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幕裏一有孫儷,就是奔著類型裏的天花板去的。
演得甄嬛,宮廷劇裏誰能與之爭鋒,不隨時間流逝而過時。
小姨多鶴時期,顏值巔峰,驚為天人,一雙大眼睛賊撩人,且難得乖巧的樣子,話少而真摯的演繹了一段非常年代的苦難史。
理想之城一播,就成華語職場劇的楷模。
既有冰冷刻骨的現實,也有理想的裝點,職場博弈部分“酣暢淋漓”,隻是建築題材偏冷門,離普通老百姓遙遠,算是被嚴重低估的一部。
孫儷的過人之處在,活得通透,求質而不堆量,接戲非常謹慎,遇不到屬意的寧願“怠工”。
紅極一時之際浪費曝光度,錢雖然能賺飽,一來觀眾視覺疲勞,二來演員工作疲勞又無法兼顧家庭,都非長久之策。
孫儷做到慎重選擇一劇本,不流水線式拍,花時間去“磨”,上次女主戲還是3年前的《理想之城》。
用她話來講,“每次拍戲,每塑造一角色,皆如臨大敵,行軍打仗般,沒有半刻停歇”…真沉進去,用靈魂詮釋,她投之以“好戲”,觀眾報之以“收視率”,每次一播都達到現象級,內娛頭部的地位如磐,讓整個急功近利的圈子沉默了。
停停歇歇後再出發,事業跟家庭、健康啥都沒耽誤,幾乎圓滿。
像是新戲《烏雲之上》,開播即熱播,沒有提前營銷宣發,突然空降,排播也不磨嘰,17集的量用6天就速度更完,這次,娘娘要碰一碰懸疑劇的天花板。
娘娘繼《玉觀音》後再演繹女警形象,
那時剛出道,一張稚氣未脫的臉,那麽明亮,純欲的聖潔感,沒一點雜質,眼淚說來就來,年紀輕輕卻撐得起複雜的人設,苦情悲情又純情。
一類角色,換42歲的孫儷演,大變特變,是颯爽、剛直的,丟掉女人味兒。
這種風格是她年齡上來後一直偏愛的人設,周瑩、房似錦、蘇筱如出一轍,勁勁的,彪悍,自然流露的匪氣,大白話就是一種殺伐決斷的果斷氣質。
親審嫌犯,語氣強硬,一副雷霆之勢,
當罪徒狡辯時,她又純靠眼神震懾望穿,直刺其內心,這般“狠”臉,好像從未見孫儷演過,恍惚間,鄧超附體的感覺。
安心,多牽絆在一個情字上,這次飾演的韓青,更突出專業,一名老練,智慧型的刑警。
智謀閱曆統統有,眸光一閃,任何蛛絲馬跡盡收眼底,推理起來,每處邏輯都理的清晰,油然一種跟隨她視角抽絲剝繭的暢快感。
能文也能武,緝凶時的韓青,動作幹淨利落,扣動扳機沒絲毫拖泥帶水。
那迅猛的速度,衝鋒的力量,在一群高大的男人堆裏,沒有一點柔弱之感,身姿挺拔,氣場攝人,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程度,褒義的。
劇裏有一幕是,不施脂澤的韓青,掬一捧清水拍把臉就成,心思都在案子上,略過那些繁瑣的扮靚步驟,原生態出鏡。
一旁的男同事都嫌她糙,勸起來:光用水洗臉,是對臉的不尊重,得保養。
一段劇情,不知戳穿多少女星的體麵,演類似警花,一水的濃妝豔抹,佟麗婭嘴唇豔,劉濤裝氣場,各有各的致命槽點。
孫儷戲裏“不講究”,戲外好像一樣,很長一段時間孫儷都被吐槽狀態欠佳。
甲亢似的眼瞪著,兩頰的腮幫子鼓起來,顏值較甄嬛時期斷崖滑坡,偶爾造型也雷,又執念於大齡露腿,頂著不咋變的微商發型,每露一麵,都要被嘴毒的觀眾老爺狠狠呲噠一番。
對臉的態度,孫儷在采訪裏強調道,能接受,終將在大家的視野裏慢慢老去,不刻意找角度,希望呈現真實一麵。
哭戲,是孫儷的拿手,演甄嬛時就見識過,胎滑掉時哀哀欲絕,被莞莞類卿“困”住時頹唐絕望,別離沈眉莊時又是淒厲的哭喊,強烈喘息,好似被人扼住喉嚨。
皆不同情緒的嗚咽流淚,不管哪樣,都能把觀眾的眼淚給煽出來。
烏雲之上裏,孫儷的哭切換成磅礴模式,撕扯著嗓音,聲浪如滾滾驚雷,震蕩四周。
因為太投入,拍攝現場的孫儷不慎向後栽倒,倆男演員都沒扶住。
突遇意外,再站起來的孫儷仍在戲裏,眉擰著,下唇不受控製地顫抖,嘴巴大張著,抽噎聲從喉間溢出,淚水吧嗒吧嗒往下掉。
好演員似乎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一個失誤在孫儷的手裏成了往下演的抓手,借此完成歇斯底裏的崩潰到哀傷、茫然靜靜蔓延的過渡,一段神級表演就此誕生。
是不是進入角色,看她的手都在情緒裏,青筋血管都是暴起狀態。
這部劇後,想來孫儷的另一大戲會銜接播出,即《蠻好的人生》,都被央視黃金檔預定,品質免檢。
孫儷化身胡曼黎再“攪”職場。
也是因為這部戲,娘娘終於蓄了溫婉氣質的長發,眉眼再暈染上美人氛圍,圓圓的杏仁眼透著盈盈秋波,隻一眼看客骨頭皆酥,雖難及年輕時的飽滿芬芳,此時歲月的饋贈浸透於骨,別具一番成熟韻致。
一刑偵,一都市,一酷颯的警花,一雷厲的女強,兩大作前後腳一播,敢打賭,孫儷的“春天”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