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口、改名…國內日料店紛紛公告:非日本進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8月24日,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單方麵強行啟動福島核汙染水排海。當日我國海關總署發布公告,為全麵防範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汙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麵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

消息一出

國內日料店

有的暫停營業、有的緊急改名

有的則第一時間公告:

食材不是來自日本的



國內商家光速“切割”日本水產品

據新聞晨報,臨近中午,記者走進靜安區湟普匯,有多家日料店在準備營業。

在二樓的平成屋,菜單上有刺生拚盤、烤三文魚、三文魚飯團、鰻魚飯等都含有三文魚、牡丹蝦、青花魚等海鮮,不過,店員表示,食材都不是來自日本,“我們的三文魚一直都是來自挪威,之前隻有部分飲料是日本進口的,現在已經下架,不再銷售。”

在一樓的武藏家,門口菜單上有三文魚等海鮮產品,不過,店員表示,“現在店裏沒有三文魚賣了。”

對麵的豐盛裏同樣有多家日料店。一樓的鰻滿服務台一側,張貼著一張大大的告示,寫著“好鰻魚·中國產”,並介紹,店裏的鰻魚來自福建專業養殖場。“一直以來,我們的鰻魚都是來自福建的鰻魚養殖場,不是日本。”店員介紹。記者追問,“為何店鋪海報寫著名古屋百年傳統烤鰻?”這名店員介紹,這隻是說鰻魚飯的做法來自名古屋,選用的食材是中國的。

另一家以鰻魚飯為特色的店鋪也在服務台貼了醒目的告示,鰻魚來自福建,而非日本。



這名店員還補充說,其實在日本吃到的鰻魚極有可能也是來自中國,“日本鰻魚市場所用80%均產自中國,主要是福建和廣東養殖。”

隨後,記者又前往豐盛裏高端日料店山風·月見izakaya,吃了個閉門羹。一查大眾點評,這家人均640多元的日料店晚上6點才開始營業。

在點評網站的醒目位置,商家於8月25日也就是海關總署相關規定出台第二天即發布了一則公告。公告說,早在幾年前,門店就開始嚐試布局國內供應商,用全世界其他的海產品替代日本產品,並且已經做到可以完全替代。門店響應海關總署公告,並向消費者承諾,所有食材無任何日本產地。

一家平價日料店店員告訴記者,目前的情況下,對人均一兩千元、以新鮮生魚為核心食材的中高端日料店的影響比較大。



山風·月見izakaya的公告

據法治日報,8月25日,公告發布次日,記者來到北京市東城區一家人均消費1500元左右的懷石料理店看到,前來就餐的顧客絡繹不絕。

“我們知道日本排放核汙染水的事情,現在日料店的食材應該還沒什麽問題,再不抓緊吃以後就吃不到了。”一位正在用餐的顧客說。

“政策和監管很嚴格,不允許進就是全都不能進了,現在店裏進口日本的水產品隻剩下藍鰭金槍魚,未來可能進口其他國家的替代,但口感可能不如日本進口的好。”該日料店老板說,其實之前進口日本的水產品就不多,因為進口周期太長、費用太高。

在北京另一家人均消費600多元的日料店,店員介紹說,一個月前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等10縣(都)食品的政策出來後,店內就開始逐漸替換日本水產品,公告當天就不再使用日本水產品了。

而在天津一家人均消費200多元的日料店,店員告訴記者,店裏的水產品從沒用過日本產的。“這幾天也有客人谘詢過類似問題,我們作了解答,目前來看生意沒受什麽影響。”

從店家的闡述來看,這些日料店對日本食材的依賴程度均不高,原本進口日本的食材也可以找到其他國家的新供應商,一些老板早就有所準備。

熱衷日料的天津市靜海區居民劉先生最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日料店從之前不承認原材料非日產,到現在爭先恐後聲明自家食材非日產,急於和日本進口撇清關係。

“在天津,有家壽司店員工使用廣告紙遮住店內裝飾語,原先的‘日本匠心技術’變成‘匠心技術’。我常去的一家料理店也通過微信公眾號發表聲明,即日起停用所有日本原料,並將主要原材料產地進行公示:牛肉來自澳大利亞,雞肉來自山東,鰻魚來自福建……而8月21日去吃飯時店員還保證他們的食材都是日本原裝進口。”劉先生說。

與此同時,據潮新聞,杭州多家日料店發布了公告。其中,鮨淺草君日式料理在公眾號上還公布了店內主要的食材來源。根據海關進口報關單和產品質量檢測報告顯示,其三文魚產自挪威,北極貝產自加拿大,甜蝦產自俄羅斯,鰻魚產自福建,金槍魚和青花魚均產自山東。

而在發出公告後不久,該公眾號從原先的鮨淺草君日式料理改名為鮨淺草君洋風料理。

網友質疑:

這麽快就換了食材,以前都是虛假宣傳?

商家光速“切割”,引來網友質疑:這麽快就完成了原材料產地更換,莫非以前都是虛假宣傳?還有網友提出疑問:沒有日本水產品的料理店還能稱之為“日料店”嗎?為何公告出來前,很少有商家對食材來源進行公示?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旭說,雖然海關總署宣布全麵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但我國法律並未對原有日料店店名作禁止經營的相關規定,日料店還可以繼續使用原有店名經營或宣傳。

“食品安全法規定,倡導餐飲服務提供者公開加工過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來源等信息。這並非法律強製性規定,即日料店可自主選擇對食材公示或告知消費者。換言之,即使不公示也不構成誤導和欺騙消費者。根據消保法,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信息,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等有關情況。如果消費者因擔心質量問題或者食品安全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日料店提供食品原料產地來源時,日料店有義務進行告知。”陳旭說。

有超過20年海關實務工作經驗的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律師馮曉鵬說,海關公告全麵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影響的不僅僅是日料店,還有銷售水產品的經營者(如生鮮市場等)。目前,日料店公示食材來源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為降低輿論負麵影響、爭取消費者信任的危機公關行為,係自願,並非強製要求,不主動公示並非違法違規。如果後續有關部門對食材來源信息公示出台了明確的監管要求,則經營者需依行政監管要求及時調整。

“需注意的是,如果日料店確有8月24日之前進口的原產於日本的水產品,我們理解這部分水產品屬於公告發布之前進口的產品,在市場監管部門未要求召回的情況下,仍可正常使用,但建議在消費者詢問或市場監管部門調查時提供報關單證及檢驗檢疫證明等文件,以確保食品安全。”馮曉鵬說。

如果真涉及虛假宣傳

現在還能追溯處罰嗎?

公告發布後,如果還有日料店宣傳自己使用的是日本原產食材,或者私下使用日本水產品,可能會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馮曉鵬說,自海關發出暫停進口相關產品的公告後,在新的調整公告未出台之前,日料店等經營者若繼續進口原產於日本的水產品,則可能涉嫌走私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麵臨海關行政處罰甚至是走私犯罪的刑事責任;若公告發布後進口的原產於日本的水產品進入市場流通環節,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相關企業可能違反食品安全法等相關規定,可能麵臨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甚至可能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以及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刑事責任。

采訪中,多名消費者向記者表示,自己先前吃的日料店一直宣傳的都是“日本進口”,公告出來後才知道他們的“真麵目”,針對這些虛假宣傳的店鋪,監管和處罰能否追溯?

陳旭說,如果日料店之前存在虛假宣傳行為,根據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為2年,在違法行為發生後2年內未被行政機關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如果虛假宣傳行為已經構成犯罪,則根據相應罪名法定刑的輕重和刑法追訴時效期限的相關規定依法進行處理。符合追溯條件的司法機關應當追溯。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消費者在公告發布前已經向日料店付了定金,但對於還要不要吃日料心存疑慮,那麽這筆定金能要求退回嗎?

陳旭認為,依照民法典的公平原則,消費者和商家因國家政策調整而合意解除合同的,造成的損失由雙方合理分擔。如果商家提供的產品有證據證明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僅僅因為擔心而要求解除合同,造成商家實際損失的,出於公平原則考慮,不應全額拿回定金。

業內人士:

挪威、智利、澳大利亞三文魚占據國內市場

一名水產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不僅僅是日料店,國內三文魚幾乎都不是來自日本,而主要來自挪威、智利、澳大利亞、英國、法羅群島、冰島、新西蘭等地,“日本有三文魚養殖,但是相比全球其他產區,量非常小,基本都隻供應其本國市場。”

日前,中國·第六屆三文魚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業內人士介紹,全球有近500個全球水產養殖聯盟運營(BAP)認證的三文魚養殖場,包括大西洋鮭、銀鮭和帝王鮭。2022年全球三文魚產量共約290萬噸,其中挪威產區占比約52%,其次是智利產區,占比25%,此後分別是英國占比7%、加拿大占比5%、法羅群島占比4%。

從中國市場來看,挪威是中國市場冰鮮三文魚進口量最大的產區,占比48%,其次分別是智利24%、澳大利亞15%、英國6%、法羅群島6%和冰島1%。過去四年,挪威一直在冰鮮三文魚的供應上占據中國市場領先地位。

智利是全球銀鮭最大的產區,而新西蘭則主要養殖帝王鮭。新西蘭帝王鮭出口到全球37個國家,其中中國是排名前三的帝王鮭出口市場之一。

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三文魚之外,餐飲店的牡丹蝦和象拔蚌不少來自加拿大,麵包蟹不少來自英國的愛爾蘭,“海鮮的來源很廣泛,還有不少其實是國內大連等地養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