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更愛抽象年貨:買發財樹,囤電子券,給寵物做年夜飯
每日人物
2025-01-22 23:45:21
買年貨,對中國人來說意義非凡。年貨買什麽,關係到本地的風俗文化,也是一種情感溝通。年貨還是反映社會變化的一個小切口——相比過去,今年大眾的消費習慣、消費場景,品牌和平台的策略,甚至一些行業的運行機製,又發生了很大變化。
零售專家黃碧雲,在得到的一個專欄裏分享過“如何用2000塊錢置辦全套的年貨”,這是一位在零售行業工作了23年的女性,她懂零售行業,也懂年輕人的心理。去年,黃碧雲跟每日人物分享了《當中產開始為年貨省錢》,今年,黃碧雲把關注重點放在了00後的身上,不隻分析年輕人新的消費特點,也嚐試理解年輕人的心理和處境。
新的一年,00後到底怎麽買年貨?為什麽搞抽象會變成年輕人購買年貨的主旋律?年輕人如何通過年貨向上一代人表達情感?以及為什麽虛擬年貨成了年輕人的新選擇?
以下是黃碧雲的自述。???????
愛抽象,也愛發財
我每年都會關注年貨的變化趨勢,今年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00後長大了,漸漸成了買年貨的主力軍,而年輕人買年貨的特點,主要就是抽象。
在傳統年貨裏,食品和鮮花等都是主要的品類,年輕人上場後,這些主要的品類沒變,但形式上都更抽象了。就拿年貨零食來說,在零食框架裏,堅果、炒貨是最常見的,年輕人也會把堅果放進年貨禮盒裏,但在味道上又很有個性。年輕人更喜歡怪味道,像芥末味的夏威夷果,就是今年年貨的爆款。
為什麽會這樣選擇?年輕人本身就喜歡嚐鮮,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度更高,而把這些怪味道的零食放進禮包裏,實際上是想讓家裏的長輩們也嚐嚐新的口味。讓爺爺、奶奶也嚐嚐鮮,這是年輕人的初衷。
▲年輕人喜歡的“芥末味夏威夷果”。圖 / 視覺中國
鮮花也是年貨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拿經典的蝴蝶蘭來說,人們經常把蝴蝶蘭當年宵花,它被視為財運的象征,一般主流的顏色是紫紅色,看著很喜慶,過年也很應景。但年輕人有自己的審美,如今顏色大多集中在橙色、黃色、藍色和粉色,因為色係飽和度低,看起來更洋氣。
蝴蝶蘭是很常見的年貨選擇,我在看今年的年貨鮮花銷量榜單時,有一款最難忘的單品,是大蘿卜,甚至都很難稱之為鮮花。去年下半年,大蘿卜就在社交平台上火起來了,到了年底,銷量一下子就上來了。我剛聽說的時候都不明白為什麽會火,但一看圖片就明白了,蘿卜長得紅溜溜的,很可愛,寓意是鴻運當頭,年輕人給它起名叫喜氣大蘿卜。
年輕人總能想出一些很有意思的解讀,像今年賣得最好的鮮花是朱頂紅,因為它的諧音是“注定紅”。朱頂紅是去年就冒頭火起來的,今年的銷量就翻了好幾倍,我看了盒馬的銷量,比去年增長了四倍。
年輕人還很喜歡養成係的植物。我看了12月鮮花植物的銷量,盆栽草莓賣得很好,草莓算是冬天室內最好養的一種水果了,而且它是有巧思的,草莓最開始都是綠色不成熟的,養幾天後,草莓會一個接一個變紅,每天都能吃一個。12月買,算算日子,等到了過年那幾天,剛好是紅得最多的時候,全家可以一起吃。不光吃,等草莓都紅了,拍照發朋友圈的資本也有了。
▲盒馬售賣的還未成熟的草莓盆栽。
搞抽象實際上更像是一種情緒,今年的消費中,情緒消費是一個重要增長點,花錢多少有時候沒那麽重要,但開心一定得是最重要的。像從小眾圈層走向大眾的“穀子”(音goods,指二次元商品),就是情緒消費的代表。原本是有錢花在刀刃上,現在年輕人把它改寫成了:有錢花在快樂上。
年輕人不光愛抽象,還很愛財。這一代年輕人和上一輩人很不一樣,像我是80後,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公然談錢是很俗的一件事,感覺不高雅,也不好意思把錢總掛在嘴邊。但這一代年輕人很不一樣,他們不羞於談錢,還會很直接地表達自己對錢的渴望。
這兩年,年輕人對於金錢的喜愛格外明顯。我每年都會研究社交平台上的爆款文章,這其實也能反映大眾的心理和消費傾向,去年有一類很火的爆款文章就是專門教大家如何省錢的。年輕人對錢的喜愛在過年上也是有體現的,在老一輩的說法裏,正月初五要迎財神,我記得上一個正月初五剛好和情人節撞上了,結果一上網,根本沒人秀恩愛,全都在接財神。
年輕人買植物,也喜歡跟財有關的。這兩年,很多年輕人開始流行養多肉,我們團隊到多肉養殖基地調研,調研結果特別有意思,我問老板年輕人都喜歡買什麽,老板列了前三名,搖錢樹,錢串子,吸財樹——全都跟錢有關,尤其是搖錢樹,賣得最好。
很多商家也開始迎合年輕人的喜好,今年盒馬甚至推出了一款香薰,就是金錢的味道,賣得也特別好。放眼看今年的年貨市場,也會發現跟財神有關的包裝非常多,含財量極其高,就拿我調研過的品牌來說,今年有80%的品牌都把品牌設計換成了財神相關的。
▲盒馬熱賣的“錢的味道”香薰禮盒。
這背後其實還有一層很重要的原因,按理來說,每年年貨包裝的設計都是要跟生肖有關的。像去年是龍年,很多包裝都是龍的圖騰,龍對於中國人來說,本身就是吉祥的象征。但今年是蛇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蛇的形象不太容易接受,上遊設計師也很難把蛇設計得很可愛,人們看到蛇的樣子,不管多可愛,可能都得抖一下,所以品牌們幹脆把蛇全換成了財神,大家更好接受。
愛家人,也愛毛孩子
我看去年的中國老齡化報告,我國已經進入了深度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程度在全球已經屬於中上水平。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對於經濟的影響是很大的,這兩年已經出現了很多銀發經濟的產業。
在調研今年年貨情況前,我就開始思考這種老齡化對於年貨購買趨勢的影響是什麽。今年,我很關注祖孫兩代人之間的互動,00後長大後變成購買年貨的主力軍,他們肯定要給家人買東西,從年齡來推算,00後的爺爺、奶奶差不多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他們的身體剛開始出現一些初老化的特征,比如身體佝僂,腰背不好,年輕人肯定要購買一些適老化的產品。
於是,我開始在各大平台留意適合初老化的產品,在1688上麵查詢適老化關鍵詞,第一個蹦出來的產品就是免彎腰穿襪輔助神器。剛看到的時候我都有點愣住,這是我以前根本沒聽說過的東西,但我查詢時,發現它今年的銷量有5.5萬件,對於這種聽上去很小眾的產品,已經是個非常大的銷量了。
▲商家展示的免彎腰穿襪輔助神器的使用方法。圖 / 1688App截圖
我又索要了這款產品購買用戶的年齡結構,果真,買這個穿襪神器的大多數都是95後和00後,於是我開始思考他們的心態,哪怕是買給家人的,都會遵循抽象的原則。免彎腰穿襪神器很便宜,才20元左右,但在便宜的品類裏,又很有新意,乍一聽感覺很抽象,但其實又解決了一些痛點,邏輯就像我們之前比較熟悉的鞋拔子,爺爺、奶奶腰不好,穿鞋不方便,有了鞋拔子,彎腰穿鞋的問題解決了,現在多了免彎腰穿襪輔助神器,老年人彎腰穿襪子的痛點也解決了。
在以往的年貨中,酒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過年送幾瓶白酒是很有麵子的一件事,但今年酒類的銷售情況也發生了變化。今年年貨置辦期,跑出來的一款黑馬是精釀啤酒,不管是盒馬,還是胖東來,精釀啤酒在今年都算是一個爆款。不止是精釀啤酒,有一類佐餐鹵味銷量也漲上來了。這是我們消費者自己創造出來的一種套餐,像韓國有炸雞和啤酒,我們就有精釀和鹵味。
2024年胖東來爆改了永輝的很多店麵,經胖東來爆改後的永輝超市都會有胖東來自營的商品,其中精釀啤酒一定會出現。我走訪店麵的時候,就能看到很多人專買精釀啤酒,購物車裏摞了好幾箱精釀,再觀察一會兒,大多數買精釀的人,買完會直奔鹵味區——都成了一條固定路線了。
▲胖東來超市的精釀區域,總是人頭攢動。圖 / 視覺中國
在傳統的年貨裏,人們一般會買白酒,但年輕人對於白酒的接受度並不高,我感覺精釀啤酒更像是年輕人和父輩之間尋找的一個中間地帶。精釀啤酒能跑出來,也不隻是年輕人的選擇,背後的原因是喝酒的場景發生改變了。
原本,每逢過年或者各種節假日,都會有各種宴請活動,白酒肯定是必選,像是茅台酒一定會賣得很好。但是這兩年,商務宴請減少了,很多中產家庭也似乎變得不愛在餐廳吃飯了,在餐廳吃一頓飯就要大幾百元,如果隻是在家裏吃一頓自煮火鍋,便宜的同時,還能獲得同樣的情緒價值,這是更具有性價比的選擇。而當喝酒的場景更多變成家庭後,比起白酒,精釀啤酒就變成了更好的選擇,喝精釀,吃鹵味,在家裏喝酒也能賽神仙。
我今年很關注年輕人的消費特點,所以琢磨了年輕人的想法。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更善於理解父輩,兩代人之間在思想上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年輕人遇到衝突時,不會直接拒絕,而是想一些辦法來融入,找一些中間地帶,像前麵說的精釀啤酒就算是一種中間地帶。
2024年山西汾酒也火過一陣子,年輕人不怎麽喜歡白酒,但是社交平台有陣子火過一種調酒方法,就是把草莓、汾酒和其他飲料放在一起,調出一杯“莫吉托”,或者把之前冬天流行的熱紅酒變成熱白酒,這些也是年輕人找到的中間地帶。
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了新獨居時代,貝殼研究院發布過一組數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獨居人口數量預計將超過1.5億人,獨居率超過30%。而在這之中,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獨居,拿20-39歲的獨居青年來說,預測到了2030年,可能會比2010年增長1-2倍。
這也導致,很多的年輕人會選擇養寵物來作為陪伴,在年貨上也會有體現。我在去年的時候就關注到了這一現象,過年期間,年輕人對於寵物的花銷顯著增長,而今年,這種趨勢變得更加明顯。
▲年輕人在專門售賣寵物用品的商店采購。圖 / 視覺中國
年輕人給寵物更舍得花錢了,品牌方今年也推出了很多更健康的寵物零食,我去調研了浩铖寵物,這是一個服務全國3000家超市的寵物品牌,創始人陳一鑫跟我分享了一個很有趣的變化。今年出現了很多更健康的寵物零食,光是肉腸,含肉量就能達到80%,賣得價格也更貴,單包零售價就有十多塊,比以前漲了很多,銷量也更高了。根據浩铖寵物的數據,光是零食這個品類,銷量就比去年翻了兩番。
很多年輕人養寵物的感覺也不一樣,他們好像是在把寵物當人來看待。寵物的世界就像是一個微縮的人類世界,人有的東西,寵物身上都要再來一遍。我今年看到了一組巨有趣的數據,寵物春節服飾今年也賣得特別好,那些紅色的、有春節氛圍的寵物衣服銷量大漲,比去年足足增長了226%。甚至還有年輕人張羅起了寵物年夜飯,一定要在春節時給到寵物足夠的儀式感。雖然人的消費可能降級了,但對寵物的花費卻升級了。
愛DIY,也愛電子券
從上世紀90年代一直到2000年,這十年間都是中國人口生育的高峰,也就是說,算到今年,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年齡在25歲到35歲之間。同時,中國的產業和勞動力分布也比較特殊,勞動力輸入城市和輸出城市的劃分是很明顯的,比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都是年輕人湧入的地方,而很多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就是年輕人流出的地方。
我今年經常思考,現在這個階段,那些在一線城市打拚的年輕人,或者年輕中產,很可能流回到縣城,如此多的年輕人,究竟會對縣城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有一次,我在一個三線城市考察時點了一杯瑞幸,很快就送到了,我突然意識到,很多像星巴克、瑞幸等比較大的品牌,現在都已經開始在下沉市場發力了。
去年就已經出現苗頭了,去年春節假期期間,縣城就迎來了咖啡消費的小高峰。今年年貨也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比起實體物品,年輕人也買了很多虛擬電子券,很多像星巴克這樣的飲品都會在直播間賣電子券,年輕人在直播間囤券,等過年回家時再核銷掉,延續在大城市時的生活方式,所以有很多情況是,一線城市花錢買的券,會在三、四線城市用掉。
有些品牌很敏銳地抓住了這一趨勢。像瑞幸就推出了微信送禮的活動,到了春節,年輕人可以直接給朋友微信送券,然後朋友在當地核銷,這相當於一種虛擬年貨。剛剛提到過的鮮花,我今年調研了盒馬的情況,很多年輕人並不會直接買實體鮮花,而是買鮮花券或者提前定好,等回家後再進行配送,這樣既不占地方,也能保證新鮮。
▲盒馬線下擺設的鮮花區域。
其實,很多茶飲品牌也早早就關注到了縣城這片藍海。比如GeoQ
Data品牌數據顯示,咖啡品牌在縣域市場咖啡門店總計約5454家,其中,有3700家都是在2023年這一年之中開起來的。星巴克也對於縣域經濟顯示出了興趣,整個2024財年,星巴克中國淨新增790家門店,新進入166個縣級市場,創了曆史新高,有一半的新增門店都位於低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
在以往的年貨裏,大多都是以食品為主,但是年輕人不一樣,他們會把好玩的、好用的都放進年貨禮盒裏。比如今年的香薰就賣得很好,也成了年貨的重要選項,我在看1688的數據時,發現各種各樣的小飾品也賣得很好,隻要是年輕人喜歡的,都可以當成年貨送出去。
在1688與飾品相關的數據中,有一類飾品原材料包是賣得最好的,這是我原本沒想到的。一般我們回家過年時,都得打扮得光鮮亮麗的,美甲、燙發、接睫毛幾乎是年前變美三件套。現在年輕人過年也得變美,但是花錢更聰明了。賣得好的飾品原材料包就是各種串珠原材料和美甲原材料,我調研了一家義烏飾品店的銷量,光12月一個月的銷量就有500多萬,對於零售行業來說這是個很大的銷量了。
▲線上購物平台,美甲材料包銷量頗高。圖 / 1688App截圖
如果去美甲店做一次美甲,做點複雜的款式一次就要大幾百了,但是自己在家DIY的話,就便宜多了。串珠也是一樣的道理,今年手串很火,像北京賣手串的潘家園甚至出現了代購,給全國代購,但成品手串也比較貴,自己動手,既便宜,也更有個性。
這種DIY的想法還延續到了其他年貨的選擇上,而DIY的本質,其實就是心意最大化,花銷最優化。去年,我提出了用2000元買年貨的概念,這是我根據“年貨平均客單價”得出的數字,今年這個數字沒變,但年貨的品類變得更多了。也就是說,人們買年貨單品花的錢,更少了。
打開社交平台,人們對年貨的普遍追求是:錢要花得少,但看起來得貴。這樣一來,有一條基本的邏輯,心思花得多點,錢包就能少出點血。所以,今年年輕人買年貨時,基本上卷的都是心意。去年,我就發現自定義禮盒的銷量起來了,到了今年,這種情況變得更加明顯。
能代表自定義禮盒上升的重要標誌是包袋和賀卡,年輕人自己買好包袋和賀卡,然後再買點零食、飾品裝進去,就算是一個自定義的禮盒了。拿12月的數據來說,包袋的數據比去年增長了將近20%,賀卡的銷量也提升得很快,光12月一個月的時間,銷量就超過了1800萬。而與之相對的,成品禮盒的銷量一定會下降,數據也能夠驗證我的猜想,成品禮盒的銷量下降了超過40%。
▲商超中常見的禮品包裝袋,蘊含著最樸素的祝福。圖 / 講述者提供
不止是年輕人,其實中產也在踐行這一邏輯,用心思來代替貴重的禮物。中產的心意是需要品牌背書的,原本,可以作為背書的是茅台等貴價品牌,但今年,胖東來成了背書的品牌。黃金、啤酒、茶葉幾乎是一上架就被搶空,胖東來甚至規定買茶葉要限號,搶到號才能買。
胖東來的茶葉並不貴,買幾盒下來也就三四百塊,但這代表的心意就不一般了,能把胖東來的茶葉裝進年貨禮盒裏,變成了一件很有麵子的事。搶購要限號,一天隻有400個號,禮物本身已經不是重點了,搶購成功的行為就已經體現了送禮的誠意和能力了,而且搶這個行為本身就會讓人覺得被放在了心尖上。
這也應了那句俗語,花小錢,辦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