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今年春季開學時各個學校的開學典禮嗎?作為寒假裏的大熱,“哪吒IP”元素出現在了成都大多數中小學的開學典禮上。
成都市大邑縣韓場學校也在開學時安排了一份調研報告,主題是讓學生們分享《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的觀影感受。然而,回收的數據讓學校有些意外——“一至六年級,85%的學生都沒有看過這部電影。”
這讓韓場學校校長李濤的心裏有些複雜。“從動畫水平、電影傳遞的溫暖親情以及個體自我突破等價值觀來看,我們都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值得小學生觀看的電影。”
但另一個現實是,韓場學校是大邑縣首所鄉村九年一貫製學校,學校位於成都市大邑縣最南端的安仁鎮韓場社區,全校學生裏,留守兒童占比大約60%到70%,這還沒包含部分來自經濟困難家庭的孩子,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沒有機會到電影院觀看電影。
“既然如此,那就由學校來想辦法安排!”經過和當地影院的溝通,並在充分做好交通等預案後,2月27日開始,學校首批400名學生在學校組織下,走進了電影院。
▲大邑縣韓場學校的師生們在電影院內觀影
一份讓人心情複雜的調研報告:
“85%的孩子沒機會去電影院看《哪吒2》”
做一份關於《哪吒2》的觀影報告,是基於韓場學校對教學方式多樣性的探索。“學習不隻有課堂,教育不限於學校,夢想不止於遠方,把課堂搬進影院,讓哪吒激勵成長!”
以《哪吒2》為例,無論是導演餃子的個人經曆,還是其團隊五年磨一劍的精神,又或者是電影本身傳達出的價值觀等,在學校看來,都是極好的教育素材。
但“85%的孩子沒看過”,這個數據,不但讓這場觀影分享無法進行,也讓學校和老師們心情複雜。“大家看完報告後,都感覺心裏酸酸的。”
李濤也由此開始想,能不能由學校來統一組織孩子們觀看?但這個想法,麵臨的問題比較多,開支、交通、和家長的溝通等都是問題。
為此,學校專題討論了包場帶孩子們看電影這件事,老師們都十分支持,“大家覺得觀影既是一次學習,也是一次特別的教育。”
老師們支持,孩子們也想看,集體觀影這件事也就被學校提上了議程,並逐一解決其間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李濤談到,首先是票價,畢竟,對於一所偏遠鄉村學校來說,可支配經費非常有限。為此,學校專門和影院進行了溝通,“平時這家影院的《哪吒2》,正常票價是40多元一人,這次我們一個人隻花了30元。”
其次是交通,全校學生出行,無論是組織保障,還是安全保障,都不是一個小問題,“從學校到我們找的這家電影院有近30公裏的距離,開車也得花上半個小時,我們先是協調了近10輛大巴輪流接送,其次還和交警部門進行了溝通協調,在一路上做了周全保障。”
其次就是家長告知等細節工作,“總之,我們希望把這份工作做得細一些,再細一些。”
▲大邑縣韓場學校的師生們走進電影院
一次特別的觀影:
課堂搬進電影院,播放廳裏沸騰了
2月27日,在韓場學校老師們的護送下,四至六年級的近400名學生,先行來到了大邑縣西嶺國際影城觀看了《哪吒2》。
精彩的故事、炫酷的特效、震撼的視聽效果、直逼靈魂的經典台詞,以及傳統文化與現代思想的交織碰撞,讓孩子們全程沉浸其中。“由於是包場,不擔心會影響到其他觀眾,所以孩子們很放鬆,時而大笑,時而歡呼,時而集體鼓掌,場子都沸騰了,看得出來,他們都很開心。”
學生劉瑋浩看完後第一時間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電影中哪吒的故事讓我深受啟發,每個人都會麵對困難,隻要永不放棄,堅持自我超越,不斷突破自我,一定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站得更高、望得更遠。”
同場觀看的老師們也有頗多感受。“作為老師,在觀看完電影《哪吒2》後,太乙真人的角色就深深觸動了我,也引發了自己對教育事業的深刻反思。就像韓愈在《師說》裏所說的一樣,‘弟子不必不如師’,當老師的,應該對學生有更高的包容度,鼓勵他們去尋找自己人生的路。”
不少孩子回家後,也跟家裏人分享了觀影經曆。有家長專門向學校發來了感謝信息,“感謝學校的精心安排,沒想到竟然還會專門帶著孩子們看電影。”
▲大邑縣韓場學校的師生們在電影院內觀影
看到孩子們的開心笑臉以及家長的感謝,李濤也很感謝主管部門對學校的關心和支持,同時十分感慨:“我們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對於鄉村學校的孩子來說,平時要家長專門跑幾十公裏帶他們去看電影,可能存在困難,如果我們的一點用心,能為他們的童年增添一份快樂的回憶,那麽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我們更希望這些來自鄉村的孩子,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不斷去摸高,去探索自己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據了解,出於經費和組織等原因,學校後續還將分批組織其餘年級的孩子們到電影院集體觀影。“等全校孩子都看完了,我們還在計劃用多種形式分享他們的觀影體會,讓電影院裏這堂特殊一課,真正能為他們的成長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