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安高層:賴清德就職演說將強調維持現狀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台灣候任總統賴清德即將於5月20日上任,他的就職演說是否觸及敏感的台獨議題備受國際矚目。一名不具名的台灣新政府國安高層人士認為,賴清德的演說基調將延續他的當選感言,強調台灣的穩健和自信,並會延續現任總統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兩岸路線。

賴清德就職之前,一名因職務敏感不便具名的台灣國安高層人士於5月17日的簡報會中指出,賴清德從選前到選後不斷強調的主軸就是和平、民主和繁榮,在此基礎上,該國安人士透露,他的520演說將包含四大元素。

賴清德演說基調 重申蔡英文路線

首先是“穩健”,亦即延續蔡英文過去的執政基礎,讓台灣在穩定全球經濟還是地緣政治方麵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在維持現狀的兩岸目標下,台灣將持續與各國合作,確保兩岸“現狀”不發生片麵改變。

這位國安人士說,中共持續以軍機軍艦擾台,並派遣海警船進入台灣禁限製水域等手段製造灰色地帶衝突,更在國際上持續霸淩和孤立台灣的情勢下,兩岸現狀麵臨極大的壓力,因此需要投入更多努力。

其次是“自信”,基於台灣近年在各領域受到國際社會肯定的表現,賴清德將重申台灣的高度自信,並將持續推進各項政策。

第三個元素是“負責任”,這位國安人士說,台灣不僅要對境內人民負責,也要與世界共同應對許多全球挑戰,扮演國際社會良善的力量。

最後則是“團結”,這位國安人士強調,中共長年利用各種手段從台灣內部進行分化、統戰台灣社會,所以,新政府將致力加強內部團結。此外,近半年來,賴清德提出的國家希望工程、公義永續等元素,也將落實在新政府各領域的政策中。

新人新政 國際輿論聚焦美中台互動

針對賴清德的就職演說,國際媒體普遍關注,賴清德除延續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兩岸路線外,會不會就台灣主權現況提出自己的表述?

對此,這位國安人士重申,台灣長期在國際上展現負責任的態度,政府政策也有其延續性,未來因應時勢變化,賴政府將有更積極做法,但不會脫離基本路線。

他也呼籲中國停止挑釁和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的作為,因為這些手段不會拉近兩岸的距離。

這位國安人士說:“不斷破壞國際秩序,不斷破壞兩岸交流空間的就是對岸(中國),這一點,我想,我們會持續地讓國際社會知道破壞區域穩定的是誰,台灣扮演的是負責任的角色。”

台灣新政府又將如何應對今年底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

這位國安高層人士表示,美國無論哪一黨執政,對台政策也都有其延續性,台灣的政策目標是維持台美間的互信,並基於共同價值與利益,持續深化台美間在各領域的合作。

對於台美關係的前景,位於台灣台中市的東海大學政治係教授張峻豪指出,美國大選在即,且行事風格不定的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贏麵看漲的前提下,此刻無論美國還是中國都不想在台海問題上橫生枝節。

他說,美方對賴清德的“務實台獨工作者”立場仍有疑慮、中方也緊盯他的一言一行,因此,對賴清德而言,延續蔡英文路線仍是未來四年的最佳選項。

張峻豪告訴美國之音:“維持過往基調、穩健的做法,能夠符合美方利益,讓美國暫時對北京有所交代,因為對美國來講,它要看待台灣領導人,信任度是很重要的。”

國會肢體衝突凸顯台灣內部對立難解

位於台北的台灣智庫谘詢委員吳瑟致則認為,“穩健”最重要的意涵是取得國際社會理解,並具有政策可預測性,目前看來,賴清德所提出的“和平四大支柱”政策中,“強化國防及不對稱戰力”和“改善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都符合民主國家對台灣的期待。

吳瑟致直言,賴清德演上任後的首要難題,恐是台灣內部的團結,尤其台灣國會持續的矛盾衝突,恐將破壞台灣長期的政治穩定。

台灣立法院在朝小野大的結構下,5月17日再爆發肢體衝突,民進黨立委當日為阻擋兩大在野黨(國民黨和民眾黨)挾多數優勢要強行通過國會改革法案的議程中,雙方爆發激烈衝突,導致多位立委受傷送醫,直到深夜,仍有百餘名民進黨支持者前往立院外抗議。

因此,吳瑟致指出,國會若持續朝野對立,台灣的代議政治恐再陷空轉的困局,未來賴政府如何透過社會的中堅力量,讓朝野達成共識,以鞏固台灣的民主防禦力,將是賴清得上任後的重要工作。

吳瑟致告訴美國之音:“台灣有部分政治勢力是傾向跟中國建立更深層的關係,(賴政府)必須要讓國內的社會大眾對於中國更有危機意識,才能促進台灣內部的團結。”

台中學者張峻豪則說,民調雖顯示,台灣在野陣營近幾個月來挾席次優勢,不斷擴大立法權,已損及選民形象,但賴清德作為少數總統,應不至一上任就與國會展開對峙。

他認為,以內閣成員的陣容來看,經濟議題和打擊貪腐可能是520之後,賴清德政府優先推動的一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