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畢業22歲月入兩萬,她做對了什麽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作者|廖宇彬

編輯|張瑞

出品|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

這是一個對年輕人來說難度飆升的當下,學曆下沉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2024年,全國高考人數達1342萬,但位於“金字塔頂尖”的985院校,平均錄取率僅占1.6%。大多數年輕人將在二三本院校及大專職校,接受一生中最重要,可能也是最後的係統教育,然後褪去學生身份的保護,求存於一個更加不確定的的競爭環境。

後者可能更加殘酷,就業市場的學曆門檻越來越高,學曆歧視並不罕見,第一學曆受到最多的審視。有的公司會按照第一學曆直接劃分工資,第二學曆再好,本科是二本,工資談薪直接降一千。而這還算幸運的,海量的簡曆被一刀切攔在門外,不會被費心多看一眼。

這可以理解,從“天崩開局”到“人生逆襲”,為什麽會成為當代年輕人最喜聞樂見的故事。但“逆襲”不應該隻是一個都市傳說。這既有賴於個人的努力,也需要一個更加包容的職場環境。

下文中這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沒有出色的學曆:二本、三本,甚至職高畢業。他們經曆了“天崩開局”,在迷茫、困惑和掙紮中,無數次追問“學曆究竟意味著什麽”,但依靠個人拚搏,最終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逆襲”。

每個人的人生際遇並不相同,但歸根結底,所謂“天崩開局”,其實就是每個平凡人的起點,而“人生逆襲”,就是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莉莉

22歲,二本畢業,

現為中廠運營崗,月入2w

逆襲關鍵詞:屢敗屢戰

我的劣勢很明顯,文科,民辦二本,無經驗,一周內我海投幾十家小公司,無償線上實習……

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挫折來自高考滑鐵盧。我畢業於衡水中學,成績一直在中上遊水平。直到2020年高考,由於生病發揮失常,隻考了500多分。分數不高,我就琢磨填報誌願,打開招聘軟件,搜索文科類崗位一頁頁研究,發現設計師或做動畫都很賺錢,應屆生有的能上3w。我打聽到吉林一所二本院校的動畫專業很強,許多人畢業能進大廠,就選了廣告學,計劃同時修動畫的雙學位。

但進入大學的體驗完全超出我的預料,老師講課和授課內容都很“水”,隻講課本內容,幾乎沒有實踐,講課ppt還是十多年前的製作,甚至我對廣告的理解還是從《廣告人的自白》這種書獲得,它比老師講的好。

那段時間我非常迷茫,廣告學院沒有做項目和學習的機會。我選修過動畫專業的課,但需要投入學習的門檻過高;也花過幾千去報班,學ps等軟件,最後發現跟網絡上的免費教學沒有區別。身邊所有人都在玩,就像溫水煮青蛙,我在大一時就很恐懼自己要廢了,之後會找不到工作。

從大三開始,家裏開始給我介紹對象,每次回家最固定的日程是相親,和不認識的人談婚論嫁,爸媽都覺得我這麽年輕,會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如果老了沒人要,就嫁不出去了。我家富足又傳統,認為女的不應該出來打拚,當時填報誌願也沒人管,所以哪怕我當時考上那麽垃圾的學校他們都很高興,等我畢業就回家結婚。

我曾和家裏提起想去實習,我爸言笑晏晏,說他們有資源,可以介紹我去工作,等到大三時我再去問,他就板著臉,“不準去,回家結婚。”

直到我爸打電話喊我回家結婚之前,我仍然抱著僥幸心態,相信家裏會支持我的選擇。之前還能欺騙自己,那一刻就明白家裏人不會無底線地支持我,當時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恐慌,如果答應他,人生就要被牽著走,現在是父母,未來是老公。

離畢業隻有一年多,我必須要下定決心。最後我決定轉投運營,原因也簡單,好入手,門檻相對較低,能去大廠,還可能有績效撐起工資。我的劣勢很明顯,文科,民辦二本,無經驗,但總要有第一步。

一周內我海投幾十家小公司,無償線上實習,一邊學技能,一邊幫他們做項目,寫策劃案畫ppt,給電商的上架產品做設計圖,最後都組成我的第一份簡曆。

大三暑假,我開始正式投遞大中廠的運營崗實習,也投一些聽起來“小眾”的崗位。投遞過程十分痛苦,即便有一些小公司項目做背書,但競爭太強,很多崗位卡實習卡學曆,簡曆直接被刷是常有的事。即使湊巧進了麵試,答不上幾句話就被拒絕。

?視覺中國

那一整個月,我每天給自己打氣,白天睜眼打開不同招聘軟件查看信息,下午麵試,結束後改簡曆,去網絡學習專業話術。我連著被拒絕過幾十次,一麵就掛,但咬咬牙還是繼續,畢竟都麵了這麽多,打擊也習慣了。

在屢敗屢戰中,我終於迎來了第一份實習,在中廠做運營,績效和gmv(商品交易總額)直接掛鉤。於我而言高業績壓力是動力,最晚一次到淩晨三點我還在開會,但第二天早上十點仍然準時坐在工位開始工作。我很適應這種節奏,在內部kpi也排名靠前,所以在衡水讀書真挺好的,工作再累都比不了上學累。

翻過了第一道坎,我後來的兩份運營實習都很順利,幾乎沒有空窗期。我也見過同期實習生無法背負業績而離職。我第二份實習就在一個“不卷”的項目組做運營,他們無需承擔業績,隻看數據,在我離開的兩個月後,整個項目組都被砍。

現在我已經順利通過轉正小半年,在北京租下一個loft小公寓,養了幾隻貓,真正地開始獨居生活。我現在依靠績效,每月穩定能拿1w+,再加上簡曆和麵試輔導的副業,有時月收入能到2w。

雖然我爸有時仍給我打電話,說“白養我了,養這麽大麵都見不著。”但我已經體驗過自我決定的生活,不可能再回去結婚,度過他們安排的一生。我現在的leader是女強人類型,拿最高的工資實現最高的績效,我想成為這樣的人。

張文涵

26歲,三本畢業,

現為民辦高校教師

逆襲關鍵詞:找到屬於自己的目標

“你本科哪兒的?”我會壓低聲音,告訴對方,“就在xxx的x學院。”大多人分不清,誤以為我來自前麵那所考不上的學校。

我渴望申博,一個特別好的第三學曆是不是能徹底改變我的第一學曆呢?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願意提及那個長長的名字,xxx的x學院。雖然前綴是一所211,但是下設的獨立三本院校。即使我已經考上廣州大學研究生,去年畢業後順利地進入一所民辦本科做教師,我仍然會害怕別人提問,“你本科哪兒的?”我會壓低聲音,告訴對方,“就在xxx的x學院。”大多人分不清,誤以為我來自前麵那所考不上的學校,我就會暗暗鬆口氣,人都要自尊對吧?

學曆就是敲門磚,我永遠要比別人多“證明”一點點,聯係教授的推薦信要耗費更大的努力,進高校要有更多的文章,更亮眼的成績,考研麵試時考官圍繞我的第一學曆調查提問,所有都是為了證明——第一學曆不好,但我確實有能力。

這種對學曆的追求和看重非常普遍,我記得碩士階段的導師常常提起一位教授朋友,第一學曆是山東大學,但第二和第三學曆都是北京大學,即使都是985,他從來閉口不談自己的第一學曆。特別神奇不是嗎?即使這樣他也覺得不夠好。

在18歲以前,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會進入一所三本院校。

我成績很好,初中一直是前幾名,中考時以第一名進入高中重點班,後來又由於外貌嗓音優越,被老師看中走藝考。但順利之下潛伏隱患,我是“聽話”的乖孩子,即使受到欺負也不知如何應對,隻能茫然地看著同學抽煙喝酒亂玩。我不敢告訴家人這些傷害,他們也沒注意。

?視覺中國

我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好好讀書,父母從小吵到大,家裏的碗經常碎一地,我爸不喜歡女孩,我媽就對我要求嚴格,希望我成才。我理解她,但他們隻在乎分數,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沒有人關心我是誰。對讀書的反叛成為我唯一的對抗。

藝考時我生了場大病,成績出來後,不太好,但我沒有很強烈的感受,我媽會張羅誌願,究竟是去學護士、教師的專科還是勉勉強強讀個三本?我媽四處打聽,最終把我送入湖師大下設的獨立院校樹達學院。最後的學位是獨立三本。

這麽多年我一直在問自己究竟想要什麽,想過上怎樣的生活,但我也不知道去哪兒尋找答案。我和身邊同學一起“擺爛”地度過本科時光,直到舍友拉著我一起考研,我順水推舟地答應報名。我去找我媽商量報一個考研班時,她很嚴肅,“這是我最後一次相信你做的決定。”

我答應了,但內心沒有太大波動,原本計劃報名湖南大學,是一所本地985,我打心底覺得考不上,我一個三本拿什麽和別人去拚?沒兩天,我恰好收到表姐的消息,她在廣州打拚,喊我去看看,我突然感覺到一種指引,我想要什麽?我要去廣州。我要離開湖南,離開家,忘掉這裏的不開心,去大城市、去外麵看一看。

我迅速檢索在廣州的院校和傳媒方向的專業,運氣很好,廣州大學的廣播電視專碩曾經停招,考試的那一年是重新招生的第二年,報名人數很少,競爭壓力沒那麽大。

我沒有猶豫,選擇廣大後再沒有改過院校,考研班的作息和強度並不比高考差,暑假還有一個月的集訓,但所有人都起早貪黑,前一晚就搶占第二天上課的前排座位。我有一種強烈的熱情和滿足,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這是屬於我自己的決定,現在的努力是為了自己的目標。

我如願以償,研究生三年也是重新養育自己的三年。入學第一次跟導師合寫論文之後,導師連連誇讚,“你很有天賦的!”我當時就感覺無法控製地流下淚來。你知道嗎?我第一次發現,原來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得到非常大的認可,純粹的認可,沒有什麽附加條件。

此後三年,我幾乎拿遍學校所有獎學金,績點始終在第一名,發表過多篇論文,臨畢業最後一年,導師建議我,“去考慮做大學老師吧。”

我順利入職,很滿意現在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做大學老師就在我的舒適圈,時間更自由,辦公環境更簡單,隻需要完成課程教學即可,每年還有漫長的寒暑假。但我也有更遠的計劃,如果有第三學曆覆蓋本科,也許在學術道路會更順。我在準備申請博士,如果今年不成功,明年繼續,我總會進一步深造。

羅拉

24歲,職高畢業,

在馬來西亞重讀本科

逆襲關鍵詞:超越舒適區

老板慢悠悠地托起咖啡杯,視線甚至沒有聚焦,也不說話,全程神遊。但我調整心態很快,就這個職高學曆,必須要生存。

我很早就意識到,一切都得靠自己。

我來自湖南,爸媽很早離婚,我跟著我媽,但他們都對我不管不顧。中考時我正常發揮,同學告訴我高中錄取名單有我的名字,但家裏沒人願意出錢讓我繼續讀書。

我當然反抗過,求著我媽,“我想去讀藝術,學室內設計。”我從小喜歡閱讀和繪畫,幻想能和《綠山牆的安妮》一樣通過努力改變人生。我媽當時嚇壞了,立刻打電話找親戚來做思想工作,無非那幾句,“設計賺不到錢,女孩學護士或老師才是最穩定的。”

表舅舅立刻拍板,拉著我去一所職高衛校報名,我看著自己的名字一步步錄入係統,非常茫然,還有說不清的恐懼,怎麽會這樣?我還有個小5歲的弟弟,後來我讀完職高,我媽說“怎麽都要把弟弟供到高中”,弟弟成績不好又報了體育課外班,企圖能走體育高考。直到離開縣城,真正接觸外部世界,我才意識到這叫“重男輕女”,中心思想是“女孩為什麽要出湖南省去別的城市打工賺錢?為什麽不能在這個縣城,做穩定的工作,趕緊結婚生子?”

職高一共5年,環境並不好,前幾個學期,我一直想退學重讀高中,但我家肯定不會同意。我沒有錢。我試過在這裏上進,當班幹部、進舞蹈部、做誌願者,班裏衛生很糟糕,我就當班長去督促打掃衛生。當時排班正好輪到一個宿舍,她們不願意,在整個班級群滾動置頂辱罵我,每個詞都很髒,班主任沒有幹預,這是當頭一棒,我突然清醒了,我沒有辦法改變其他人,我在這個環境得不到想要的“互利共贏”。

最幸運的是,我遇到一位很好的英語老師。老師很有理想,希望在職高辦一個醫學英語班,培養學生去國外當護士。開班時間是擠出來的,老師每天晚上八點講課,早上六點找教室聽寫,我從來沒有缺勤過。後來我要按要求去醫院實習,老師給我三本英語教材,讓我找時間自學和做題,每天下班後參與線上答疑,一直持續8個月。剛開班時,教室滿滿坐了100來個學生,等到我畢業時,教室裏隻有5個學生。

對我而言,職高就像一個成長加速器,驅動我意識到要把人生的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裏,想要什麽就去嚐試和爭取。沒有什麽應該阻擋我的腳步。

職高畢業時,隔壁班班主任,也是舞蹈部的負責老師來送別,我們彼此緊緊擁抱,老師祝福我,“你要成為一束光,照亮自己和他人。”

當時校園裏隻有幾家企業招聘,我也想的很簡單,我知曉自己決不可能做護士,錢少事多還要熬夜。其他無論什麽工作,能去大城市就行。一家在杭州的自閉症兒童護養機構給了我offer,我通知家裏就收好行李,18歲時獨自出發,第一次走出縣城。

機構工作並不困難,但工資太低,漲幅很慢,我等不了那麽久。那段時間我頻繁地在boss直聘上找工作,看見許多培訓機構招英語老師,工資翻倍,有的隻要求過6級,我恰好有這個證書,試著投遞簡曆後,居然真收到麵試,我就心更癢了,我要換工作。

但畢竟經驗和學曆都不足,求職體驗並不好。我去麵試過一家小英語機構,老板拋出一個問題,我很認真地回答,對方慢悠悠地托起咖啡杯,視線甚至沒有聚焦,也不說話,全程神遊走完整個流程。但我調整心態很快,就這個職高學曆,必須要生存。

沒多久,我正式入職成為一名英語老師。

我很拚,每天都幾乎排滿課,入職一年後,已經能拿到一萬左右的月薪,老板甚至有提拔我做主管的傾向。但我感覺公司的營收已經不妙,就跳槽去另一家企業做“外教獵頭”,尋找合適的外教並介紹他們去國際學校或機構,賺錢也更多。

又工作一年後,我體會到一種由內而外的疲憊,如果繼續工作,無非是在小公司從一份換到另一份,如果想去大公司,學曆第一輪肯定被篩掉,我被卡了太久,很不舒服,也許我該換路了。

其實我很早就在內心埋下對大學的渴望,職高時苦於沒路徑,工作後知道可以攢錢留學,我想去更遠的地方看看。

我最終選定馬來西亞的一所私立大學讀計算機,兩年工作攢下的錢剛夠支付第一年學費。不過很幸運,當時疫情我無法出國,天天在家上網課,就撿起英語老師的經驗,網上教英語。為了多賺點錢,我常常一周上四十多節課,有時周末從早到晚九小時,講到最後腦子嗡嗡作響,再說不出一句話,就這麽用一年攢了十幾萬,第二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有了。

21歲的我,第一次出國,兜兜轉轉送自己去讀了大學。

剛到馬來西亞,在市中心逛超市碰到兩個分別來自日本和加拿大的女孩,我在閑聊中提到自己的背景,“以前在中國讀職高,學護士,現在在這裏學計算機。”

?視覺中國

對方的反應特別誇張,“做護士?學計算機?”我也很驚訝,“我這個經曆有這麽厲害嗎?”我受到鼓舞立刻去錄了第一期視頻,分享一路的經曆,反響數據都很高,漲了四千粉絲,還有很多遇到相似困境的女孩給我留言,提出她們的困惑和好奇。

我覺得,就為了這些關注者,也要繼續做下去,分享就是共贏,我可以得到關注和金錢,她們也許能從我的經驗中得到一點啟發。

大二結束時,學校要求實習,我選擇線上項目。為了賺第三年的學費,我要回國去做家庭教師,每天陪小孩學英語,做六休一,放假的那天我就訂個酒店拍視頻。過得很忙,但我一直有種緊迫感,也許是生存焦慮,如果明天我賬戶沒錢,房租怎麽辦?信用卡怎麽辦?錢要從哪裏來?我需要為我想要的生活買單,我還想去更遠的地方,做更多的事情。

我很享受在馬來西亞讀大學的三年,第一次感受國際化的魅力,身邊的同學來自世界各地。那裏的平均薪資並不高,但所有人都很鬆弛,學校的保安大叔下班就拿著拳擊手套去打拳擊。學校教授也勸我們畢業後嚐試打工度假,去放鬆地看看世界。

今年夏天,我正式畢業,換了工簽,留在馬來西亞學騎馬和網球。我報名了明年在美國3個月的義工,去做營地輔導,帶小孩參加各項戶外活動。我已經很久沒有想過回家,也不會再追求一份安穩的工作,它的本質是你把安全感寄托在一個別人給你的係統上,等待它用漫長的年限給你回報。

我隻願意把安全感放在提升自己和賺到的金錢上,我計劃未來學習更多的技能,比如各種運動,也打算準備雅思考試,成為更好的獨立英語老師,然後邊玩邊工作,我想的很清楚,我對成功沒有什麽追求,但對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執念。

張洛

25歲,二本畢業,

已在大廠工作三年

逆襲關鍵詞:勇氣

我很清楚學校檔次不夠,專業與市場、運營都不沾邊,怎麽看都是三無簡曆。但我想要為自己爭取:“你們先給我發個作業,如果做得好,你們再考慮通不通過怎麽樣?”

2017年,複興號橫空出世,6月底在京滬高鐵正式運營。我當時剛高考完,看到新聞後一腔熱血,幻想未來能為高鐵事業添磚加瓦,興衝衝地填報聽起來沾邊的車輛工程。不過也還有一個原因,分不夠,錄不上計算機。最後我進入四川某二本大學讀車輛工程。

“建設高鐵”的理想很快幻滅,進入大學和師兄師姐交流後,我發現參與研究需要高層次學術,必須深造,最後讀出來也是萬裏挑一,絕大多數畢業生都是進中小車企或車間打螺絲,類似產業工人。

出於對專業前途的無奈,雖然我大一還是按部就班地學習,參加社團,學生會,每天看起來很忙,但其實自己知道,是在逃避,內心很荒蕪,沒有目標,隻是為忙而忙。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

本專業走不通,我就琢磨換方向,給自己另謀出路。對於學校課程,我隻完成最基礎的要求,保證最後能通過就行。如果沒有考研考博,這些東西並沒有什麽用,學校裏老師仍然用著和現實脫軌的教材,教十幾年前的知識,大學學的反而用不上。

當時2018年,自媒體已有爆火之勢,我的想法很簡單,能不能在風口上也分一杯羹?

?視覺中國

在決定做自媒體後,我迅速上網自學PS、PR、AE等係列軟件,每個掌握六七分的熟練度,就切換下一個。那段時間我學習速度非常快,每天都在研究做視頻、寫文案、把握節奏,還嚐試製作過小內容,但我已經無法滿足。剛好當時國漫元年,我靈光乍現,自己架設一套世界觀出了一期內容,將很多曆史神話融入暢想,第一期居然爆了兩百多萬播放,正向反饋促使我不斷更新這個係列,每天除卻上課,我晚上都會抽出三個多小時,陸續更新後麵的內容,係列反響很好,也能接到不少商單賺錢。記得有一期內容發出後,直接上了熱搜,還被電影公司邀請共創內容,成就感太強烈。製作賬號粉絲累積到55w時,我幾乎隔一會兒就要點開,看著幾千的增速漲粉,守著它破60w,這是一個非常自豪的時刻。

但一年多以後,我感覺自己陷入瓶頸期,選題、流量和商單都是問題,投入的回報達不到預期,逐漸喪失創作欲。那段時間又恰好疫情,我每天都窩在家裏,缺乏和人的溝通,找不到視頻靈感,我意識到,這樣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無法靠自媒體活一輩子。

其實我也猶豫過轉專業,學校裏唯一和新媒體掛鉤的隻有廣播電視專業。我拿著自己滿意的作品,去找過院係領導,但他們根本不懂。領導告訴我,內容做的還不錯,但要按規矩流程走,必須要降級、修完哪些課拿到學分。很明顯,多花一年不值得,我的學曆和專業本就不好,不如積累經驗和技能更有用。

當時我已經大三,輔導員也不斷催促大家去實習,我恰好認識一個在騰訊工作的學姐,我就鼓起勇氣在朋友圈留言,“我夠資格進騰訊嗎?”沒想到她直接而堅定,“你一定可以。”

我無法按捺心動,雖然我的專業和互聯網八竿子打不著,但至少嚐試一下吧?

我準備好簡曆,瞄準內容、運營和市場崗位,沒多久後拿到某部門市場部的麵試。我很清楚簡曆不占優勢,學校檔次不夠,專業與市場、運營都不沾邊,怎麽看都是三無簡曆。後來麵試官反複猶豫,覺得我經驗不足,更傾向市場專業的候選人。但我想要為自己爭取:“你們先給我發個作業,如果做得好,你們再考慮通不通過怎麽樣?”

對方布置了一個市場推廣項目,三天為期,我全心投入創作,忐忑地交上作業。當天晚上,我被拉入一個群聊,市場組組長告訴我,“作品很好,什麽時候能入職?”

我幾乎興奮地跳起來。在當時,騰訊實習有藍牌(正式)和綠牌(外包)及暑期的區分,我本覺得能拿到綠牌就謝天謝地,但沒想到騰訊直接給我藍牌提前批,走校招通道。我當時趕緊答應,這是完全超出預期的結果。

實習三個月後開始實習答辯,決定你是否可以在騰訊轉正,我還記得當時和我一起答辯的女生是複旦新傳本碩,做的內容也可圈可點,當時幸福二選一,麵對如此強勁的對手,我感覺自己勝算渺茫。但最後是我們都轉正了。我很開心,這也證明了我的能力是符合騰訊的需求的,不過後麵因為各種原因我沒有接當時的offer,我想去遠方看看。偶然想起曾合作過的騰訊HR團隊,在HR內部也有做內容方向的崗位,對方也曾和我表達意向,最後重新再走校招流程,通過麵試後,成為一名正式員工。

現在我已經在騰訊做HR近3年,主管b站的“騰訊招聘”賬號,它是騰訊對年輕人展示的一張新名片。我認為團隊賬號不應當隻在一年一度的招聘季活躍,我希望記錄和分享工作、生活,更加接地氣,貼近觀眾。

我曾經製作過一期《鵝子的故事》,以第三人稱講述“普通”的自己來到騰訊的故事,評論區反響很熱烈,當時很多學生群體普遍認知是鵝廠隻招985掐尖的,雙非及以下直接被刷,但我不就是身邊最真實的案例嗎?隻要敢投敢想,就有可能。

回望過去的種種曲折,我並不後悔這些嚐試,也許重來一次我還是會莽撞地選車輛專業,大膽地進入自媒體,可能有時較為順暢的路,反倒可能誤入歧途。有時候並不那麽順暢的路,反而會走對路。

查看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