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殼AI公司,騙了850名員工和280隻貓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忙忙碌碌一整年,還被公司騙了錢。

這句話,成了昔日的上海明星公司、號稱要在AIGC、雲計算等領域投資幾十億的「極目銀河」,旗下850多名員工的真實寫照。

多名「極目銀河」前員工告訴《智能湧現》:算上欠薪、賠償、報銷款,員工普遍被拖欠的金額大多在10萬元之上,“都申請了個人仲裁,但因為案子被有關部門接管了,隻能等。”

「極目銀河」的暴雷發生在2024年6月,其過程極具戲劇性——CEO陳群在自己租來的別墅中留下一封自白信後消失,信中寫道:“(我)是個詐騙犯......(公司)合計有62億的資金缺口”。

套殼AI公司,騙了850名員工和280隻貓

陳群在別墅裏留下的自白書

在《智能湧現》獲取的一份公司介紹中,「極目銀河」聲稱將成為世界一流的創客社區,商業模式為“創業孵化+創新賦能”;暴雷後,員工才明白,原來公司所謂的投資、孵化,竟是創始人用來吸納錢款的騙局。

暴雷後,「極目銀河」迅速潰散。遭殃的,隻有850名員工,還有280多隻貓。

是的 ,還有貓。

在「極目銀河」的產業版圖裏,還承包了一家流浪貓基地。我們不清楚這一投資是否是創始人陳群塑造人設的手段,但一名前員工告訴我們,公司不少人出去談合作時,會提及這筆資助,“會讓人覺得我們是一家非常有愛心的企業。”

圖片

“綠洲”寵物基地裏的貓 《智能湧現》拍攝

當騙局崩塌,人跟貓都深陷窘境。

這家位於上海奉賢的貓基地負責人告訴智能湧現,基地一年的租金高達200萬,高峰期時,這裏收養了1000多隻流浪貓。在極目銀河暴雷後,基地的資金鏈一度瀕臨斷裂,剩下的280隻貓一度麵臨棄養。

(為了解困,該基地近幾個月艱難找到了新的資方接盤,如今業務轉型為寵物療愈品牌“自然心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自然心生”公眾號/小程序,給流浪貓們一份支持。)

圖片

極目銀河位於奉賢的寵物基地“綠洲” 《智能湧現》拍攝

至於員工,我們在初期訪談時,心裏始終會有疑惑——高峰時,「極目銀河」員工一度膨脹到1000多人,碩士學曆比例達65%,還有不少來自於字節、騰訊、百度、B站等大廠背景的中層加入。

可「極目銀河」和它的創始人陳群,在行業內幾乎沒有知名度,這樣一家套殼公司,為何會吸引到大批背景良好、經驗豐富的職場人加入,並最終掉入陷阱?

隨著對這場騙局抽絲剝繭,我們發現,「極目銀河」的騙術頗具迷惑性,堪稱“連環套”。

從畫大餅、造人設、到找權威背書、“左手挪右手”……「極目銀河」幾乎窮盡了一家商業公司可以用到的欺瞞手段,從一家鮮有人知的空殼公司,搖身一變,成了涉足十幾個新興高科技產業,動輒投資上億的獨角獸。

為此,我們“解剖”了這個可能是2024年最具迷惑性的企業騙局,將其中的騙術一一羅列,製作成一份“求職避雷指南”,助你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見招拆招。即使一不小心踏入職場圈套,希望你也能盡早識破,及時抽身。

騙術一:虛張聲勢的CEO:造人設、找背書

求職者入職一家公司的第一步,自然是了解公司和創始人的背景,誘騙在此時已經開始。

對於幾乎沒有行業知名度的「極目銀河」和創始人/CEO陳群來說,虛張聲勢,是最好的掩飾。

“入職的時候,我就聽說老板是紅色背景。”有多位極目銀河的前員工告訴《智能湧現》。

在流傳的創始人陳群身世故事中,還有更具體的版本:“紅三代”、“江蘇某市首富之子”、“經某抗美援朝大將軍搭橋、招商引資來創業”。

圖片

「極目銀河」折頁上對陳群的誇張宣傳 《智能湧現》拍攝

甚至在麵試時,HR們會給候選人隱晦透露,陳群是身價幾十億的老板,資金方麵“完全不用擔心”。

就是這些傳言,讓一部分員工心底的疑惑,先有了第一層解答:為什麽公司寂寂無名,但看起來又聲勢十足,原因是:“要低調”。

而事實上,這些光鮮的背景,是陳群有意營造的人設。

據《智能湧現》了解到,在「極目銀河」內部有一個小部門,專為給陳群在內的高管研究如何“買獎”。

在官方宣傳折頁上,陳群有著相當唬人的title——他是“五四青年獎獲得者、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促進會榮譽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行業發展研究所名譽所長、2014中國經濟人物”……

可據我們查證,這些獎項大多數純屬捏造——五四青年獎並不存在,實則為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所謂的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促進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行業發展研究所,在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上查詢,都提示並不存在。

那麽,陳群到底是誰?

《智能湧現》經多方求證,才勉力拚湊出其真實身份——陳群真實籍貫是浙江台州,並非傳言中“江蘇某富二代”。最初,陳群隻是一名在江蘇開裝修公司的小老板,十年前,他一步步靠銀行貸款、P2P、區塊鏈等業務斂財,才有了第一桶金。

如果人設容易破,陳群更高深的包裝手段,是拉來了政府背書。

2023年,一座“極目產業園”在上海某郊區建起,產業園有兩棟樓,中間用了整整一層樓的健身房作為連接,有知情人士稱,裝修是最高規格推進,單單裝修就花費了四千萬。

在《智能湧現》獲取的一份陳群與投資人們的演講錄音中,陳群誇口稱——上海市級、區級、鎮級政府,每年給到「極目銀河」的創新扶持資金達到4000多萬,“這個(科技)項目給幾十萬,那個項目給一兩百萬”。

這並沒有得到相關政府方的證實,但肉眼可見的是,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中暴雷期間,「極目銀河」公司內,紅色的歡迎橫幅時常高高懸掛。

“大家從橫幅上看到的title,大到某位副市長、某位區委常委,小到全國各地的文旅局局長”,一位員工對《智能湧現》表示。

圖片

極目銀河產業園 《智能湧現》拍攝

“為什麽「極目銀河」能在上海這個區落下來?為什麽政府會給他們提供了兩棟樓?有沒有經過背調?”一位「極目銀河」中管連續拋出了三個疑問——現實是,「極目銀河」選定的這個上海郊區地處偏遠,當地幾乎沒有什麽高新科技企業,更鮮少有「極目銀河」這種能幫忙解決千人就業的科技公司。

在各地政府如今迫切尋找科創轉型的當下,「極目銀河」這類企業切中科創屬性、以及解決就業的需求,存在著很強的迷惑性。

圖片

“CEO跑路事件”發生之後,極目產業園門口的燈帶招牌被當地快速拆除,園區被鎖 《智能湧現》拍攝

從家境顯赫的創始人、氣派的辦公場所、再到營造政府托舉的政企關係網,至此,「極目銀河」製造了一個極具迷惑性的華麗外殼。而這些都是騙取員工信任的誘餌,一層一層,引人上鉤。

一位出身大廠的中層向《智能湧現》直言當時他的判斷——“騙子公司哪需要這麽大費周章做局?”

騙術二:虛設職務,“表演”工作

當求職者被華麗的包裝迷惑,進入公司後,「極目銀河」還會接著給員工營造一種虛幻的職場氛圍。

「極目銀河」成立於2023年2月。多名員工表示,公司在創業的一年半以來,對外宣稱的十幾個項目中,有2/3都屬於“沒什麽營收、難以覆蓋正常人力成本”的狀態。

不過,對處於創業階段、摸索業務的初創公司來說,收入有限也算正常;但匪夷所思的地方在於,在業務還未見起色時,「極目銀河」就招攬了一個巨大、冗餘的銷售團隊——超過150人,占公司整體的1/4。

有員工向《智能湧現》介紹了具體團隊規製:「極目銀河」的銷售體係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區,每個大區不僅設立大區總監,還有所謂大客戶經理;這些總監和經理,又下設各種助理;

此外,每個銷售大區又設專門的“CMO助理”,這些人的作用是,“以CMO的分身,在全國行使權利,去簽合同、做業務”,該公司的CMO曾解釋道。

在這種草台班子風格的管理下,員工很快發現了問題——這一龐大的銷售隊伍,日常看起來像是在“扮演工作”:“150個人經常到處出差,和各地‘做公關’,說是拿項目,飛機來回,在一個地方酒店住個三五天,絲毫沒有一個公司該有的成本思維”。

團隊組建毫無章法,產品交付更是粗製濫造。

以「極目銀河」人數最多的元宇宙業務為例,他們的業務是,與景區合作,讓遊客掃描景點上的二維碼,體驗AR元宇宙,每次收費10元。

不過,曾有員工實地調研過這一業務在景區的實際效果,“交付的設計、交互效果很差,很難讓用戶真正產生付費意願,這套東西騰訊之前就玩爛了”。

圖片

「極目銀河」的元宇宙業務成果圖和產品圖展示

盡管如此,在陳群向投資人演講時,這一業務變成了——”他們和全國幾千家頭部景區達成深度合作”。

一名員工曾經翻看過公司與景區具體的簽約合同,發現合同上的落款基本都是不知名的鄉村景區,“什麽重慶的玫瑰園,鄉下的小景區,聽都沒聽過的”。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極目銀河」對於銷售團隊的管理是“簽軍令狀”——讓每個事業部的銷售簽署文件,承諾要在2024年內完成項目幾十到幾百萬不等的營收或回款,並簽署身份證的後兩位。

“我當時看完就嗬嗬一笑,這就像是一場表演,你簽與不簽都是一樣的,因為上麵沒有任何懲罰約束機製”,一位員工表示。

圖片

「極目銀河」銷售團隊需要簽署一份“軍令狀” 由員工提供

草台班子般的管理、表演式的業務推進,是許多員工入職之後的一致感受。

當然,你可以把這些歸結為一家初創企業的管理疏漏,但要切記,如果一家公司在人力支出等成本上大手大腳,卻又看不到成形的產品、可觀的營收,就算有融資,也絕不是一個健康的狀態。

當我們回到一家企業的立身之本,看看「極目銀河」究竟在做什麽?有什麽產品?更令人覺得荒唐的故事接踵而至……

騙術三:千瘡百孔的業務,除了吹牛,啥都沒幹成

在創始人、企業背景、團隊架構上完成部署後,「極目銀河」開啟了騙局的關鍵環節:無限拓張業務版圖,以達到吸納融資目的。

多名員工記得,陳群對於「極目銀河」的規劃相當誇張——在他口中,2023年要計劃投12個項目、2024年還要再投50個項目。

營收上,陳群誇下海口,“2023年營收9個多億”,“未來要上市,成就千億、萬億市值”。

可陳群想要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呢?那便是——無休無止的業務攤大餅,堆砌風口。

如果你還記得《西虹市首富》電影中“王多魚投項目”的情節,同樣的荒誕故事,充斥在「極目銀河」創業曆程中。

有員工向智能湧現梳理,「極目銀河」的業務邏輯相當簡單粗暴,有些是“什麽火做什麽”,有些則是數位高層們拍腦袋,“想做什麽就做什麽”。

他們的業務範圍從寵物電商、到元宇宙、到數據中心、到AI應用,甚至還有泳池衛士、招聘軟件、貸後管理等等非風口型細分業務......各大業務之間很難看得到實際關聯。

圖片

「極目銀河」業務分布狀況

曾有一名中層看到過「極目銀河」的項目立項書,當中連最基礎的商業目的、市場分析、競品調研都沒有,隻有幾張薄薄的excel表格。

在Excel表格裏,公司管理層們隻填了幾道商業公式——“某某轉化率為正,最後一算,得出的結論是能盈利”。

這位中層對智能湧現表示,“「極目銀河」的商業書反而不像是一份商業論證,更像是小學生算術題,結果都是,又賺錢又好”。

而更荒誕的是,任一新業務的做與不做,幾乎都是陳群一人拍腦袋的決定,或者是其與公司的四名高管(CMO、CFO、CHO、CIO),在上海別墅裏的德撲桌上決定的。

圖片

陳群所租住的上海東方別墅 《智能湧現》拍攝

比如,《智能湧現》了解到,「極目銀河」旗下的藍領靈活用工SaaS項目「積目優工」,項目源起便是——該項目其負責人、也是公司的CHO,打牌時向陳群拍胸脯,“隻要投錢,創業一年就能完成5個億收入、2025年完成25個億收入,未來能養活整個集團”。

但當這些科技項目落地,大多數都被驗證並沒有獨立存活的能力,當中可笑的商業邏輯,很快被部分員工看出端倪——“2024年還在做傳統的人力資源外包,不管是價格、資源、係統,都沒有別人的優勢”,這位員工評價道。

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宋竟一律師也和我們談到,員工在求職時,最好能了解清楚公司的主營業務,營收來源等信息,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現公司有刑事風險業務時,務必提高警惕,因為明知對方從事犯罪活動而為其提供幫助,也會構成共犯。

“我接觸過一些理財公司都是空殼,後來暴雷,員工作為業務員也被判刑了。”宋竟一律師談到,她提醒道,求職者可以在國家企業信息公示係統等網站上進行檢索(可以點擊鏈接跳轉),確認公司是否有涉訴。

騙局四:騙子的窮途末路——向員工伸手要錢

2023年,創業早已不是一呼百應的時候,更不用提「極目銀河」這種粗暴的孵化方式。眼見靠項目融資無法獲利,陳群開始思考最後的脫身方式。

可讓誰都沒想到的是,陳群竟然盯上了員工的口袋,他開始通過公司項目,向員工伸手要錢。

多名「極目銀河」前員工向《智能湧現》表示,「極目銀河」以及陳群旗下的理財公司,有一條隱秘的試用期轉正途徑

,是購買陳群金融公司開發出的理財產品,年化率6%,看上去比大多理財收益都高。

圖片

陳群金融理財產品合同(部分節選)

為了工作轉正,也為了所謂的收益,部分員工購買了20萬元-200萬元不等的份額。

不僅僅是基層員工,陳群更是磨刀霍霍殺向管理層。

數名「極目銀河」中層向《智能湧現》表示,2024年年初,陳群就曾以“投資新型理財”、“公司資金緊俏”、“個人項目需要周轉資金”等各式借口,借走公司管理層員工們70萬-500萬不等的高額資金。

這一切,正發生在陳群“金蟬脫殼”前的數月。

出錢的,有跟陳群相處多年、極目銀河的二把手,此人甚至抵押了一處房產套現;此外,還有患病需要錢治療的管理層員工。

而為了讓借錢行為更有說服力,陳群向這些員工持續釋放各種煙霧彈,比如,“公司馬上會有一筆3500萬元的股權融資兌現”等等。

蹊蹺的是,在借錢期間,陳群突然變得行蹤神秘——比如,以“肺炎”為由推辭年會等集體活動,也鮮少在公司中露麵。同時,公司還傳出了他與妻子秘密離婚的消息。

最終,員工買下的理財,高管借出去的錢,都隨著陳群的消失付諸東流。

如果說員工們對於這些隱秘的跡象後知後覺,也算正常,但還有更多擺在台前,早應引起警覺的蛛絲馬跡。

比如,《智能湧現》發現,陳群旗下的所有公司,不管是金融公司“明暄基金”、或是「極目銀河」集團旗下多家公司,法人和最終受益人都不是陳群本人,而是他指定的高管或者親信。

“或許他最初在設計法人結構時,已經想到把自己摘出去了,因為法人要承擔風險”,一名員工據此推測。

與此同時,陳群名下的所有公司,認繳資本基本都達到幾百、幾千萬,但實繳資本要麽是0,要麽遠低於認繳資本。

宋競一律師向《智能湧現》表示,她接觸過的大部分詐騙類公司,最大的特征基本便是空殼公司,法人、股東都是代持狀態,這同樣應成為求職時判斷公司的一項關鍵參考。

直到現在,陳群依然下落不明,員工們猜測他大概率已經不在國內,也不再對討回拖欠的薪資抱太多希望。

有員工對我們忿忿地表示:“一定把這個故事寫出去,這公司是個大坑,至少讓其他人別再踩坑了。”

在前文提到的自白書中,陳群寫到了下一步規劃——“還不如出去闖一闖,說不定有朝一日能給大家挽回點損失”。

《智能湧現》搜索到的陳群微信朋友圈封麵,是一個人的背影,決絕地朝著沙漠深處走去。不知此時的陳群,是否也同樣行走在一片蠻荒之中。

圖片

陳群朋友圈截圖

小結

對應前文的四種騙局,我們嚐試總結了一些對策,未必能保你萬無一失,但至少能作為一種提醒:

1、不要輕信所謂的“背景硬”創始人&CEO。

行勝於言,評斷一位企業掌舵者是否有長久的生命力,要看他做了什麽,而不是看他得過什麽獎,吹過什麽牛。

對故弄玄虛的說辭,要多求證,要學會使用工具——小紅書、脈脈、各類XX查,如果一個創始人/一家企業除了花裏胡哨的獎項和title外,沒有其他存在感,那更要提高警惕——越漂亮的蘑菇,毒性越大。

2、多和其他部門的同事交流,尤其是銷售團隊。

如果你是個i人,不想在公司裏交朋友,那就多看看公司的大群人數是否會劇增——當一家企業在業務還未成形時,便盲目擴張團隊,這本身就是危險信號。

想最快速度了解公司業績如何?建議你多找銷售同事聊聊。銷售是一家企業輸血的血管,產品賣得好不好,客戶是否買單,之後的銷售前景如何……這些衡量企業經營健康度的核心指標,銷售都有第一手感知。

3、公司又搞新業務?看看這個賽道第一名活得如何。

「極目銀河」一口氣要孵化/投資十幾個行業,這本身就是個極度反常的做法,最簡單的甄別方法,就是了解一下行業中已有玩家的生存狀況,比如元宇宙、人力資源這一類,很容易就能摸清這些行業的瓶頸。

各位求職者更需要清楚的是:眼下的經濟環境,收縮、維穩是主旋律,如果一家公司突然振臂高呼擴張,更要多打幾個問號。

4、留心一些公司的反常現象。

例如創始人/CEO長時間消失,重要場合不露麵,有突然離婚傳聞等(會是轉移資產的跡象);並且開始拖欠工資,報銷下不來……

5、公司說:買自家理財產品才能轉正?

快跑。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