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黃奇帆的最新演講:有5件事要做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黃奇帆資料圖。本文來源: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記者 樊三彩 報道

黃奇帆:新格局下,

中國對外開放的新特征、

新成就

3月30日,在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2024(第十五屆)鋼鐵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研究員、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做主題報告《新格局下,中國對外開放的新特征、新成就》。

國民經濟“五髒六腑”適應內循環為主需要一個過程

“過去幾十年我們都以外循環為主,目前要真正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國民經濟的‘五髒六腑’適應這一新格局需要一個過程。”黃奇帆強調,要適應內循環有五件事要做,也是新發展格局的五大內涵。

第一,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形成自立自強科技創新能力。我國科研開發投入從1990年的121億元到2023年的3.3萬億元,增加了270多倍。“其中,95%的投入是用在了引進、消化、吸收的外循環過程中,從無到有的原始創新的科研費用隻占全部科研經費的5%。”黃奇帆表示。

因此,黨中央明確“十四五”到2035年期間,中國原始創新的科研投入到2025年達到全部研發費的10%,到2030年達到全部研發費的15%,到2035年達到全部研發費的20%。“發達國家盡管原始創新走在我們前麵,但過去幾十年仍然每年把全部研發費用的20%用在原始創新上,我們恰恰在這一塊做得不到位。”黃奇帆表示。

第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國是有14億人的天然大市場,但存在一些堵點使得中國大市場碎片化,循環不夠暢通,影響資源優化配置。如某地做了一項好產品,各地便會跟進,過幾年就陷入過剩,接著便要去產能、去庫存;保護落後,如大部分城市都選擇當地或該省製造的車輛作為出租車,不論車的質量如何,這裏麵就是碎片化的分割市場。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30條政策均是為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管理方法調整以及改革開放,實現統一大市場。

第三,要通過擴鏈強鏈補鏈,形成“一頭在內、一頭在外”,上中下遊產業鏈垂直整合一體化的製造業體係。推動加工貿易從過去“兩頭在外、大進大出”,轉變為“一頭在內、一頭在外”,實現產業鏈上、中、下遊70%~80%零部件在中國本土集群化生產,打造水平分工加垂直整合一體化的產業鏈集群。黃奇帆表示,加工貿易的GDP轉化率一般隻有12%左右,這12%包含工人薪酬、企業利潤、生產資料折舊及各項稅費,效益是不高的;70%~80%零部件在中國本土製造,其勞動力就業、利潤和稅收都留在了中國,帶來的GDP轉化率達到32%左右,大幅提升了效益和質量。

第四,要提高最終消費(老百姓消費+政府消費)占GDP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顯著提高。過去三四十年,中國最終消費隻占GDP拉動力的40%,其中老百姓消費占比為30%多,原因就在於老百姓可支配收入隻占GDP的40%左右。而世界發達國家內循環的最終消費拉動GDP都在55%~60%。“到2035年,我們要力爭將中國的最終消費拉動GDP的比例提高到50%~55%,就要通過增加就業、提高工資水平、解決教育衛生文化住房等老百姓的後顧之憂,提高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黃奇帆表示。

第五,要更高水平的開放、更深層次的開放、更寬領域的開放。近10年,這“三個更”具體表現為五大特征。

是在投資政策上,從過去幾十年的引進外資為主,轉變為既鼓勵引進來,也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投資。據統計,1979年到2012年這34年裏,中國境外投資一共約為5000億美元;而僅在2017年到2021年這5年時間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就達到了約7700億美元。引進來、走出去雙向投資的特征已經很明晰地顯現出來了。

二是在貿易政策上,從過去幾十年的擴大出口為主,轉變為鼓勵出口和增加進口並重。近10年,一方麵,我國穩步降低關稅水平、穩步擴大進口;另一方麵,自2018年起每年在上海舉辦超大規模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歡迎跨國公司把好產品出口到中國來。

三是在區域開放政策上,從過去幾十年的沿海地區開放為先為主,轉變為沿海沿邊內陸協同開放、整體開放。2010年以前,我國各類國家級的開放措施都是從沿海開始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任何新的開放措施,都是東西南北中一體化開放。以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例,這10年一共批了22個自貿區,其中7個在沿海、7個在中部、7個在西部,外加1個海南島。2010年以前,中國所有70多個保稅區,跟中西部無關;2010年以後,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增加到168個,覆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其中中西部地區批了60多個,東中西遍地開花。

四是在產業政策上,從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和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的貨物貿易為主,轉變為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共同發展。以往,中國引入的外資主要集中在工業、百貨、建築業和房地產等產品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領域,對金融業、服務貿易等無形領域,如外資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和證券公司,以及教育、醫療、服務業和文化藝術等,在準入前國民待遇、股權比例限製以及營業範圍上,內在的約束還有很多。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對服務業、金融業和工商產業的外資企業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麵清單管理、競爭中性等,各種限製都要取消,實現全方位、寬領城、多渠道開放。

五是在全球外貿秩序治理方麵,從以融入和適應全球經濟治理體係為主,轉變為積極參與甚至引領國際投資和貿易規則的製定修訂。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國際貿易國,不管是投資領域還是貿易領域,中國都有重要的影響力和發言權。近10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對國際貿易規則的修改,一起參與談判確立國際貿易規則中新的製度,所以中國不僅是適應現行的國際貿易規則,還開始介入國際貿易規則的製定和修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

“這5個新特點,與40多年來的對外開放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在新時代、新格局下,形成了更高水平開放、更深層次開放、更寬領域開放的新特征。”黃奇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