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爆料:直播帶貨,沒良心就可以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雖遲但到。

直播帶貨野蠻生長了這麽多年,最近可能迎來一個撲街時刻。

三隻羊被整頓之後,今天一個叫什麽東北雨姐的也上了熱搜,亂七八糟的,好端端的一個微博,一個多月都被短視頻主播霸屏熱搜,可見短視頻真的在破圈,逐漸成為大家主流的信息渠道了。



今天看到業內人士風中的廠長介紹:

直播帶貨高端不掙錢,除非是賣假貨,但是低端產品是真的掙錢:

隻要沒良心就夠了。

10塊錢的月餅蹭品牌身價就翻幾倍,調製肉的科技狠活也敢說是澳洲原切。

一口一個家人,一口一個老鐵,宰起來可從來不心軟。


8月份開始的直播帶貨整頓,估計不隻三隻羊一家倒下,在我看來,有問題的主播太多了,這不隻是主播個人的問題:

更是這個行業生態和商業模式的問題。

為什麽直播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主要有幾個原因:

1、直播帶貨是一個下沉市場的生意


下沉市場沒有什麽高大上的邏輯,就是便宜,就是性價比,就是平替。

以前大家覺得,直播模式的短平快,走量大就可以壓價,主播擁有最大的議價權,幫消費者砍價。

當然一些是這樣的,但你要知道,品牌商品的成本是不可能降低的,它們的生產和品牌成本從根本上決定了給他們帶貨:

隻有消費者得利,商家和主播的利潤都很少,可能隻能賺吆喝。

如果主播隻做品牌商品,他們得餓死。


2、直播帶貨最大的贏利點其實在於白牌

像是某多多起來就是靠某寶和某東都不要的白牌市場,所謂的白牌就是OEM,一些小廠,有單子時節點貼片代工,沒生意時自己生產點白牌。

如果是幫品牌代工,質量把關會比較嚴,自己平時生產白牌就比較隨性了,但是主打一個便宜。

可是直播帶貨把傳統企業的渠道和品牌都給幹掉了:

主播背書就是品牌,短視頻直播就是渠道。


算個帳:

一個10塊錢的白牌產品,主播包裝一下,就能賣一百。

一個賣200的品牌產品,主播帶貨一次,利潤最多隻有20。

這裏麵的利潤才是帶貨直播的核心商業模式。

包括主播自己創立的IP品牌,本質上也是一樣的,當然因為和主播強行綁定,質量把關好一點。


別的還好,衣服啊,電器啊,總歸能用個一段時間,但是沒有良心的主播,把食品也這麽搞了:

食品領域各種科技狠活在主播那裏宣傳成了有機生態的品質。

比如三隻羊的牛肉卷,用調製鴨肉冒充牛肉,都是廉價火鍋店玩剩下的,主播一包裝就變成了澳洲原切了。

幾塊錢成本的東西賣十幾塊,發過周潤發啊。

有人說,直播帶貨的消費者就這麽傻嗎?


這話問到了核心,也是直播帶貨這個商業邏輯最隱秘最核心的部分。

3、直播帶貨的營銷本質就是一場做局

下沉用戶確實比較天真,沒吃過沒見過,容易輕信,搞點花頭精,弄點高大上名詞,就給唬住了。

關鍵是他們被直播間的主播做局了:

直播間裏,不是美女搔首弄姿,就是主播大喊大叫,直接刺激觀眾的荷爾蒙,再加上燈光、美顏、劇本……最大程度的刺激觀眾的感官感知。


這樣就會讓觀眾放棄理性思考,不讓你有思考和猶豫的時間。

因為你一思考,就會想:

這東西是真的嗎?價格合理嗎?我真的需要嗎?……

你一思考,就不會下單了。

直播帶貨把你思考的部分直接拿走了,這真的是行為經濟學最該研究的案例。


而且,他們還特別有儀式感:

一二三,上鏈接,還搞起來饑餓營銷。

讓你衝動消費之後,還有滿滿的情緒獲得感,這就是入局的典型症狀。

而且日複一日的看短視頻刺激荷爾蒙,已經對老鐵們的認知能力和行為模式造成損害了,被騙還替主播數錢。

所以說,直播帶貨出事是早晚的。


之前是放水養魚,如今直播帶貨也進入存量時代,有關部門也開始上手段了。

希望可以早日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