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北京這起襲擊事件可能是一個信號…

北京這起襲擊事件可能是一個信號…

文章來源: 大象公社 於 2024-10-30 13:57:2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接二連三的信號。

10月28日下午放學時間,北京海澱某著名小學門口發生了一起惡性持刀襲擊案,導致5人受傷,其中有3名未成年人。

又是持刀行凶,又是選在學校門口,又是針對未成年人。

算起來,從蘇州到深圳再到廣州直至北京,近幾個月來,僅僅是見諸報端的針對未成年人的持刀襲擊案件就有4起了。

6月24日,蘇州高新區發生一起持刀傷人案件,一對日本母子遇襲並受傷,一名中國女性奮不顧身上前阻止被砍並身受重傷,後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9月18日,深圳南山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一名10歲學生在步行上學途中,遭遇持刀行凶,最終因傷勢過重未能搶救過來。

10月8日,廣州天河一小學門口發生持刀行凶事件,導致三人受傷。

細數這幾起事件,有著諸多的共同點:

均是有預謀的持刀傷人;

所針對的都是未成年人;

事件發生地點均是學生聚集或必經地;

行凶者均為中老年男性。

如果,一次兩次可以說是偶發事件,問題是如此類似的事件屢屢發生,這似乎已暴露出問題了。

這樣的一種信號該引起整個社會的警覺。

如此頻發的極其相似的惡性事件背後,所折射出的社會背景因素,同樣值得去思考和認真對待。

我看到,有網友在評論這幾起事件時,提到了“時代性”,甚至說仿佛回到了八九十年代,這種提法它作為一個觀點可能成立,但估計多數人是不讚同的,尤其是一些從八九十年代走過來的人。

對於一些時代特性,人們總是習慣用年代來分層。

對於“時代性格”,莫言曾在《生死疲勞》一書中寫道:“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較純潔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狂熱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當膽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觀色的,九十年代的人是極其邪惡的。”

作為一個八零後,之前的那幾個時期沒什麽發言權,但是對於九十年代多少還是有些基本認知的。

90年代作為上個世紀的最後十年,正處在新舊之交間,新鮮事物不斷湧現,舊事物被大量淘汰,整個社會處在劇烈波動的轉型期。

沿海經濟快速發展,內陸城市不斷衰落,生存壓力巨大,人口流動增加,新舊觀念碰撞,各種衝突加劇,社會治安麵臨諸多考驗,小偷、路霸、流氓橫行,這些也使得那個年代的人格外的生猛,這或許就是屬於那個年代的生存法則。

當然,必須客觀看待,每個年代都有它的價值和特點,不能掄大棒一概而論,更不能完全套用。

有點扯遠了,繼續說回主題,對於類似事件頻發,可能有人會追問這背後的根源是什麽?

其實,這個很難下結論,也不會有統一的標準答案。

或許隻能從一些基本動機去分析,個人意識形態,生存壓力太大,走投無路,情緒宣泄,甚至是報複社會。

作為社會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當我們在分析這類事件時,會習慣性歸咎於現實壓力的傳導,從體感上來說,這似乎也合乎邏輯。

但是,無論如何不管哪種因素導致,都不能成為暴力行凶的借口,這不能混為一談。

隻不過,當我們在理性看待類似事件時,還是會朝著避免、規避、杜絕的方向去討要答案。

當然,若想最大限度杜絕此類事件發生,根源在於不能再放之任之,任由堰塞湖的出現。

必須著手去解決,並給出突出問題的出口和通道,實際的紓困,情緒的疏解,一通百通。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個脫口秀冠軍,竟然冒犯了所有人
“不敢發朋友圈”,清華學霸小紅書曬1.67億年薪引調查
母親發文稱於朦朧因飲酒意外墜亡,已辦完後事!
12歲女孩被虐待致死案:生父為何哭著為繼母求情
“地獄就在加沙”:百萬加沙人的生死逃亡




24小時討論排行

華裔女生引毛語錄 主張政治暗殺遭肉搜 網:遣返她
美網球選手在華發表“冒犯中國菜”言論 被斥“極無知”
川普被澳洲記者提問惹毛 手指對方:安靜!
一場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國發生
川普競選時說讓電費減半 現在美國電價正迅速上漲
美國各地僱員陸續因"慶祝"遭解僱 萬斯呼籲舉報
川普訪中將成行?傳中國買500架波音、大豆
川普怒告紐時索賠150億 美媒終嚐到“憤怒的鐵拳”?
上海學生的午餐,吃出了發展中國家的純正味道
習近平似仍沉醉於閱兵 要籍此完善大黨大國典禮製度
盧比奧:那些慶祝的外國人 將被驅逐、吊銷簽證…(視)
吉米坎摩爾暗示柯克案疑凶或是川普支持者 節目遭停播
數額巨大!兩華人篡改禮品卡詐騙案 你花錢他賺錢!
FBI局長國會質詢成“吵架比賽” 現場看誰嗓門大?
71歲老翁自稱射殺柯克 係為掩護槍手逃跑幹擾調查
特朗普把中國,印度等23個國家指定為主要毒品過境國或生產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北京這起襲擊事件可能是一個信號…

大象公社 2024-10-30 13:57:22



接二連三的信號。

10月28日下午放學時間,北京海澱某著名小學門口發生了一起惡性持刀襲擊案,導致5人受傷,其中有3名未成年人。

又是持刀行凶,又是選在學校門口,又是針對未成年人。

算起來,從蘇州到深圳再到廣州直至北京,近幾個月來,僅僅是見諸報端的針對未成年人的持刀襲擊案件就有4起了。

6月24日,蘇州高新區發生一起持刀傷人案件,一對日本母子遇襲並受傷,一名中國女性奮不顧身上前阻止被砍並身受重傷,後經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9月18日,深圳南山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一名10歲學生在步行上學途中,遭遇持刀行凶,最終因傷勢過重未能搶救過來。

10月8日,廣州天河一小學門口發生持刀行凶事件,導致三人受傷。

細數這幾起事件,有著諸多的共同點:

均是有預謀的持刀傷人;

所針對的都是未成年人;

事件發生地點均是學生聚集或必經地;

行凶者均為中老年男性。

如果,一次兩次可以說是偶發事件,問題是如此類似的事件屢屢發生,這似乎已暴露出問題了。

這樣的一種信號該引起整個社會的警覺。

如此頻發的極其相似的惡性事件背後,所折射出的社會背景因素,同樣值得去思考和認真對待。

我看到,有網友在評論這幾起事件時,提到了“時代性”,甚至說仿佛回到了八九十年代,這種提法它作為一個觀點可能成立,但估計多數人是不讚同的,尤其是一些從八九十年代走過來的人。

對於一些時代特性,人們總是習慣用年代來分層。

對於“時代性格”,莫言曾在《生死疲勞》一書中寫道:“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較純潔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狂熱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當膽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觀色的,九十年代的人是極其邪惡的。”

作為一個八零後,之前的那幾個時期沒什麽發言權,但是對於九十年代多少還是有些基本認知的。

90年代作為上個世紀的最後十年,正處在新舊之交間,新鮮事物不斷湧現,舊事物被大量淘汰,整個社會處在劇烈波動的轉型期。

沿海經濟快速發展,內陸城市不斷衰落,生存壓力巨大,人口流動增加,新舊觀念碰撞,各種衝突加劇,社會治安麵臨諸多考驗,小偷、路霸、流氓橫行,這些也使得那個年代的人格外的生猛,這或許就是屬於那個年代的生存法則。

當然,必須客觀看待,每個年代都有它的價值和特點,不能掄大棒一概而論,更不能完全套用。

有點扯遠了,繼續說回主題,對於類似事件頻發,可能有人會追問這背後的根源是什麽?

其實,這個很難下結論,也不會有統一的標準答案。

或許隻能從一些基本動機去分析,個人意識形態,生存壓力太大,走投無路,情緒宣泄,甚至是報複社會。

作為社會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當我們在分析這類事件時,會習慣性歸咎於現實壓力的傳導,從體感上來說,這似乎也合乎邏輯。

但是,無論如何不管哪種因素導致,都不能成為暴力行凶的借口,這不能混為一談。

隻不過,當我們在理性看待類似事件時,還是會朝著避免、規避、杜絕的方向去討要答案。

當然,若想最大限度杜絕此類事件發生,根源在於不能再放之任之,任由堰塞湖的出現。

必須著手去解決,並給出突出問題的出口和通道,實際的紓困,情緒的疏解,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