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肥胖相關癌症發病率激增,年輕人尤須警惕
文章來源: 中國科學報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楊金奎(左二)與團隊人員討論。受訪者供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教授楊金奎團隊研究發現,2007至2021年間,我國與肥胖相關的癌症發病率以每年3.6%的驚人速度增長,這一增長在年輕人中尤為明顯,而與肥胖無關的癌症發病率則保持穩定。近日,相關研究發表於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Med。
“如果不徹底改變肥胖的流行趨勢,我國與肥胖相關的癌症發病率未來10年幾乎將翻一番。”楊金奎指出,這無疑會給我國經濟和醫療體係帶來沉重的負擔。
與肥胖相關的12種癌症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發癌症病例數估計為482.47萬例,整體癌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已確認了與肥胖相關的12種主要癌症,包括結直腸癌、肝癌、膽囊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宮癌、卵巢癌、腎癌、甲狀腺癌、多發性骨髓瘤、胃賁門癌和食管腺癌。
肥胖是影響癌症發病率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此前,已有多個小鼠模型的研究證據表明,肥胖和高脂飲食能夠加速癌症進展,縮短癌症潛伏期,並將癌症發病年齡提前。
去年發表的《中國肥胖患病率及相關並發症:1580萬成年人的橫斷麵真實世界研究》顯示,按照我國超重和肥胖的BMI分類標準,1580萬成年受試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BMI分類標準即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數值為24~27.9為超重,大於27.9為肥胖。
近年來,我國的飲食結構和消費習慣發生了重大變化,成年人與青少年的肥胖率也隨之迅速增長。
“作為一名內分泌科醫生,我特別關注代謝性疾病對癌症的影響。而目前國內還沒有與肥胖相關癌症發病趨勢的研究。目前關於癌症的報道多集中在中老年人,很少關注年輕人的癌症發病情況,而年輕人中癌症的出現可以反映目前環境和飲食因素暴露的變化。”楊金奎說。
鑒於此,楊金奎萌生了研究20歲以上成人全年齡段肥胖相關癌症發病率的想法,並著重關注年輕人癌症發病率的變化。
與肥胖相關癌症發病率顯著升高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並非所有與肥胖相關的12種癌症的發病率都呈上升趨勢。楊金奎指出:“發病率升高的癌症主要包括結直腸癌、乳腺癌、子宮癌、腎癌和甲狀腺癌。”進一步分析數據顯示,胰腺癌、胃賁門癌、膽囊癌、多發性骨髓瘤和食管腺癌的發病率在年輕人中保持穩定,而在老年人中呈下降趨勢。
對此,研究人員進行了總結分析。“癌症是由多種因素引發的疾病,不能單純將肥胖視為癌症的唯一致病因素。例如,食道癌、胃癌和肝癌不僅受肥胖影響,還與感染等因素有關。”楊金奎解釋說,近年來,中國在癌症篩查和預防方麵取得了顯著進展,癌症發病率在老年人群中呈下降趨勢。而在年輕人群體中,癌症發病率相對穩定,可能是因為感染的控製抵消了肥胖帶來的癌症風險。
“綜合分析發現,與老年人相比,年輕人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病率上升速度更快。”楊金奎告訴《中國科學報》,這一發現提示未來的防控工作需要政策支持,例如製定更有力的食品政策、減少加工食品的消費、推動更健康的飲食,並鼓勵年輕人增加運動。
此外,對於研究人員而言,癌症研究應當聚焦於理解肥胖導致癌症的機製,以便更好地識別並規避關鍵風險因素。
填補亞洲人肥胖相關癌症數據空白
文章投稿後,審稿人主要提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在研究人群中,肥胖和非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病率是否存在性別差異;另一個是以前對其他人群的研究是否顯示了與該研究類似的趨勢,即與肥胖相關癌症發病率升高。
針對於第一個問題,研究團隊重新進行了數據分析,並將肥胖相關和非肥胖相關的癌症按性別分類。結果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與肥胖相關的癌症發病率更高,但與非肥胖相關的癌症發病率較低。
“由於女性與肥胖相關的癌症類型範圍更廣,我們排除性別特異性癌症重新分析,即從所有男性癌症中除去前列腺癌,從所有女性癌症中除去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和子宮癌。”楊金奎表示,研究發現,盡管女性肥胖相關和非肥胖相關的癌症發病率都低於男性,但女性肥胖相關癌症發病率的增長率高於男性。
針對另一個問題,研究人員通過查閱文獻發現,現有的報告主要關注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肥胖相關癌症的趨勢,即年輕人患與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更高。而該研究正好填補了亞洲人肥胖相關癌症報告數據的空白。
當然,開展流行病學研究隻是研究團隊工作的一部分。“我們的重點工作是與代謝性疾病相關的機製研究、新藥靶點發現與早期探索性新藥研發,旨在挖掘代謝性疾病複雜的發病機製和更高療效的藥物,從而為代謝性疾病患者提供更為有效的治療選擇。”楊金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