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總統萊希:宗教統治的堅定捍衛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周日,伊朗總統、伊朗最高領袖接班人的主要競爭者易卜拉欣·萊希在一起直升機事故中喪生,終年63歲。

作為一名保守的什葉派穆斯林神職人員,萊希參與了對伊斯蘭共和國反對者的一些最殘酷的鎮壓,他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門生,也是該國宗教統治的堅定捍衛者。

萊希擔任總統期間發生了兩件大事:2022年由婦女和女孩領導的全國性抗議活動,要求結束伊斯蘭共和國統治,政府對這場運動進行了殘酷鎮壓;再一件就是目前與以色列的中東戰爭,伊朗長期以來一直對以色列發動秘密攻擊。

在伊朗的政治體製下,萊希作為總統沒有參與核政策或地區政策的製定。但他繼承了一個通過代理民兵組織網絡穩步擴大地區影響力的政府,以及一個在美國退出核協議後迅速推進到武器級鈾濃縮水平的核計劃。

萊希讚同並支持這兩項政策,認為它們對伊朗保持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以及對西方施加壓力是至關重要的。

萊希罹難之際,一場長達數年的影子戰爭正在演變成直接對抗,此前以色列正在為報複10月7日哈馬斯的襲擊而對加沙發動了軍事攻擊。

萊希出生在伊朗東北部城市馬什哈德的一個神職人員家庭,曾就讀於該國著名的庫姆神學院。1979年,18歲的他參加了推翻伊朗國王的伊斯蘭革命。僅僅兩年後,萊希成為新成立的伊斯蘭共和國的一名法官,隨後步步高升,來到伊朗政壇的最高層。

萊希與哈梅內伊及其前任、伊斯蘭革命的創始人霍梅尼一樣,也戴著神職人員的黑色頭巾,這種頭巾唯有“賽義德”才可佩戴,也就是那些宗係可以追溯到先知穆罕默德的人。

由於哈梅內伊已經85歲高齡,加之身體虛弱,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繼任問題變得更加緊迫。最高領導人的選舉是一個不透明的過程,充滿了政治鬥爭和角力。根據伊朗憲法,最高領袖由神職人員組成的專家會議選出。

萊希被視為該職位的頭號競爭者之一,受到了強硬派的青睞;而哈梅內伊的兒子穆傑塔巴是一名有影響力的神職人員,幫助管理他父親的辦公室。萊希之死基本上為小哈梅內伊接替父親的職位鋪平了道路。

政治分析人士稱,作為哈梅內伊政策的忠實執行者,萊希讓伊斯蘭革命衛隊在伊朗政治和經濟領域發揮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他不是那種魅力四射的人。他的演講不會激勵人們走上街頭。他是政策的執行者,”英國查塔姆研究所的中東和北非項目主任薩納姆·瓦基勒說。“最重要的是,他是政權內部人士。他是一個在體製內通過體製開展工作的意識形態主義者。”

萊希的支持者,包括官方媒體上的保守派專家,稱讚他重新實施了嚴格的宗教和社會規範,對於異見不會網開一麵,並將伊朗的政策從西方轉向更多地與俄羅斯和中國接觸。

從2016年到2019年,萊希擔任了阿斯坦·古德斯·拉紮維組織的負責人,這是哈梅內伊控製下的一個實力雄厚、資產達數十億美元的宗教集團,據信是哈梅內伊最重要的財富來源之一。

2019年,萊希成為伊朗司法部門的負責人,在任職期間,他主持了一些最殘酷的異見人士鎮壓行動。2019年11月,在針對油價飆升的全國性示威中,至少有500人喪生。司法機關逮捕了活動人士、記者、律師和具有雙重國籍的公民。

他於2021年當選總統,但人們普遍認為那次選舉是為確保他的勝利而精心策劃的,他的主要競爭對手都被取消了資格。

萊希在競選時曾高舉反腐旗幟,卻在反政府人士和國際人權組織的一片譴責聲中當選總統。人權組織指出萊希曾是一個四人小組的成員,該小組在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時未經審判就下令處決了5000名持不同政見者。萊希並未否認自己是該小組成員,並在一次演講中表示,他當時不過是被最高領袖任命擔任這一職務的一名低階官員。

伊朗人權中心執行主任哈迪·加埃米說:“我們失去了整整一代政治思想家和活動家,他們本可以成為伊朗社會的重要參與者。”

他認為,萊希在伊朗曆史上幾個最為專製的時刻發揮了作用,特別是2009年和2022年對反政府抗議活動的鎮壓。

在特朗普總統退出伊朗與世界大國達成的核協議三年後,萊希上台。美國退出協議後,特朗普重新對伊朗實施嚴厲的經濟製裁,打擊了該國的石油銷售和銀行。一年後,伊朗未能從核協議中獲益,於是又重新開始了接近武器級水平的鈾濃縮活動。

萊希上任時承諾推行“抵抗外交”,意味著要抵製西方大國,但對談判持開放態度,尤其是與美國展開談判,重返核協議並尋求取消製裁。但在2021年秋季,持續數月的談判宣告失敗,至今也未與拜登政府達成任何協議。

萊希擔任總統期間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就是他的前任們始終未能實現的一個目標:恢複與伊朗的地區老對手——沙特阿拉伯的關係。2023年,兩國在北京簽署了恢複邦交協議。盡管該協議主要是象征性的,但被視為化解兩國地區競爭的關鍵。

萊希遠離西方,優先發展與俄羅斯和中國的更密切關係,並表示伊朗在核協議破裂後無法信任美國和歐洲。萊希政府與中國達成了一項為期25年的全麵經濟、安全和軍事協議:伊朗同意以優惠價格向北京出售石油,換取中國企業在廣泛領域對伊朗的4000億美元投資。

他還經常前往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麵,他們加深了雙方在安全和軍事方麵的關係。伊朗向俄羅斯出售無人機,俄羅斯將它們用於在烏克蘭的戰爭,不過萊希否認了這一點。

在擔任總統期間,萊希對國內政策的影響要深遠得多,他留下的政治遺產可能會受到質疑。他在位期間,由於國際製裁和高失業率,伊朗遭受了嚴重的經濟衰退。

“如果你想想他留下的政治遺產,就會發現他把國家的經濟搞得一團糟,而且變得更加壓抑,”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伊朗問題講師西娜·阿佐迪說。“伊朗從來就不是民主或自由的國家,但是自2021年以來,政治打壓加劇。任何異議的聲音都是不被容忍的。”

在萊希的領導下,伊朗貨幣價值跌至曆史低點,氣候變化和管理不善加劇了水資源短缺,該國在1月份還遭受了自1979年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恐怖襲擊。

2022年,21歲的庫爾德女子瑪莎·阿米尼在被伊朗道德警察拘留期間死亡,萊希執掌的政府對隨後爆發的抗議進行了鎮壓。阿米尼之死引發了由婦女領導的抗議浪潮,她們摘下頭巾,呼籲推翻伊斯蘭共和國。

許多伊朗女性無視強製性的頭巾佩戴規定,一年多來堅持在公共場合露出頭發,萊希於今年春天宣布,他將重新加強頭巾規定。他的政府在四月份再次派出道德警察在街頭巡邏,而此前政府曾表示該部隊已經被裁撤;許多女性被拘捕的事件演變為暴力衝突。

美國於2019年對萊希實施製裁,有關侵犯人權的指控一直阻礙他在國際舞台上的露麵,直到其生命的最後幾年。

去年12月,他取消了對日內瓦聯合國總部的訪問,原因是擔心他可能因涉嫌參與1988年的大規模處決而被捕,因為瑞典以反人類罪起訴了一名級別較低的伊朗司法官員。不過,萊希每年都會出席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發表措辭激烈的演講,把伊朗的異議歸咎於外國敵對分子,同時把伊朗描繪成良好治理的典範和人權的捍衛者。

萊希的遺孀賈米勒·埃勒姆哈迪是極具影響力的極端強硬派神職人員艾哈邁德·埃勒姆哈迪的女兒,她是大學的哲學和教育學教授。兩人育有兩個女兒,另外至少有一個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