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前後,是殯葬用品的銷售高峰,天價豪華祭祀用品經常受到網友吐槽,2024年,江蘇南通6800元豪華“紙別墅”曾驚呆網友,當地官方不得不出台通告,禁止製售殯葬用品。
2025年清明節前夕,極目新聞記者發現,在南通所屬的蘇南地區,紙別墅仍在大量銷售,而且規模和價格更加誇張。常州市武進區一商家稱,其雙層紙別墅最大號的麵積達200平方米,售價1.5萬元。同時,商家們否認這是個暴利行業,稱成本要占產品售價的70%至80%。
為何去年的禁令未能嚴格執行?南通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回應記者道:“我們一直在倡導綠色祭掃、文明祭掃,但同時也要尊重民風民俗。一說禁止就完全沒有了,這可能嗎?”
紙別墅遠看幾乎能以假亂真 (視頻截圖)
南通曾禁止製售殯葬用品
2024年清明前夕,江蘇南通的兩層甚至三層的紙別墅曾驚呆網友。
視頻裏,紙別墅配有小院,外牆和內飾看起來都十分豪華,宛如真實的豪宅。當時製作人員介紹,一座35平方米的紙別墅售價6800元,而且需要提前20天預訂。這種紙別墅在焚燒時,火苗竄出十幾米高,空氣中到處都是燃燒後的紙灰,場麵有些嚇人。
公開資料顯示,這種紙別墅是南通“紮庫”的一種。舊時當地富裕人家的老爺老太太去世,出殯時要紮庫,即紮紙人、紙馬、紙屋、紙車等。喪禮舉行完畢,當場將這些精心製作的五顏六色之“庫”一把火燒掉,希望老爺能在另一個世界享用它們。
這種在南通延續多年且司空見慣的風俗,2024年在網上引發爭議,尤其是豪華的紙別墅,被網友認為鋪張浪費、汙染環境,還有火災風險。2017年,南通一小區內就有人燒二層樓高的“紮庫”,消防隊出動了高壓水槍滅火。
殯葬用品越來越豪華,導致喪事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還公布了一起因喪事鋪張浪費引發的遺產糾紛案件。2024年初,年逾八十的王炳賢(化名)、張鳳和(化名)夫婦接連去世,兩位老人無兒無女,親戚們決定由其侄子王義操辦喪事,並將老人留下的23萬元遺產交給他。王義對張鳳和的喪事大操大辦,將23萬元遺產全部花光,親戚們十分氣憤,將王義起訴至法庭,要求他返還其占有的張鳳和遺產。法院審理認為,王義的行為明顯屬於鋪張浪費,不符合公序良俗原則,判決其賠償其他親戚62500元。
針對豪華殯葬用品,南通官方也有過整頓動作。2024年3月25日,南通市民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共同發布《禁止製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通告》:“為進一步推動我市殯葬改革,摒棄喪葬陋俗,倡導文明祭祀,淨化城市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殯葬管理條例》《江蘇省殯葬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現通告如下:全市範圍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製造、銷售冥幣紙錢、紙紮實物等封建迷信殯葬用品。違反本通告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會同同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予以沒收,可以並處製造、銷售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晚上的紙別墅看起來更為“豪華” (視頻截圖)
大號雙層紙別墅售價1.5萬元
2025年清明節即將到來,極目新聞記者在網上發現,在南通及其周邊的常州、蘇州、無錫、泰州等蘇南地區,包含紙別墅在內的紮庫產品仍然不少,且規模和價格似乎仍有上升之勢。
季先生在南通市從事“紮庫”工作,他告訴記者,他紮的紙別墅最大的有十幾米長,四五米寬,要做十多天才做好一個,可賣五六千元。他們主要是做當地及周邊的生意,外地的單子做不了:“這東西太大了,不好寄,不懂的人也不會安裝。”
泰州市的紮庫老板薛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工廠做的紙別墅,普通的是5米長,最長的可以做到10米長,高約4米,價格在1萬元左右。他介紹,雖然叫紙別墅,其外層主要是布,“如果用紙那就更費時,價格更貴。”薛先生說,他們做本地以及周邊城市的生意,師傅隨車上門安裝,所以最遠去兩三百公裏外的地方,更遠的單就不接了。
常州市武進區的“紮庫”老板楊先生則對記者表示,他們公司有4000多平方米的倉庫,專門用來存放紙別墅(也是由布製作的)。最大號的紙別墅上下兩層帶院子,長寬均為10.5米,裏麵配有桌凳、家電、床、汽車等,一共約200平方米,售價1.5萬元,製作完成需要20來天。
與其他老板不同,楊先生的公司也做外地生意,周邊省份經常會有人找他們訂貨。最近,他們甚至接了湖南常德的一個單子,工廠的師傅跟車出發上門安裝,“三四個小時就能安裝好,不懂的人可能要安裝一整天。”楊先生說,他們最近生意比較好,公司的16名師傅都忙起來了。
總麵積達200平方米的紙別墅一角 (視頻截圖)
商家否認“暴利”
“紮庫”在蘇南地區經久不衰,主要是因為當地的風俗根深蒂固。南通有網友向記者介紹,當地人去世後,會有三次比較隆重的紀念活動。第一次是“五七”,即傳說中的亡魂重新投生日,家中要請和尚念經,請庫匠紮紙房子;第二次是去世三周年,第三次是去世十周年。
無錫市的胡先生專門做“紮庫”材料生意,批發布料、木條、羅馬柱等,也賣半成品給外地人進行組裝,河南、安徽、山東客商都從他這裏進貨。他對記者介紹,早年紮庫用的是蘆葦和紙,一刮風下雨就破了,所以現在用布和木條,紮的庫更為結實。如今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在各個紀念日也更舍得為逝者花錢,所以雖然很多人都在做這個生意,但他多年來生意一直不錯。
無論是南通本地從事紮庫的季先生,還是周邊城市的紮庫老板,他們都對記者表示,南通去年發布的《禁止製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通告》並沒有特別嚴格地執行,也沒有對他們的生意產生太大影響。3月31日,極目新聞記者就該通告的落實情況致電南通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含糊地表示:“我們一直在倡導綠色祭掃、文明祭掃,但同時也要尊重民風民俗。”他表示,這項工作的推進需要一個過程,“一說禁止就完全沒有了,這可能嗎?”
紙別墅越做越大,價格越來越貴,從去年的6800元漲到今年的1萬多元,但商家認為,這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暴利行業。常州的楊先生表示,雖然他們的豪華紙別墅賣到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但材料、人工等成本也不低,“成本要占產品售價的70%至80%。”
無錫市的胡先生則介紹,他將紙別墅的材料發給外地客商組裝成成品出售,“3000元的材料,組裝成別墅後,最高能賣到4500至5000元,這要看當地的具體情況。”
關於紙別墅的價格問題,記者也谘詢了部分相關部門。常州市武進區民政局工作人員表示,當地有規定,禁止製造和出售冥幣等封建迷信物品;至於紙別墅,當地沒有明文禁止,但並不倡導。對當地有占地200平方米、售價1.5萬元的天價紙別墅一事,他們將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