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時我決定轉行:找一門越老越吃香的職業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24年,全國考研人數達到了438萬人,且沒有年齡限製,其中不少步入中年的職場人,希望通過考研的方式轉專業,進而實現轉行,在傳統價值觀裏成家立業的年紀,他們選擇從0開始,選擇一門越老越吃香的職業。

▲ 4位受訪者

一條采訪了其中4位,38歲的雲卿考研三次轉行心理谘詢師;

阿咪在教培創業10年後轉投金融行業,做起近年來興起的高門檻行業:家族辦公室;

36歲的Ivy雖考研失敗,但通過參加法考成為一名實習律師;

小聖在結婚生子後,離開了景氣不再的建築行業,轉行保險經紀人,時間自由,也發現了事業上更多可能性。

迄今為止,他們均轉行2年以上,並且對現在的事業抱有極大熱情和期望,他們不約而同地形容現在所在的行業“能夠持續做下去”,並且讓工作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

編輯:張銳嘉

責編:陳子文

▲ 阿咪(左二)所在的團隊獲得2023年最佳財富顧問大師杯團隊優異大獎

阿咪,36歲,吉他教學創業轉行金融行業,入行4年

準確來說,我截至目前15年的職業生涯,已經轉行3次。

第一次,從剛畢業幹的數據運營,到創業樂器培訓機構,一做9年;

第二次,考CPA,進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

第三次,念MBA,轉行到金融投資,目前在家族辦公室行業。

我本科是統計精算專業,畢業時趕上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我運氣很好,找到了地產行業的數據分析谘詢的工作,一份很對口的工作。但幹了一年,我就辭職去創業,做了音樂培訓機構,一做就是9年。

▲ 阿咪曾在土豆網寫道:我想有一天能做到,我想彈什麽就彈什麽。現在的她聽到任何旋律便可即興彈唱

我一直很喜歡音樂,從大學開始學吉他,當時還是土豆網時代,沒幾個人傳視頻,所以當時我在論壇上算小有名氣,加了很多網友(笑),認識了誌同道合的夥伴。

我一直都是想什麽就去做了,於是很快就辭職跟小夥伴一起全職創業。其實樂器培訓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這些機構發展初期是魚龍混雜的,甚至很多都是“騙子”,所以我們某種程度算是整頓了這個行業的規範。

後來我為什麽轉行呢?大部分樂器都是以傳統為美的,不像電子產品可以快速迭代,天花板也低,做樂器工作室已經不能滿足我的人生追求,跟合夥人也有一些理念的衝突,我就離開了。

▲ 阿咪在課上教音樂

鑒於我的統計背景,我就想轉做門檻高、天花板也高的行業,跟做金融的朋友說了這個想法後,得知考CPA或許是轉行的捷徑,可以先從會計師事務所開始幹起。

2019年初,我開始半脫產狀態準備考試,會計這門課程幾乎是邊哭邊學這麽過來的。當時我沒有什麽退路,30歲的女性重新在社會打拚,壓力還是蠻大的,考完試等待成績的時候我非常焦慮。

沒想到,4門考試我都一次通過。我立馬找朋友幫我內推事務所,一個八大所當天就給我發了麵試通知,周一去麵試,周二就入職了。

做審計的這三年就很苦。雖然不是我的追求,但我很專注,進步很快,第二年就開始帶隊,一路升職。當時我有機會獨立帶一個上市公司年審,但還是毅然決然地走了,因為再幹下去對我來說就是邊際效益會降低(一個主體為追求最大的利益,多次進行擴大生產到一個零界點後,每一次投資產生的效益都會較上一次少),成長的空間不大。

當時2022年大環境已經不算太好了,其實辭職也是挺衝動的,但我一直都是這樣,還沒想好自己到底要什麽,但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麽。

▲ 阿咪代表公司去亞太財富論壇領獎

為了尋求再次轉型,我在辭職前的2020年,報考了上海交大高金MBA。從報考到聯考隻有兩個月,同時我還在工作,每天早上四五點起床刷題,最終順利拿到了offer。

畢業後我決定裸辭開始找工作,試了很多機會,不是不匹配就是沒資源,就在我已經投不出去簡曆的時候,我接到了獵頭的電話,說這家獨立家族辦公室對我很感興趣。團隊不乏藤校背景,氣氛很好,也是我喜歡的前台工作,對金融知識儲備要求高,還在家門口,柳暗花明。

我現在的工作就是給客戶做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提供谘詢和解決方案,其實是非常有難度,而我們的客戶也往往是很成功並且積累了很多自信的人,你要解決他解決不了的問題,要了解市場上的各種信息。

但這也絕對是越老越吃香的行業,基本上可以幹到死(笑)。首先它在發展初期,成長空間很大,家族辦公室是財富管理中的藍海。跟之前做審計to b的業務不一樣,做財富管理是to c的業務,比起平台,它更依賴個人的綜合能力,而且可以持續做下去。

在這行業年齡大一些是優勢,但如果年紀大,又沒有與年齡相匹配的智慧(笑),也是不行的。

對於轉行,我的建議是,選擇一個職業的時候都要考慮三件事情:第一這個事情是不是你真的熱愛的;第二你是否擅長;第三,這份工作給你的回報你是否滿意,比如薪資,或是客戶、領導及同事的認可。

現在工作上時常會受挫和感到孤獨,因為它真的極具挑戰性,當時跟我一起進公司的90%都走掉了,那一批幾乎隻剩我一個人。同行也很少,行業認可度也沒有其他金融行業那麽高,偶爾會想是不是選錯了。

但隨著更多知識的積累和客戶的正反饋,尤其身邊圍繞著一群優秀的夥伴,我越來越覺得這個事要堅持做下去。

孫小聖,36歲,建築設計師轉行保險經紀人,入行4年

2012年我從東南大學建築係畢業後,去歐洲學習工作了四年。回國後投入了建築行業,進入了一家日企。

2022年我正式辭職,現在是一名保險經紀人主管,帶一個15人的團隊,薪資比以前翻了三倍。

我高考的時候正是建築最好的時候,行業還挺賺錢的,我小時候喜歡畫畫,家裏也有人在建築行業,於是順理成章地報考,被東南大學錄取,屬於建築老四校,學校是學術型教學,大家都比較務實。

▲ 讀建築時期的小聖

畢業後很多同學來到上海工作,當年比較優秀的應屆生都能年薪20多萬,比現在高不少。所以我當時沒有著急出去工作,想出國看看外麵的世界,因此也錯過了賺大錢的機會(笑),當時如果在上海結婚、買房、早點工作,現在的人生軌跡也會不太一樣。

我轉行的根本原因有兩個。

首先是建築行業不能承載我更多的期待了,包括收入的期待、職位的晉升,事業的廣度和長度,都不能滿足我。

其次是家庭原因,我生了小孩,當時上海封城,小孩剛出生,建築的工作量很大,耗費我大量的時間和心力,一邊還要搶菜,每天事情都很多,壓力很大。

我是很想換個行業的,但一直不知道要做什麽,正好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學建築的學姐在發保險的內容,才知道她轉行了,機緣巧合接觸了保險。後來我一邊在家裏畫圖,一邊兼職做保險。

我花了一年時間摸清了行業的規律、做得好的人都怎麽做出來的,對自己也有了規劃。當時我兼職的收入都已經比全職工作高了,水到渠成辭了職,那時候還是疫情期間,甚至沒有拿到離職大禮包(笑),當時我34歲。

▲ 小聖開通了視頻號,一部分互聯網時代的保險經紀人會選擇用自媒體的形式打造個人IP

我的第一單是熟人朋友,她一直很信任我,後麵慢慢地找我的人越來越多,發現保險這個行業的確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機遇,我就開始投入更多的時間。

我現在的工作,一部分是家庭財務的管理和梳理,幫客戶做風險規劃和財務規劃,比如在退休前如何存足夠的錢,比如擔心家中經濟主力失業,就需要梳理一下開支、每年的結餘,可以解決一部分他們的擔憂。

另外一部分,是高端醫療,比如去私立醫院,公立國際部以及海外就醫或者海外赴美生子的保險。現在醫療分層,DRG實行,中產對就醫體驗也越來越重視。高端醫療是不錯的切入點。

現在保險經紀人的學曆都是很好的,比如我的團隊有同濟的、交大的,還有中科院的。因為保險產品實在太豐富了,要掌握這些產品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麵對客戶的需求,懂銷售,有耐心,對綜合能力的考驗是很大的。

以前我比較膽小謹慎,上班按部就班,很擔心丟了飯碗,但現在做自由職業的經紀人,我開始願意做更多的嚐試,幫我打開了很多視野。

之前在建築行業有較強的年齡焦慮,到了保險行業就沒有了,感覺這個事情是可以持續做下去。自己把控節奏,我可以讓自己很忙,也可以躺平一段時間。

不像之前的建築行業很被動,行業標尺掌握在別人手裏:甲方想讓我忙,我就得忙,他想讓我閑,我也得忙(笑),要一直不停地滿足甲方和老板的要求。

我從內心深處還是希望過屬於自己的人生,掌握主動權。尤其年紀越大越有這樣的感觸。時間很寶貴,有限的時間要做自己,不做別人的嫁衣。

我現在不用坐班,時間自由,我很滿意。

離開建築行業可惜嗎?其實偶爾會感到遺憾。但不同人生階段有不同的生活目標,現階段我需要更多資金,讓小孩接受更好的教育,相比起理想,我會選擇務實地生活、去賺錢。

可能等什麽時候我財務自由了,真正不去為生存動腦筋的時候,我再可以很情懷地做建築,或者藝術的創作。

▲ Ivy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日常,圖片來自小紅書@生活藝術家

Ivy,36歲,中學教師轉行律師,入行1年半

我是四川自貢人,人生前34年都是在四川老家度過的。2012年大學畢業,就考到了當地的一所中學做曆史老師,一做就是10年,但其實我是很向往自由的人。

當老師的好處就是寒暑假多,放假的時候我到處玩、做義工,還去澳洲gap了兩個假期,體驗了一回換宿。我換宿的住家是一家四口,他們改裝房車,自駕環遊歐洲,回來之後買了輛大巴住在森林深處,自己種菜、生活,這種生活方式對我造成了不小的震撼。從澳洲回來之後我就意識到人生隻有一次,我想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2018年我們家裏人遇到車禍,對方是個公交車公司,說幫我們請律師,結果是他們的法律顧問做了我們的律師,她作為被告常年法律顧問的同時做了原告的代理律師,‍但當時家裏沒人懂法律,是非常無助的,我就想往法律方麵轉行。

2021年我決定辭職,準備了一年考法律碩士,但沒有考上。我想盡快進入法律行業,就開始準備法考,後來順利通過。

▲ Ivy這張地鐵通勤圖配文:“從陳老師變成陳律師,中年轉型,還是有很多不容易。”

▲ “租了來上海的第一套房子,竟然每扇窗戶都能看到樹,感恩自己是多麽幸運呢。年初在天府機場的時候,認真給老公說著我的白日夢,說想要逃離四川的冬天去沿海城市體驗生活,此刻,竟有種夢想成真的感覺。”

我們家也從成都搬到了上海,轉行的同時,也換了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現在,我在上海的一家律所做實習律師,我老公在上海的遊戲行業做音樂,娃也開始上幼兒園了。

我轉行最大的考量,就是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我現在的工資不高,之前也沒什麽積蓄,但也沒有焦慮。我和我老公不會把賺錢、攢錢作為自己非常大的目標,體驗生活對我們來說更重要。

雲卿,38歲,編輯轉行心理谘詢師,入行三年

我一共考研三次。從32歲開始,一邊讀書、一邊帶娃、一邊工作。2021年35歲時,考上了華中師範大學的非全日製應用心理學專業。現在,我正在讀研三,成了一名心理谘詢師。

我高考是一個重大失誤,大學我是專升本,所以走上火車去讀大專的那一刻,我就決定未來我是要考研的。用心理學分析的話,這是一個未完成事件,始終在我心中的鯁。

畢業後我一直在長沙做打工人,當時還是傳統媒體的時代,我做過記者,給企業寫過內刊,一直做編輯類的工作。

30歲時生了孩子,我愛人在外地,從孩子兩歲開始,我一直一個人帶孩子。等孩子上幼兒園托班後,我嚐試出去找工作,很受挫。一方麵傳統媒體機會已經很少了,另一方麵孩子要上學,我要找家附近的工作,公司也會問你:小孩怎麽辦?後來都沒有回音。

其實我在2017年就有了轉行的想法,因為喜歡心理學,我用業餘時間考了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後來一直自學心理學的課程。

2018年我第一次考研,當時就是想試試水,因為身邊也沒有一起考研的人,我就像傻瓜一樣自己學。當時成績出來就過了國家線,所以第二年也就掉以輕心了,考得不如第一年。2020年生完孩子之後,我真正認真地開始學習,第三次考研。

我不是很擅長讀書,也不會規劃時間,尤其生完孩子之後記憶力下降,讀書真的很困難,讀不下去。每天送完孩子去幼兒園,我就一個人沿著我家背後的河堤來來回回走,邊走邊背;帶孩子去廣場上玩的時候,兜裏就會揣著小紙條寫上需要背的內容,時不時拿出來看看。現在想想多麽孤獨的時光,就這樣走過來了。

▲ 雲卿在這張圖下寫著:“全職媽媽”4年,越來越快樂。

因為研究生是非全日製的,我考研後一直在一家心理機構做內容運營,寫相關的文章,順便了解心理谘詢機構到底是怎樣的,一直在為轉崗成為真正的心理谘詢師努力,直到去年我正式成為了機構的簽約谘詢師。

其實心理谘詢的前期投入成本是很高的。前期受訓、找督導,還有比如我學的動力學流派是需要個人體驗的,你要花錢去找人做心理谘詢,加上研究生的學費一年三萬六,至今也花出去了十五六萬。

但我的物欲很低,消費很少,我有做編輯的收入,還在做家教、寫作班教課、自由撰稿,我的愛人也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所以在經濟方麵沒有什麽壓力。

學習心理學後我有很大的改變,我無時無刻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多認知和覺察,感受到過去沒有感受到的痛苦,然後不斷去療愈的過程。我現在還是個新手,未來希望可以有自己的建樹和發展,能不斷探索我就已經很開心了。

我希望能夠過自由又熱愛的生活,擁有離開誰都可以過得很好的能力,還能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