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總理遇刺:研究死刑獲博士 親俄 民粹 攪局歐盟…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Robert Fico)15日在該國漢德洛瓦鎮(Handlova)出席內閣會議後,在會見民眾期間遇刺,一度性命垂危,收治他的醫院總監稱菲佐病情仍危重,但已經穩定下來。這位以性情粗暴聞名的59歲政治強人已經三度任斯洛伐克總理,曾在民眾大規模示威後被迫辭職,透過疫情期間的反防疫政策形象及反對援助烏克蘭再度掌政。

這是斯洛伐克1993年實現獨立以來首次發生針對政府高官的刺殺事件。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71歲的男槍手辛圖拉(暫譯,Juraj Cintula)趁菲佐接近人群握手時,近距離對著菲佐正麵連開5槍,接著被隨從撂倒在地。據指,自稱作家的辛圖拉曾是一位保安人員、來自斯洛伐克西部小鎮萊維采(Levice),當局初步調查稱其刺殺是出於政治動機。

根據斯洛伐克Markíza電視台發佈的一則視頻,辛圖拉抨擊當局政策,不滿其打壓包括國家廣播電台RTVS在內的媒體機構、解除前司法委員會主席Ján Mazák的職務等舉措。菲佐的盟友則譴責自由派媒體,稱其煽動對總理的仇恨。而反對派則取消反對政府對RTVS進行改革的抗議活動,避免緊張局勢升級。調查新聞記者Szabolcs Panyi披露,辛圖拉還與一個親俄準軍事組織Slovenskí Branci有關聯。

  反LGBT、反移民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出身的政壇老將,菲佐起初在政治上屬於左翼,但近年來在移民和文化問題上日益接受右翼觀點,成為一名結合極左社會政策、民族主義以及部分極端保守派觀點的民粹領導人。

他抨擊同性伴侶領養行為為“變態(perversion)”、曾指控記者運營有組織犯罪集團、言論中還摻雜陰謀論和親俄虛假信息。許多人因此將他與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以及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相提並論。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Robert Fico)2024年5月15日遇刺,中槍受重傷後被直升機緊急送院。(Reuters)

在外交問題上,他親俄、反對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這扭轉了多年以來斯洛伐克作為基輔盟友的政策。他在去年競選總理時承諾停止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稱對莫斯科的製裁 “毫無意義”、更威脅在歐盟未來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時投下否決票。2015年,俄羅斯吞併克裏米亞後,菲佐不顧歐盟製裁,成為少數幾位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麵商談業務的歐洲領導人之一。因此,西方把他視為繼歐爾班之後歐盟政治的又一個“攪局者”。

  三度當選總理

菲佐出身平凡,是一名叉車司機和一名商店工人的兒子。他因研究死刑而獲得博士學位,後來在司法部工作,可謂年輕有為。“天鵝絨革命”結束捷克斯洛伐克的共產黨統治後,他加入繼承其遺誌的政黨,此後不斷積累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並於1999年成功創建了社會主義政黨——社會民主黨(SMER-Social Democracy,又稱方向黨),並領導該黨成為主導該國政壇的力量。

2002年,他首次帶領社會民主黨的競選議會的並不太成功,隻在150個席位中攬得25位。他的社會主義政策方向與當時社會上反共、親西方的氣氛並不契合。然而,四年後,他利用民眾對國家自由經濟改革的不滿在選舉中獲得首次勝利。2016年,他又通過在難民問題上的強硬立場贏得連任。



圖為2024年5月15日斯洛伐克(Slovakia)總理菲佐(Robert Fico)在小鎮漢德洛瓦(Handlova)出席政府會議後與支持者交談。豈料不久後他被人連開數槍。(Reuters)

然而,2018年一宗記者遇害案令他的政治生涯一度受挫。當時正在調查菲佐盟友與黑手黨關聯的記者庫恰克(Jan Kuciak)、以及他的未婚妻庫斯尼羅娃(Martina Kusnirova)在家中遭到僱傭殺手槍殺,菲佐被指與事件有關聯。這次事件引發了斯洛伐克獨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民眾示威活動,菲佐最終被迫在一片爭議聲中引咎辭職,還因涉嫌建立犯罪團夥和濫用職權而麵臨刑事指控。

菲佐下台後,這一事件的影響力在斯洛伐克仍揮之不去。在2020年大選中,方向黨敗給了承諾剷除腐敗的政黨後分裂。此後的政府對腐敗問題進行了調查,許多高官鋃鐺入獄。

  疫情與烏克蘭戰爭中捲土重來

但菲佐並未就此放棄政治仕途。新冠疫情為他製造了機會:疫情期間中間右翼政府推出防疫限製,菲佐便極積現身於這些反防疫政策示威。

在2023年的選舉中,他否認自己麵臨的指控,將自己塑造成政治和司法腐敗的受害者。此時歐洲正陷入俄烏戰爭引發的生活成本危機之中。作為烏克蘭的鄰國,斯洛伐克的能源也主要從烏克蘭輸入,因此在能源和通脹危機下首當其衝。菲佐利用民眾對政府的極度不信任和不滿,成功令民眾對針對他本人的調查產生懷疑,並藉此再度當選總理。



圖為今年4月7日,菲佐(左)在贏得總統選舉的佩列格裏尼(Peter Pellegrini,右,藍色裇衫者)的獲勝演說中發表講話。(Getty)

許多人將菲佐形容為緊貼時勢的精明領導者。在俄烏戰爭問題上,他利用了斯洛伐克社會自鐵幕倒塌以來就存在的裂痕,用斯洛伐克前總理Iveta Radicova的說法:“這種兩極分化在斯洛伐克已經存在了30多年,前政權的支持者傾向於莫斯科,批評基輔和烏克蘭,批評歐盟,認為與俄羅斯身份有更多聯繫”。

但這次刺殺或許恰恰也是國家嚴重撕裂下的副作用。在襲擊發生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內政部長埃斯托克(Matúš Šutaj-Eštok)呼籲停止菲佐治下暴力的政治語言、以及社交媒體上泛濫的攻擊。他形容,國家“正處於內戰的邊緣”:“我呼籲公眾、記者和所有政治家停止散佈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