”的情況下,為何醫院初步診斷為“蟲咬傷、不明物咬傷”,而非考慮蛇傷?醫院是否有明確的鑒別診斷指引和應急預案?
記者注意到,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範(2021年版)》關於蛇咬傷診療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蛇咬傷診斷主要依據蛇咬傷病史及相應的臨床表現。病史詢問的重點是蛇咬傷的時間、地點、症狀和體征。可以根據發病地域,患者捕捉到、拍攝到蛇的照片或已看見蛇並能通過圖譜進行辨認判斷蛇種類,結合患者臨床症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等判斷病情嚴重程度。
據此前新京報報道,家屬稱天太黑沒看到蛇,患者被咬傷後,曾打手電尋找但沒找到。另據封麵新聞,家屬稱:“隻看到腳趾上有兩個小點點,我們感覺是蛇,但沒看到什麽蛇。”
《規範》寫明毒蛇咬傷鑒別診斷方法:毒蛇咬傷局部可見兩顆較大呈“..”分布的毒牙咬痕,亦有呈“::”形。除毒牙痕外,還出現副毒牙痕跡的分布形狀。傷口多有劇痛難忍或麻木感、出血不止等症狀,咬傷肢體短時間內可出現腫脹、瘀斑、血皰、水皰,甚至出現骨筋膜室綜合征、組織壞死。依據蛇毒種類不同,全身表現各不相同。
規範提及,如果確定了係毒蛇咬傷,院內應為蛇咬傷患者開通綠色通道,盡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可以提高患者救治效果,並建議蛇咬傷高發地區醫院急診科配備該地區常見毒蛇的抗蛇毒血清。
且抗蛇毒血清免疫球蛋白(抗蛇毒血清)是治療毒蛇咬傷的唯一切實有效的藥物。
抗蛇毒血清使用並非隨意使用,而是有具體要求。規範寫明了抗蛇毒血清使用指征,要明確毒蛇咬傷和疑似診斷為毒蛇咬傷,並伴有以下至少一項中毒表現的患者需使用抗蛇毒血清。中毒表現:①咬傷48小時內局部腫脹超過咬傷肢體一半;②腫脹快速進展;③咬傷後毒素回流淋巴結腫痛;④全身中毒表現:出現凝血障礙、血小板減少,全身髒器、器官自發性出血等凝血功能障礙表現,上瞼下垂、眼外肌麻痹、瞳孔散大等神經係統中毒表現,少尿或無尿、肌酐升高等急性腎損傷或腎衰竭表現,肌痛、高鉀血症等橫紋肌溶解表現,低血壓、休克、心律失常、異常心電圖等。
值得注意的是,規範還寫明了毒蛇咬傷與其他毒蟲咬傷的鑒別方法。
蜈蚣咬傷症狀:劇痛,局部炎症,可有組織壞死,牙痕呈楔狀,無下頦牙痕,傷口不麻,全身症狀輕或無。
胡蜂:局部腫痛,傷口多個點狀,可發生休克及腎功能衰竭。
蠍子:局部疼痛、麻木。常有流淚、流涎。
3日下午,大河報《看見》記者聯係到逝者的弟弟李先生,其提供了一張逝者足部傷口照片,傷口被紅圈標出,記者看到右腳第二趾的右側有一處傷口,但因圖片模糊,無法看清具體情況,家屬強調傷口處有兩個齒痕。
此外,據家屬描述,其姐姐有嘔吐、舌頭發麻等症狀。在醫院抽血化驗發現白細胞偏高,血小板偏低。
專業人士觀點不一,有認為銀環蛇咬傷
有認為毒蟲咬傷後的I型超敏反應
據封麵新聞報道,溫州市蛇類研究所負責人陳俊標介紹,根據家屬描述的情況,他初步判斷女遊客是被銀環蛇咬傷。
知名醫學博主白衣山貓發文稱,通過目前公開信息,他推測該女遊客可能並非被毒蛇咬傷,而是被一種毒蟲咬傷。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短時間內第二次被某種毒蟲咬傷以後的Ⅰ型超敏反應。這種毒蟲,常見的有蜈蚣、馬蜂、蜜蜂、蠍子等昆蟲類。
白衣山貓認為,病曆上,醫生寫了幾個診斷:乏力,喉水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次被毒蟲咬傷以後,所表現出來的Ⅰ型超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就包括因為過敏,肺支氣管和肺支氣管黏膜水腫,這時候會表現出肺濕囉音,乏力;因為喉頭黏膜水腫,患者會出現喉水腫。患者死亡前的臨床表現,和Ⅰ型超敏反應符合,與被毒蛇咬傷中毒的臨床表現不符合。
結合目前公開信息,白衣山貓認為,醫生可能是由於經驗不足,對於這種非常罕見的毒蟲咬傷以後,出現的I型超敏反應沒有認識,才會出現問題。
三亞衛生健康委通報:
正開展調查處理等工作
6月3日晚,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情況通報:2025年6月2日,一遊客在三亞被不明物咬傷,自行前往醫院就診,先後經三亞中心醫院和某戰區醫院救治無效後死亡。我們對患者不幸逝世深感悲痛,對逝者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有關情況如下:
2025年6月2日淩晨零時許遊客付淇某某步行回酒店途中被不明物咬傷並流血,回酒店簡單消毒並處理傷口後,打的士於01:05到達三亞中心醫院,自述因“不明生物咬傷後惡心嘔吐右下肢麻木1小時”來院就診,後轉至某戰區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我委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於2025年6月3日淩晨02:26組織三亞中心醫院、某戰區醫院相關負責人及市應急、公安、旅文等部門與患者家屬當麵進行了溝通交流。目前,調查組已將涉及的兩家醫院相關病曆資料進行封存,並聯合省級專家組正加緊開展調查處理和逝者善後、家屬安撫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