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貴的驅蚊產品,又是中產智商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誰也逃不過蚊子。(圖 /《去有風的地方》)

夏秋季節,即使酷暑已過,氣溫稍降,有一樣煩惱卻是人人都逃不掉的。

夜間突然襲來的 " 嗡嗡 " 聲,皮膚上忽然發癢的某一處,掐出十字也 " 封印 " 不了的紅包,經曆這些時,你肯定會忍不住暗罵一句:" 又被蚊子偷襲了!"

為了與蚊子戰鬥,網上總流傳著一些 " 偏方 "。將棉簽插入風油精,或是把擴香棒插入花露水,自製驅蚊香薰;利用白醋、洗衣粉等常見物質,自製驅蚊水;有人大膽提出可以養豬籠草、壁虎、蜘蛛等來吃掉蚊子,甚至還有人開玩笑稱:" 最防蚊的方法,是隨身帶一位招蚊子的朋友。"



風油精香薰。(圖 / 小紅書截圖)

與蚊子的戰鬥,貫穿了人類整個文明史。中國古代就有掛蚊帳、點香爐、佩香囊等避蚊方式,到了今天,各式各樣的 " 驅蚊神器 " 更是層出不窮。近些年常見的有電蚊拍、滅蚊燈、電蚊香液等,隨著戶外露營的流行,驅蚊手環、驅蚊貼、超聲波驅蚊器等 " 高科技 " 也開始吸引人們的注意。

人們對驅蚊的剛需,還造就了一批上市企業。國民品牌六神花露水的母公司上海家化早在 2001 年就已上市,殺蟲驅蚊品牌 " 超威 " 的母公司朝雲集團則於 2021 年在港交所上市。

8 月 3 日,證監會公布了對潤本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的同意批複,這家以驅蚊為核心業務的網紅品牌即將成為 A 股的 " 驅蚊第一股 "。

驅蚊神器一直在推陳出新,而人們總會發現其中有哪些是智商稅。這門生意雖然有得賺,但到底能有多賺、能賺多久?

友情提示:本文沒有蚊子高清圖,請蟲恐人士放心閱讀。



驅蚊,是文化也是市場

"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除非他們都遇到了蚊子。"

古時就有詩人專門作詩表達對蚊子的恨。唐代白居易說蚊子 " 咂膚拂不去,繞耳薨薨聲 ",還告誡人們小心被蚊子咬了之後生病。宋代歐陽修在《憎蚊》說它 " 雖微無奈眾,惟小難防毒 ",可謂深惡痛絕。清代袁枚則是 " 誤憤自批頰,悵望空徘徊 ",蚊子沒打到,反而打了自己的臉。



被蚊子吵得睡不著,起來又打不著蚊子,是許多人夏日夜裏的常態。(圖 /《日常》)

到了當代,就連魯迅也說過:" 一針叮進皮膚,自然還可以算得有點徹底的,但當未叮之前,要哼哼地發一篇大議論,卻使人覺得討厭。"

與蚊子鬥智鬥勇的中國人,早在先秦時期就發明了蚊帳。《詩經》中記載了 " 肅肅宵征,抱衾與裯 " 的民歌,春秋時期還有齊桓公掀 " 幬 " 以身喂蚊的故事," 裯 " 和 " 幬 " 就指防止蚊蟲的蚊帳。

人們還利用植物的特性來對抗蚊子。西周有驅蟲官 " 翦氏 ",工作內容就包括燒莽草以驅趕蚊蟲。宋朝時,人們發明了蚊香,原料中有艾草、雄黃,雖然十分熏人,但確實能 " 熏蚊 "。



現代人滅蚊的歪門邪道(不建議模仿)。(圖 / 網絡視頻截圖)

從小農經濟邁入市場經濟,驅蚊自然也就成了一塊規模可觀的市場。

財經科普作家謝宗博曾表示,驅蚊是一個利基市場,即 " 在較大的細分市場中具有相似興趣或需求的一小群顧客所占有的市場空間 ",雖然是 " 消暑經濟 " 中的一個小分支,但對很多人來說卻是剛需。

正因如此,看似不起眼卻惹人恨的小小蚊子,成就了不止一個 " 財富神話 "。

20 世紀初,一名叫胡文虎的青年隨父親下南洋開藥鋪,研製出虎標萬金油(即清涼油),從此發家致富。

人們熟知的花露水,最早是民國年間名媛們使用的香水。20 世紀 90 年代,上海家化在花露水中添加了多種中草藥,研發出具有驅蚊止癢、清涼提神功能的六神花露水,從此上海家化牢牢占據了花露水品類中 60% 以上的市場份額。



六神經典款花露水。(圖 / 電商平台截圖)

如今," 萬金油 " 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慣用的詞語了,而花露水也仿佛刻進了中國人的 DNA。

驅蚊不僅融入了文化,還造就了一個百億規模的市場。中金企信統計數據顯示,國內驅蚊殺蟲市場零售額由 2015 年的 62.09 億元增至 2022 年的 104.33 億元,預計 2024 年市場零售額達 120.06 億元。

在這個市場上,受人追捧的產品永遠在迭代更新。

傳統的蚊帳,近年來在樣式上有所創新,如吸頂式、免安裝折疊式等等,有的還能加入驅蚊藥物成分。相比各種 " 科技狠活 ",物理防蚊的蚊帳實在便宜好用,以至於許多驅蚊神器都聲稱自己是 " 行走的隱形蚊帳 "。



最近流行的折疊式蚊帳。(圖 / 電商平台截圖)

除了蚊帳、清涼油、花露水等傳統工具以外,近些年,為了在一眾競品中突圍,驅蚊神器可謂是在 " 講好故事 " 上下足了功夫。



電熱蚊香液,孕嬰專用的更好?

小時候到了夏天,好像誰家裏都會點上一盤蚊香。怎樣把合在一起的兩盤蚊香分開而不折斷,也是不少小朋友樂此不疲的遊戲。

近些年,有明火、有味道的盤式蚊香逐漸被無色無味的電熱蚊香液取代。智研谘詢發布的數據顯示,電熱蚊香液已成為國內驅蚊用品市場中規模最大的細分品類,2022 年的市場規模達到了 34.93 億元。在其他細分品類的競爭下,傳統蚊香的市場規模則從 2010 年的 35.19 億元縮水至 2022 年的 18.43 億元。



盤式蚊香,古早的 " 驅蚊神器 "。(圖 / 圖蟲創意)

不過和盤式蚊香一樣,電熱蚊香液也需要兼顧對人體安全和有效驅蚊。有研發人員對媒體表示,蚊子總在不斷進化,他們每年都要調整產品驅蚊成分的調配比例。

市麵上的蚊香液,使用的成分無非是擬除蟲菊酯,技術上沒有太大的差別。大部分驅蚊相關的專利中,發明專利所占比例較少。比如,截至 2023 年 2 月 28 日,潤本取得境內有效專利 71 項,其中 53 項是外觀設計專利,另有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 9 項。



蚊香液的獨特外觀。(圖 / 潤本旗艦店)

內卷之下,要想多分一杯羹,驅蚊品類便盯上了母嬰賽道。

根據灼識谘詢發布的數據,2017 年 -2022 年,嬰童護理品類在線上渠道的複合增長率為 25.1%,而在線下渠道的增長率隻有 3%。想盡辦法嗬護嬰兒的新生代寶媽寶爸們,心甘情願為 " 安全無刺激 " 的產品掏腰包。

乘上這陣東風,潤本、超威、欖菊等驅蚊品牌都推出了母嬰可用的電蚊香液,甚至連原本主打嬰童護理品的母嬰品牌如 babycare、紅色小象、十月結晶等,也與它們殊途同歸,入局這場競爭。



盡管無證據表明低劑量的擬除蟲菊酯對人體有害,但通常還是建議孕嬰群體以物理防蚊為主,使用電熱蚊香液時需注意通風。(圖 / 圖蟲創意)

現在網上銷量最高的電蚊香液,都在產品標題中寫著嬰兒孕婦專用,其強調最多的賣點便是 " 安全 "" 舒緩 "" 溫和無刺激 "。一些沒有孩子的成人消費者,也會衝著這些賣點購買,覺得更有利於健康。

不過,這類產品似乎是足夠溫和了,卻不乏消費者反饋 " 沒有驅蚊效果 "。甚至有人吐槽:" 這是蚊子的本命香吧。"

" 孕嬰專用 " 的標簽也不是萬能的,即使不了解其中原理,依舊有消費者不放心。





有消費者表示,安全起見," 孕嬰專用 " 的電蚊香液還是少用為妙。(圖 / 電商平台截圖)

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這類電蚊香液的成分和普通蚊香液相同,隻是濃度低了些罷了。" 孕嬰可用 " 蚊香液使用的仍然是擬除蟲菊酯等化學成分,含量基本在 0.6% 左右,低於成人款的 0.8%-1.2%,以犧牲一定的驅蚊效果達到更安全的水準,雖不是虛假宣傳,但似乎還是噱頭多一些。

深圳市福田區消費者委員會就曾提醒消費者,國內驅蚊產品並無嬰幼兒、孕婦使用的等級或技術要求,請勿盲目相信 " 孕嬰專用 " 的宣傳。



百億驅蚊生意,有多少是智商稅

驅蚊的時尚總在快速更迭,誰也說不清裏麵有多少是智商稅。

戶外露營的流行讓許多愛好者認識到,光是噴噴驅蚊水好像還不足以防蚊。由此,驅蚊手環、驅蚊貼等新型產品,憑借高顏值、方便攜帶、號稱含 " 天然植物成分 ",俘獲了不少人的芳心。



花裏胡哨的的驅蚊手環,也打著 " 孕嬰可用 " 的標簽。(圖 / 電商平台截圖)

但這種俘獲隻能用 " 短暫 " 來形容,因為這些在電商平台動輒月銷上萬件的驅蚊神器,要想真起到作用,恐怕貼滿全身也不夠。

有媒體采訪業內人士稱,驅蚊真正有效的是國家有明確規定含有農藥成分的產品,而植物成分的效果是不可控的。" 隻能說,如果你買了一些天然成分的產品,發現效果不好,說明它用了真的天然成分。"

2020 年,深圳市福田區和寶安區消費者委員會采購 10 款驅蚊環、10 款驅蚊貼進行了測驗,其中包括迪士尼、紅色小象、網易嚴選、欖菊、潤本等品牌。測驗表明,19 款產品均未能達到完全驅蚊效果,僅有一款可以在第一階段的測試中達到 95.5% 的有效保護率,但過了半小時,有效保護率便隻剩 50%。



驅蚊貼罩不到的地方,該被咬還是得被咬。(圖 / 小紅書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內相關規定," 凡是有驅蚊、防蚊功效的產品,均屬於農藥產品範疇,在市場上銷售須取得農藥登記證號、農藥生產許可證號,而且必須在包裝上標明 "。如果產品號稱有驅蚊功能,卻沒有標注相關信息,就意味著產品效果並不值得信任。

最近幾年,幾乎每年夏天都有報道曝光不同品牌驅蚊手環、驅蚊貼的不合規之處。例如,電商平台上許多避蚊手環的宣傳中明確出現了 " 驅蚊 "" 防蚊神器 " 等關鍵詞,但產品包裝的名稱實際卻為 " 香氛防護手環 "。

此外,還有並不能模擬驅蚊聲音的超聲波驅蚊器 /APP、條件苛刻以至於十分雞肋的驅蚊燈、有滅蚊成分但要犧牲涼爽的防蚊衣物 …… 不管到底有沒有用,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人們永遠不會放棄發明新的驅蚊方式。



這麽多驅蚊工具,總有沒用的。(圖 / 新浪熱點)

消費者也許會被噱頭大於實際的宣傳暫時吸引,但能留住他們的,還得是真正好用的驅蚊產品。

畢竟,任憑那些廣告語說得天花亂墜,夏天身上沒有蚊子包,才是人們回購產品最大的動力。